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普通消费者的幌子,是全职“网购碰瓷”。阿里巴巴昨日在国内发布的首份《电子商务专业不良评论者报告》显示,自“消费信贷数据模型”推出以来,被命中并认定为专业不良评论者的ID历史累计近500万条,淘宝和天猫平均每周发现15万条恶意不良评论。
最让人惊讶的是,巅峰时期的网购有4万个差评人。可见,在网购消费的常态时代,隐藏的专业差评人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
专业的差评人做的事情和现实生活中的“碰瓷”很像,所以也被网友称为“网购碰瓷”。经常被竞争对手雇佣,恶意写差评打压对方;或者是集体攻击要挟商家,先买后写差评,想删帖就交“保护费”。在以淘宝、天猫为代表的阿里庞大电商体系中,臭名昭著的专业差评人成为近年来的重点攻击对象。
据悉,如今,消费者在阿里旗下任何平台上的消费行为都会被记录并积累到数据库中。大数据可以根据这些购物行为对消费者进行准确的分层,逐步完善消费信贷数据模型,从而识别不同于普通消费者的特殊目的群体。
阿里征信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诚信的数据模型已经包含了150多个数据指标。根据大数据库提供的ID相关信息,换个马甲重新进入恶意差评几乎是不可能的。”
据悉,在通过数据模型识别出专业不良审核人ID后,阿里征信团队将根据不同行为的危害程度,通过梯度拦截的方式对交易方和评估方的账号进行限制。对于恶意差评严重的ID,系统会要求其完成一系列身份认证,一旦认证失败,ID将被永久封存。
同时系统会自动删除相关ID留下的恶意不良审核记录,以保证商家应有的权益。此外,商家还可以在“我的淘宝-评价管理-买家评价”端对收到的评价进行自查,30天内来自差评人的中差评可自行删除或投诉举报。数据显示,在让大数据成为专业差评人克星后,一个每周差评人的活跃ID下降了近80%。
1.《差评师克星 职业差评师“网购碰瓷”成黑色产业 阿里建诚信数据模型阻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差评师克星 职业差评师“网购碰瓷”成黑色产业 阿里建诚信数据模型阻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3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