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美团外卖后,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7-11北京近日正式进入饿了么平台,进一步扩大线上外卖的覆盖面。
7-11在线频道迟迟不行动的北京,近两年终于开始逐步开放外卖服务,相对罗森和全家来说还是比较谨慎的。随着全频道成为行业趋势,北京7月11日表示,也希望从接入外卖平台上积极探索电子商务。
据7-11北京今日告诉北京商报,与去年相比,7-11北京在外卖平台的订单量增加了120%。目前7月11日北京外卖平台上销售的商品约有1000种,社区场景店的外卖订单通常比较多。外卖主要是大容量饮料、好炖菜等新鲜食品。
对于面积相对较小、客流量较大的便利店业态,之所以没有接入外卖平台,是因为不乏担心销售订单会影响店铺的服务和效率。对此,北京方面7月11日回应《北京商报》记者,北京的店铺将根据高峰期安排人员。一般是店长负责关注订单,接到订单后有专人负责提货。如果有特殊情况,这个人会给顾客打电话,外卖单不会影响目前店里顾客的购物体验。
无论是罗森探索与当地零售商的各种合作形式,还是全家人共同推出的模式营销和付费会员模式,7-11在中国似乎鲜有创新。7-11似乎对无人便利店、新零售以及自助结账和电子商务等其他新尝试兴趣不大。据7-11北京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7-11北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日常生鲜食品的开发上。7-11日,中国区主席内田信治(Shinji Uchida)在接受《今日北京商报》采访时也直言不讳地表示,现在大家强调的新零售,其实主要是从“服务”的角度出发。从全球整体情况来看,中国零售业的“服务”无疑是发展迅速、先进的,如外卖配送、移动支付等,在“服务”方面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在商品方面很难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消费者进入便利店购买的不是服务,而是商品。有价值和高质量的商品仍然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虽然便利店公司纷纷接入外卖平台,试水线,但线上渠道仍然只是线下店的辅助。零售专家张认为,由于便利店的商品太少,其商品结构只能满足一些急需和方便的需求,很难满足家庭的日常消费需求。考虑到包装规格、SKU丰富性和定价逻辑,其在线笔的单价不会太高。对于便利店企业来说,入站外卖更多的是基于增加补充渠道,覆盖更多的消费者,而不是成为利润增长的重点。
1.《饿了么北京 7-11北京扩张线上销售 正式入驻饿了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饿了么北京 7-11北京扩张线上销售 正式入驻饿了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83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