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案例一:有不买商业保险的“医保”
周女士所在单位为她购买了医疗保险。考虑到现有的医疗保险,周女士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去年周女士住院花了5000多,医保只报销了3000多。周女士使用的进口药品和特定药品不在医保报销清单内,所以周女士只能自己买单。
点评:新医改实施后,商业保险的作用并没有减弱。医疗保险的基本设计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超额由商业保险解决。重大疾病平均治疗费用在10-20万元,明显低于社保最高支付限额。个人需要根据情况补充商业保险。
一些药物(新药、进口药、贵药等。),部分医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可由商业保险补充。此外,医疗保险注重医疗费用的报销。但公众患病后,除直接医疗费用外,还会发生以下三项费用:一是后续治疗费;二是无法工作,失去收入来源的成本;三、重疾后的后期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这个费用可以通过商业保险来结算。
2
案例二:“凶兆”不买意外险
赵先生认为买保险不是好兆头,他从来不买保险。赵先生的同事有一天意外受伤,医药费由保险公司支付。据赵先生说,这个人被抢是因为他之前买了保险,造成了麻烦。两个月后,没有买保险的赵先生也发生了交通事故。但赵先生的医药费只能自掏腰包。
评论:因为“保险凶兆”而不买意外险,是一种误解。与保险公司的其他保险类型相比,意外险可以称得上是人人必备的保护性保险。因为这种保险一般不贵,几十到几百块就能带来一年的保障。但是买意外险的时候要注意它的覆盖面。以保险卡为例,人身意外险卡主要面向经常出差或一年多次出差的人群;航空空安全卡主要针对“飞行族”;交通事故保险卡主要面向经常乘坐轮船、火车、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人群。
三
案例3:人寿保险成为唯一的政策
在保险公司代理人的大力推荐下,钱女士买了一款20年赔付的寿险产品。这种保险类似于强制储蓄。钱太太每年给保险公司交3000多元。钱太太55岁退休,每个月可以从保险公司拿回一笔钱。这份人寿保险是钱太太唯一的一份。有一天,钱太太生病住院,以为保险公司也许能理赔。直到那时,她才发现她的人寿保险除了提供养老金和死亡保护之外,一无是处。
评论:通过保险计划养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以寿险作为唯一保单是不可取的。
从风险的紧迫性来看,事故和疾病的风险是每个人最有可能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风险。从保障顺序来看,意外险和疾病险应该是个人购买保险的首选。买了足够的意外险和疾病险之后,我们会为“养老款”做一个长期的规划。
四
案例四:“家庭饭票”零保险
周先生和妻子都在私企工作,周先生的收入是妻子的两倍,是名副其实的“家庭饭票”。这对夫妇不想花钱给自己买一份保险,而是给一岁的宝宝买了三险。
评论:“先给孩子买够保险”是很多家庭买保险时的一个误区。在很多家庭中,孩子的保护是完善的,但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父母却处于危险之中。
正确的保险观念应该是:先保护成年人,再保护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直接取决于父母面临的风险。因此,只有家庭支柱得到充分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儿童的风险。”
五
案例5:1岁婴儿30万重疾保险
张先生有很强的安全感。孩子一岁的时候,花了3000多块钱买了一份保额30万的重疾保险。本保险规定,被保险人一旦患了合同规定的重疾,保险公司将按保额赔付,只在他身故时退还保费。
评论:很多人认为儿童保险便宜,会买多付多。其实儿童保险也不会买多付多。为防止成年人骗取保险,危及子女生命,父母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被保险人不满10周岁的,保险金额不得超过20万元;被保险人年满10周岁不满18周岁的,不超过50万元。
教育保险类似于强制储蓄,保险金额取决于每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六
案例6:教育金成为第一政策
陈女士的孩子出生后,教育保险成为陈女士为孩子购买的第一份保险。陈女士每年为该保险投资5000元。根据保险计划,几年后,当孩子上学时,陈灿女士每年都会收到一笔钱,这笔钱可以作为孩子的教育基金。但除了这份保险,陈女士并没有为孩子购买任何其他保险。
