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啊,啊,小珂好可爱/甜品好好吃,我想合照。”
“穿上新买的裙子,像仙女一样,对着镜子狂拍。”
“我今天心情很好,难得化妆好看。我不浪费自己。”
“健身要出汗,嗯?最近肌肉比较强,拿个打卡吧。”
有多少人沉迷于自拍
自画像在当今社会越来越普遍,覆盖的人群越来越多。老、少、中、年轻一代逐渐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都卷入了自画像的浪潮。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设备为自拍提供便利,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调查显示,2013年,智能手机用户每天自拍近9300万张。Instagram拥有3亿活跃用户,其图库拥有2.38亿“自拍”标签。
自拍的故事应该是从很久以前开始讲的,当时人类没有自拍,但是有自拍(看看达芬奇)。
1939年,世界上第一张自画像诞生在美国费城的业余摄影师罗伯特·科尼利厄斯手中。
1900年,柯达公司推出了“盒子布朗尼”相机,给摄影艺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普通人可以自拍。
2010年,带前置摄像头的iPhone 4取代了计时设置,掀起了一波自拍浪潮。
2011年,Instagram推出了“# (tag)”和花式修图滤镜,珍妮弗·李成为第一个在Instagram上使用“#”自拍的人。
2012年,“自拍#”正式成为主流,各行各业的明星、政要甚至教皇开始出现在基于Instagram和Twitter的社交网络上。“自拍”正以闪电般的速度发展。
2013年,“自拍”被牛津词典评为年度词汇,因为在过去的一年里,它的使用量增加了170倍。
2014年,艾伦·德杰尼勒斯(Ellen DeGeneres)在奥斯卡之夜的颁奖典礼上发了一张全明星自拍,成为有史以来转发频率最高的推特。
同年,自拍神器诺基亚Lumia 730的前置摄像头,制作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张脸清晰的自画像(不算,一共收录了1151人),从而创造了吉尼斯纪录。
自拍的心理原因
自拍里的“我”真的很美
宜家效应(Ikea effect)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发现,当人们购买宜家家具并通过自己的努力组装时,他们会比其他同等质量的家具更喜欢自己动手做的家具,这种个人努力会导致人们对商品本身价值的理解发生偏差(例如,他们自己的深色烹饪会感觉不那么糟糕/微笑)。同样,在自拍的创作活动中,我是导演、演员、摄像师,设计光线、角度、背景,再加上修图软件的鬼斧神工,所以自拍比真人好看多了(都是皮肤白皙,美腿修长,大家眼睛大腰小)。对了,我也是作为观众来欣赏自己的。为什么不可以?
搬到马斯洛来拯救世界
社会需求
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每个人都渴望真诚的爱和友谊,希望建立和谐温暖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们的接受、理解和认可。分享自拍,比如网上社交行为,正好满足了人们渴望关注的需求。人们通常把自拍和生活中的特殊事件结合起来。在分享自拍的过程中,生活的无聊感会减少,人的积极情绪会被唤起,让人感到快乐和幸福。同时,自画像也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在自画像中,人们会鼓励、满足、强化自己,甚至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你觉得自拍有什么用
自拍背后的动机
虽然许多人不自拍,但边肖认为更多的人自拍了,但他们不会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拍。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框架,宋等人探索了自画像出版行为背后的动机,发现自画像主要源于四种动机:寻求关注、交流互动、立卷(典型的“毕业照”)和娱乐(以“短而紧”为代表)。研究人员还发现,前三种动机可以正向预测自拍发布意向,但对自拍发布频率没有显著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有人想发自拍,实际上也不会发。比如长得好看的人拍手发。比如说,长得不好看的边肖,修图太麻烦,每次想起来都忘了。
Ps:如果你只是“潜伏”在社交网络里,看着别人做图,你可能会有向上的社交攀比,突然觉得上帝对我不公平(请各位大佬,偶尔发一下自己的悲伤提醒,让边肖开心,心理平衡)。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具体情况要考虑。总之,“啪嗒”自拍还是会比看着更开心。
自拍的影响因素
女生更喜欢自拍
性别差异
人们把自拍作为社会性别表达的一种形式。女性自拍一般都是“噘嘴卖萌”、美化等。,而男性自拍则乐于展示肌肉,扮帅扮酷等。男人和女人自拍的动机不同。男性通常用来满足认知需求,告知他人自己的趋势,而女性一般更关心与他人沟通,满足情感和社会需求。虽然分享内容和自拍动机存在差异,但女性的自我表露意愿和程度更高。因此,从自拍照发布数量来看,无论是个人自拍照还是集体自拍照(与配偶、朋友、亲人同框),女性发布的自拍照数量明显高于男性。
线下活跃的人在线上是一样的
人是外向的
与内向的人相比,外向的人更致力于社交媒体,也相当活跃。许多研究发现,人格外向性可以预测自画像的数量和频率。越外向的人,越积极地张贴自拍(例如,他们的个人资料照片越戏剧化,做鬼脸等)。),而且他们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所以发自拍的频率更高。
让你看看我活的有多好。
暴露癖
生活中还有一种人,通常是通过自我表露表现出优越感,得到别人的正面评价,进而满足建立理想自我的需要。他们经常向公众展示自己私生活的美好一面,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表达欲望高的人通常喜欢谈论自己,享受被注意的感觉,经常表现自己。在虚拟网络环境中,自拍工具和社交媒体提供了便利,进一步促进了表达欲望的满足。研究发现,表达欲望与自我表露行为(张贴自拍、谈论自己的隐私等)呈正相关且直接相关。)和查询动态强度(访客数、喜欢数等。)在社交媒体上。当然,适当的表达欲望可以传递信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我”帅。自拍有错吗
真帅VS假帅
基于印象管理,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从而使人际关系顺利进行。人们在网上建立个人档案,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头像的美观。其中79%的男性和85%的女性认为只有自己长得好看才能获得关注和欢迎(你会莫名其妙的把头像和聊天对象连起来吗)?Ridgway和Clayton发现,人们对自己的体型和形象越满意,就越容易在Instagram上发布自拍。此外,有些人高估了自己的吸引力(今天,他们用手机拍了街景,以为自己拍到了吴彦祖,后来发现自己开的是前置摄像头),这导致了认为自己好看的人更容易自拍,也就是说,越自恋的人越容易自拍。
Ps:自拍学:为什么我觉得自拍(不修图)比照镜子丑
这种现象与单纯曝光效应有关,也称为多视角效应、单纯曝光效应、单纯接触效应等。,也就是人们会更喜欢自己熟悉的东西。社会心理学也把这种效应称为熟悉度定律,把这种只要频繁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称为暴露效应。
人脸往往不是完全对称的,但是人对人脸的识别率很高。当人脸从左到右互换时,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可以被眼睛捕捉到。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看到的和别人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当我们多次照镜子时,镜像会让我们更喜欢左右互换后的脸,但在别人眼里永远是正常的形象。自拍产生的正常形象会让“自己”看起来不讨人喜欢,但在别人眼里是正常的。
总之无聊,发个自拍;开心,也发个自拍;不开心的话就发自拍。反正没有什么是自拍解决不了的。如果有的话,让我们有一个九方形网格。
作者|太乙
1.《exhibitionism 你自拍的时候在想什么? | 揭秘自拍背后的心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exhibitionism 你自拍的时候在想什么? | 揭秘自拍背后的心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30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