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台网正式确定,8月21日9时12分,西藏林芝博密县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相关新闻
揭示了青藏高原周边地震多的原因。地壳活动频繁的原因就在这里
2017年8月15日,8月8日和9日,四川九寨沟和新疆博尔塔拉泾河县发生两次地震,震级分别为7.0级和6.6级。更早的时候有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庐山7.0级地震等等。如果我们分析这些地震,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都发生在青藏高原周边。那么,青藏高原和地震有什么联系呢?
青藏高原是由几个亚板块多次碰撞形成的——6000万年前,中国的大河向西流
说起青藏高原形成的历史,很多人自然会想到板块的碰撞——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今天巍峨的青藏高原。但是青藏高原为什么这么大?如果只有两个板块碰撞,不应该是一条线吗?怎么可能是高原?要解释这个问题,必须从青藏高原的构成入手。
青藏高原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几个亚级小地块组成,从南到北依次为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柴达木地块、祁连山地块。这些地块基本上是东西向带状的,形成了我们熟悉的青藏高原。
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一般指喜马拉雅山两侧的碰撞,只形成了部分高原,而不是全部,而且发生的时间较晚,只有6000万年左右。在更早的时候,大约5亿年前,在印度板块和后来的欧亚板块之间,有一系列更小的大陆,就是上面所列的亚地块,被海洋隔开。从大约5亿年前开始,这些靠近北部的小地块开始向北汇聚,逐渐融合到后来的欧亚板块。然后在2.5亿年后,随着超大陆的解体,印度板块开始长时间从南方板块冲过来,中间剩下的小地块开始慢慢拼接。6000万年前,印度板块最终与欧亚板块相撞,两者之间的海洋最终消失。所以我们通常说的是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其实我们只说对了一半。青藏高原是由多个亚块体碰撞组合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6000万年前,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还在海面以下。当时地势东高西低,河水向西流。在持续的冲击下,青藏高原从一个洼地逐渐成长为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高原。
高原的扩张从未停止——印度板块正以每年30毫米以上的速度向北移动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其实一开始并不是这样。几千万年来,青藏高原不仅在高度上不断增长,在横向上也没有放弃扩张。
如果挤压一块橡皮泥,橡皮泥在挤压方向会变短,两边都被挤出来。对于青藏高原,也有类似的效果。南方的势力一直向北挤压,但北方也有硬块体,如华北板块、塔里木板块等。被这些坚硬的板块阻挡,青藏高原内部的物质开始向两侧移动。
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研究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两侧的板块运动,发现印度板块正以每年30毫米以上的速度向北移动。穿越喜马拉雅山后,速度下降了一半。损失的速度分量被喜马拉雅山吸收并上升,而剩余的一半继续将高原推向北方。这一半的一部分被高原内部的形变吸收,另一部分在高原中部逐渐转向,分别向东和向西。
当然,高原领土扩张的过程并不顺利,因为高原外围也是大陆,不会轻易屈服。因此,在不断挤压的过程中,高原周围原本平坦的土地逐渐变成了高山地区。
有研究者将四川盆地西北部海拔5000~6000米的主峰与河流的分水岭连接起来,发现这些连接可以形成一个平面,平面形成时海拔可能在500~1000米左右。这说明早期这些地方都是平地,是高原扩张抬高的,被河流切割成山脉和山峰。
在四川盆地的两侧,来自高原的物质力量可以从四川盆地的两侧溜走,因为没有一块硬地。如果打开地图,看看云南和东南亚的地形,就会发现南北方向有很多深谷,是在印度板块挤压出来的小块向南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四川盆地北部,即陇东和宁夏,形成了六盘山等山脉和一系列断层。
地震是高原扩张的一步——只有一次汶川地震能把地壳抬高六七米
就像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样,这些山也不是一下子就升得那么高的。这许多海拔几公里的山都是多次地震造成的。只有一次汶川地震那么大的地震才能把地壳抬高六七米,四千米的高峰一定经历过太大小数太少的地震。每一次地震都意味着高原的发展又前进了一步。
阿尔金山和河西走廊,面对青藏高原,地处高原脚下,历史上遭受过地震。比如河西走廊,1932年酒泉昌马发生7.6级地震,死亡7万人左右;1927年,武威古浪县发生8级地震,死亡4万多人。
进入甘肃、宁夏、陕西东部,以及云南、中南半岛,虽然距离青藏高原较远,但也没有逃脱“势力范围”。由于四川盆地的阻挡,青藏高原的物质外流从两侧分流,给这些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害。比如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强震:1739年平罗发生8级地震,死亡约5万人;1556年,Xi东部的华县发生了8级地震。据震后统计,约83万人死亡,Xi安受灾严重。小雁塔顶部被震倒,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在云南,地震也很频繁。如1988年,云南南部澜沧-耿马地区连续发生两次7.6级和7.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996年丽江发生7级地震,丽江古城损失惨重。
而且来自印度板块的影响不仅限于高原及其周边,还具有隔山斗牛的功夫。新疆天山原是一条古老的造山带,活动相对较弱。说青藏高原不应该影响是有道理的。而天山以南的塔里木板块过于坚硬,高原传来的力量传递到弱小的天山,使得本已稳定的天山被激活。天山地区发育大量断裂构造,地震频繁发生,山脉再次繁荣,这就是所谓的高原遥效应。8月9日,新疆博尔塔拉地区泾河县发生6.6级地震,这是天山活动构造的证据。20世纪上半叶,新疆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1902年喀什阿图什市8级地震和1906年玛纳斯县7.7级地震。
可以说,青藏高原是中国中西部地质运动的发动机,来自印度板块的动力不断向高原输送,再从高原向中国内陆传递,带来一次又一次惨痛的地震灾害。在未来,地震仍然会像现在这样出乎意料地发生。我们应该做的是随时准备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
九寨沟地震和汶川地震有关吗前些年汶川地震和庐山地震不是释放了压力吗?为什么会有地震?我们来看看这两次地震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构造使得四川地震频繁发生。
事实上,从大背景来看,汶川地震和九寨沟地震都是高原向四周扩散和周围陆块挤压的结果。但是细节上有很大的区别。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相互作用的前沿。龙门山断裂带总体上呈东北-西南走向,为逆断层,从高原向盆地逆冲。然而,这次九寨沟地震的震中并不在龙门山断裂带,而是在它的北部。九寨沟地震的断层方向为西北-东南。可能是虎牙断层,和龙门山断裂带几乎垂直。而且这是一条走滑断层,即断层两侧在水平方向上向相反方向滑动。所以这两次地震关系不大,是两次独立的地震。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两次地震发生在不同的断裂带上,汶川地震只是对龙门山断裂带释放了应力,对九寨沟地震所在的断层影响不大。在四川也有很多类似的断层,比如甘孜州的鲜水河-安宁河断层,阿坝州北部的塔藏断层,西部的龙日巴断层,本次地震的虎牙断层,闽江断层沿闽江蔓延。这些都是非常活跃的断层,历史上发生过大地震。而且这些断层还控制着很多次级断层,会发生很多中强地震。这就是四川地震多的原因。
1.《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发生3.1级地震》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发生3.1级地震》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junshi/180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