评论:教育保险是家庭理财规划的有力工具,但不应该是孩子的第一保险。教育基金是10年、20年需要花掉的钱。给孩子买保险,首先要避免的是目前可能存在的风险,也就是意外和疾病。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逐渐经历调皮的学前班时期。适当选择一些意外险,可以让孩子的成长过程更有保障。另外,孩子免疫力比较低,容易被病菌侵袭。医保对家庭也是很大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孩子很可能住院,住院医疗保险更适合家庭购买。这类保险一般可以单独购买,大部分都是定额赔付,比较实用。
七
案例7:太“远见”
王太太为她的孩子买了一份公司的人寿保险。根据保险计划的描述,一个孩子60岁可以领取5万元的退休金,100岁可以领取5万元的新年退休金。
评论: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给孩子买人寿保险,为孩子未来“养老钱”做打算,太“有远见”。尤其是在成年人自身养老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更没有必要考虑子女养老金的问题。
建议给孩子买保险的时候,保险期限应该是大学毕业的年龄,然后他就要自力更生了。此外,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几十年后,父母的投资对孩子的“养老”有多大帮助也是一个大问题。当然,如果看重终身寿险的“纪念意义”,在预算充裕的情况下,父母也可以考虑买一些作为辅助保险。
八
案例八:不知道什么是“豁免”
2003年,赵先生为子女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教育保险,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5000元。2008年,赵先生因病去世,家庭收入急剧下降。赵太太不得不停止为孩子买了几年的保险。
评论:如果赵先生最初购买的是带有免保费条款的保险,或者增加了子女免保费保险,则不会影响赵先生子女的保险利益。
所谓“免缴保费”,是指被保险人身故或高度伤残,无法续缴保费时,保险公司可以允许其免缴剩余保费,而被保险人继续享受保单规定的保障。“免保费”相当于在保险上加了一层保险,成年人和子女都要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保险公司对“免责”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有的公司规定投保人可以因意外事故或疾病免于身故或完全伤残;有的公司规定只有被保险人死亡才能免责;其他公司规定,因病死亡或完全残疾不在豁免之列。
九
案例九:找熟人买保险就行
王小姐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两年前,王小姐因为面子,买了同学强烈推荐的某健康险,每年交保费5000多元。去年5月,王小姐因病住院,花了1万元。王小姐去保险公司理赔,才发现她买的是成本补偿医疗保险。王小姐报销了8000多元的医药费后,保险公司只赔付了剩下的不到2000元。王小姐发现熟人推荐的保险不适合自己。
评论:向熟人买保险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要跨过人情的门槛。据了解,向熟人推销保险已经成为保险代理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在保险公司的培训课程中,向熟人推销保险已经升华为“理性法”。有些市民陷入误区,因为不信任拜访陌生人的保险代理人,所以更愿意向熟人购买保险。但是买这种人身保险,要注意了解产品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一般来说,保险公司会在每个阶段推出以销售为重点的保险产品,以实现业务快速增长,任务依次分解到每个销售人员。这种情况下,熟人推荐的保险可能不适合你。
10
案例十:豪宅里没有“风险”
2006年,在父母的支持下,孙先生购买了一套180平米的四居室房产,现在房价已经攀升至近400万元。与房价上涨相比,在国企工作的孙夫妇工资并没有增加,家庭收入维持在每月1.4万元左右。孙先生家存了不到30万,房产成了小两口的主要资产。两个人都给自己买了保险,房子却没有任何保险。
评论:随着高房价,城市“百万豪宅”越来越多,家庭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上已经成为城市常态。但是绝大多数人不保护家庭的主要资产,这是保险行业的一个奇怪现象。
一般来说,房地产是没有风险的,一旦有风险,成本也不小。把家庭财产保险作为一个家庭的主要资产,也是一种理财方式,化解家庭风险。据了解,目前市里卖的财产保险一般都不贵,几百元甚至几百元都可以无忧一年。
文章来自网络,仅用于学习和交流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寿险案例 十个保险案例让你彻底了解保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寿险案例 十个保险案例让你彻底了解保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iaoyu/157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