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家将演义中,老令公杨业因为奸臣潘仁美设计,被契丹军队围困,且战且退到达原计划宋军接应处,原计划接应的宋军一个没有,杨业无奈,率残军和契丹大军血战,最后在部下的保护下退到一个山谷,里面有一个石碑,上刻:李陵碑。在这里,杨业无比绝望,附近就是苏武庙,杨业对部下说: 不能保护你们,这里是我报答皇上恩情的地方了,你们各自谋生路吧。说完,抛了金盔,连叫数声:“皇天!皇天!实鉴此心。”然后直接撞李陵碑而死。
杨业一生骁勇善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备受宋太宗器重,而且也受到契丹的尊重,即使战败被俘,未必不被善待,但是杨业还是在李陵碑前一头撞死。在之前,杨业身处重围依然血战到底,为何面对李陵碑就要以死明志。李陵碑是纪念谁的?为何会出现在这里?旁边为何是苏武庙?难道是巧合?
现实中,李陵碑旁边并没有苏武庙。 在山西省怀仁县境内,有一块遗址就是李陵碑遗址,据说这是李凌自己建的,为的是纪念自己大破匈奴凯旋而归的赫赫战功,手书“誉满边疆”四字,昭示着李凌渴望报效国家同时志得意满的心态。
苏武庙,位于甘肃武威,是为了纪念苏武而建设的。唐代诗人温庭筠凭吊过后,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苏武庙》:“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位于民勤县苏武乡苏山村,始建年代无考,据《镇番县志》记载,原苏武庙建于明成祖永乐七年,由镇抚司李名募资兴建,立“苏武山铭”。崇祯年间,又有县人杨大烈、刘道揆等募资整修,并在庙前立“中郎将苏武牧羝处”石碑一通(现保存于县博物馆院内)。以后屡经修葺,庙宇巍峨,成为民勤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此可见,苏武庙和李陵碑根本不在一起,为何杨家将演义中非要说是在一个地方,而且杨业在最后时刻看到李陵碑和不远处的苏武庙呢?或许这大概是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杨业此时此刻已经明白,要不学习苏武,千古传诵;要不就是李凌,万世骂名。不过杨业自己觉得万万不能像李凌一样,干脆以死明志,向朝廷尽忠。更何况,作为名将的杨业,不可能不知道苏武和李凌的事情,对他们生前死后特别是家眷的境遇更是了如指掌。苏武和李陵,都是汉武帝晚年的重臣,不同的人生选择,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影响了家族的境遇,甚至牵涉到很多相关的人员。
苏武,也就是历史上出名的苏武牧羊的主人公。作为大汉使臣,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结果遭到扣留,不仅如此,匈奴大单于觉得苏武是个人才,于是劝降。大单于千方百计设法劝降,威逼、利诱、饥饿、恐吓各种方法用了个遍,但苏武就是宁折不屈,大单于万般无奈,只好将苏武安置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并声称,如果你苏武能让公羊下崽,就放你回去。众所周知,公羊是不可能下崽的,摆明就是不放苏武回去。贝加尔湖的冬天冰天雪地,酷寒无比,苏武在这里过得无比艰辛,依然坚守汉节。为了再度劝降,匈奴大单于派出了苏武的好友,之前的大汉少年名将,如今的匈奴右校王李陵前来劝降。
这是一次略显尴尬的好友见面,曾经的好友,如今却相见于匈奴的贝加尔湖畔,身处异域敌国,而且李陵已经不再是汉将而是降将。李陵把话尽量说的非常婉转:“听说你走了以后,母亲也去世了,妻子也改嫁了,只留下个孩子,现在生死未知,况且大汉皇帝如何对待功臣是有目共睹的。萧何怎么样,下狱问罪,差点被杀;韩信怎么样,还不是身死未央宫中;贾谊怎么样,拥有天大的才华,却被皇帝流放到长沙,远的不说就说我的父亲李广,他的功劳还不大了,匈奴人都闻风丧胆的飞将军,可最后呢,还不是一生未见提拔,落个拔剑自刎的结局,我,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草原,功劳立得也够大了,就由于奸人陷害,弹尽粮绝,之所以归降匈奴,本来还另有打算,可汉皇帝呢,却不念我们父子辈世世代代的功劳 ,将我全家斩尽杀绝。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是臣子对不起皇帝,而是皇帝对不起臣子啊。人生在世,如草木一秋,死了就不会再活转过来,遗体抛弃在荒郊野外,这时候就是想做一只野狗没有可能,只能任由尸体一天天的腐朽,最终被风沙掩埋,被世人遗忘,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上。人生就是这样无常,我们为什么要为一个不值得效忠的皇帝葬送自己的性命呢。”差不多就是说汉武帝刻薄寡恩,不止汉武帝刻薄寡恩,大汉皇帝没有一个不刻薄寡恩的,不是李陵对不起大汉,是大汉对不起李陵,不念赫赫战功,居然因为自己投降了匈奴,就杀了自己全家。哎,人生苦短,不如及时享乐,死后不过是黄土一堆,无人问津罢了。
面对李陵的循循善诱,苏武义正言辞的回复:“我父子本来没有什么功德,全靠皇上眷顾,才得以显身扬名;被任命为大将,受封列侯,兄弟三人都成为皇帝的近侍。所以我常常希望能肝脑涂地,报答皇上的大恩大德。今天如果能够以死报效皇上,即使是斧钺加身,汤镬烹煮,我也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为父亲去死,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希望你不要再说什么了!”
