《人、自然、社会》是该省小学五年级的课本,说绍兴的莲花落是一出‘瞎戏’。这个解释不对,教材应该很严谨。编修部门在编写教材时应咨询相关专家学者,以免谣言四起。”近日,浙江曲艺艺术家协会会员、绍兴莲花落协会理事韩会基对记者表示,希望编辑部能纠正这一不准确的说法。
《人、自然与社会》2014年由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制,作为全省小学五年级的官方教材。”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实践研究员郑国祥说。
记者看到,这本教材包括“浙江沿革”、“浙江环境”、“浙江文化”、“浙江经济”、“和谐浙江”五大主题,共28课。《绍兴莲花落》编在第十三课。文章第一段说:莲花落,又名“莲花乐”、“莲花吵”,当地称之为“盲人戏”,原是盲人乞丐唱的民间艺术形式。第二部《老戏花开锦绣》,写的是《荷花开》很老了。它始于宋元,形成于明朝,流行于清朝光绪年间。
绍兴莲花落真的叫“盲打”?
“把绍兴荷花叫‘瞎戏’肯定是不对的!”绍兴文理学院副教授、绍兴曲艺协会名誉主席王家宝表示,绍兴莲花落没有“吃饭的必要”,所谓“这原本是一种盲人乞丐乞讨和唱歌的民间艺术形式”是不准确的。
“在绍兴,所谓‘盲戏’是指绍兴的歌词,也叫花调,俗称词。”王家宝说,绍兴腔是一种由盲人艺术家演唱的传统民间音乐。宋明资料中,有关于绍兴“盲翁造田”“村盲……弹唱词”唱法的记载。而绍兴词调和绍兴莲花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音乐。
江西省新干县也有荷花盛开,当地人称之为“盲人戏”。在历史上,它是一种由盲人乞丐演唱的民间艺术,在庐陵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江西莲花落和绍兴莲花落不一样。
绍兴莲花始于宋元?
“课本上说绍兴莲花落于宋元。这个说法不准确。绍兴荷花从落地歌本上掉了下来。据说始于清朝光绪年间,已有百余年历史。”王家宝说。
“绍兴原莲奸大多没有文化,所以没有文字记载。”王家宝说,更统一的观点是,在2008年绍兴莲花落百年庆典上,研究者认为绍兴莲花落正式形成于1908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行地区是绍兴、杭州、宁波及周边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就莲花落而言,并不是绍兴独有的。它起源于唐五代的“散花乐”,又称“莲花乐”。它是僧人为宣传佛教教义而唱的第一首警告歌,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并于宋代开始在民间流传。
应该纠正两个不准确的说法
柯桥区软社小学和岳城区傅生镇中心小学是绍兴莲花落的非遗传基地,两所学校都有绍兴莲花落校本教材。
王家宝是软社小学校本教材《莲花瀑布》的总顾问。《绍兴莲花落历史文化溯源》一文中说:“绍兴莲花落始于清光绪年间流传。是说唱艺术的一种,叫“荷花音乐”,后来改成“荷花瀑布”,因为有“丽丽荷花瀑布”这样的歌手是隔着门唱的。
傅生镇中心小学的校本课程《我爱莲花落》由省音乐协会主席翁仁康撰写。校本专题《历史与现状》说:“绍兴莲花落自1908年正式形成……一开始是艺人沿街演唱,独唱,类似于唐代“三花落”衍生的“哈哈莲花落”,属于“莲花落”大概念。后来为了表示区别,加了域名,名字叫‘绍兴荷落’。”
在这些教科书中,没有说绍兴莲花也叫“盲戏”,其产生日期确定在清朝光绪年间。
“教材要很严谨,不能有错误。否则,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很容易传递谣言。”软社小学副校长陈铁汉表示,小学生了解绍兴地方民间艺术是非常必要的,对地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教材内容不准确,影响是不可想象的,必须予以纠正。
1.《弹唱词 绍兴莲花落又称“瞎子戏”?专家:教材解释错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弹唱词 绍兴莲花落又称“瞎子戏”?专家:教材解释错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74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