李陵不是很甘心,接连几天和苏武喝酒聊天,直到最后还在劝说:“你还是听我劝吧!”苏武说:“我觉得我早就该死了,如果大王一定要我投降,那么在结束了今日的欢宴之后,就请允许我死在您的面前!”李陵为苏武的一片至诚所感动,长叹一声,说:“唉,你真是个义士!上天是不会饶过我和卫律的罪过的!”说完泣下沾襟。李陵给苏武留下几十头牛羊,然后就无比伤感地走了。
不久之后,汉武帝驾崩,汉昭帝继位。李陵再次来到苏武身边,告诉他汉武帝已经死了,你的使命也算完成了。苏武听到汉武帝的死讯,嚎啕大哭,面向南方吐血不止,差点死掉。不久之后,汉昭帝派出使臣来到匈奴,要求归还苏武等人,匈奴单于说苏武已经死掉了。常惠(苏武的副使,同时被扣)暗中会见使者,他教给汉使诡称“天子在上林苑射猎,射中一只大雁,大雁的腿上缚有一封书信,信上说苏武等人在某个湖泽岸边”。使者闻言大喜,依计而行。汉使臣再次面见匈奴,说汉昭帝在上林苑射中一只大雁,上面有苏武的手书,匈奴单于极为震惊,以为是天意,于是下令放还苏武和其他被扣留的所有汉使。
就这样,在北海放了十九年羊的苏武回到了汉朝。在临行前,李陵置酒向苏武表示祝贺,说:“而今您终成正果。威名传扬于匈奴,而功劳彰显于汉室;即便是史籍所载,丹青所画,有谁能超过您的呢?我虽然愚笨怯懦,假如当初汉朝能够宽免我的罪过,保全我的老母,给我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那么我念念不忘的就是像春秋时曹沫在曹柯之盟上劫持齐桓公一样劫持匈奴单于。谁知道汉朝竟然将我满门抄斩,残忍至极;事情到了这一步,汉朝还有什么值得我牵挂的呢?唉,都过去了!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真实的内心而已。”李陵泪流满面,与苏武诀别而去。这也是苏武和李陵的最后一次见面。
回到汉朝的苏武,受到了汉昭帝的礼遇,他们向汉武帝陵庙进献太牢,以最隆重的礼仪祭拜汉武帝。汉昭帝封苏武为典属国(负责属国事务),品秩为中二千石;赏赐二百万钱、二顷公田、一栋住宅。不久之后,苏武的儿子涉及上官桀谋反案,主政的霍光没有对苏武做出重罚,避重就轻的仅仅免职了事,却处决了苏武的儿子。
几年之后,汉昭帝驾崩,还不忘提及苏武的功劳。汉宣帝继位后,下令恢复苏武的所有爵位,同时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便询问大臣苏武在匈奴这样久,是否有后代。大臣回复有,于是汉宣帝下令用重金赎回苏武的匈奴儿子苏建国,任命为郎官。不久之后,苏武去世,汉宣帝念及苏武十九年出使不屈之功,将其画入麒麟阁功臣像,永世祭祀。据说就是为了酬谢他留胡十九年,大节永不亏的功劳。
而留在匈奴的李陵,也没有被汉朝遗忘。汉武帝死后,霍光和上官桀一向与李陵关系不错,所以他们派李陵的老乡和朋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一起到匈奴劝说李陵回归汉朝。李陵说:“回去容易,只是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李陵最终老死匈奴。
千载之后,杨业来到李陵碑下,面对不远处的苏武庙,大概最能体会李陵的心态。杨业本身不是宋臣,他是北汉的名将,北汉被宋朝灭亡后,杨业才归顺宋朝,而且受到宋太宗的格外重视。面对内有奸臣外有敌军的绝境,杨业大概觉得自己虽然背叛了北汉,做了贰臣,不过受宋太宗的重用赏识,如今无以为报,只有以死明志,以示绝不投降的决心。不过话说回来,杨业的全家老少都在开封,他也很清楚汉武帝因为李陵投降而下令杀了李陵全家的典故,为了保全名节和家人,撞死在李陵碑前应该也是最无奈最合适的选择。
本文由作者整理编辑,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需转载,请备注来源。
图文编辑:马会亮
1.《苏武与李陵 苏武庙和李陵碑,记录着苏武和李陵两种不同的境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苏武与李陵 苏武庙和李陵碑,记录着苏武和李陵两种不同的境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guonei/9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