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7日电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际粮价上涨引发的公众对中国粮食供应的担忧,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学家刘东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粮食供应有保障,价格上涨难以持续。
数据地图:山东2020小麦收获点。[图片]沙最近,疫情在全球蔓延,恐慌心理导致国际粮价上涨。此外,社会流动资金充裕,国内粮价也大幅上涨。2020年10月,国内主要产区籼稻、粳稻、小麦均价分别上涨约10%、6%、5%。原粮成本上涨,成品粮如大米、面粉价格也上涨,但涨幅相对较小。10月份,籼稻和粳稻的平均出厂价分别上涨了5%和1%左右,而面粉价格基本持平。
同期,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同比上涨37%,美国小麦出口价格同比上涨14%,粮农组织公布的10月份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5%。
刘东柱认为,2020年,中国粮食种植面积将保持稳定,夏粮产量将增加,秋粮丰收即将结束,丰收已成定局,不仅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也有效保障了人民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军需和粮食。
刘东柱指出,目前,中国粮食库存丰富,储备充足,供应充足。小麦和大米口粮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国民消费需求。预计小麦和大米的价格将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波动。11月后,随着主产区玉米市场的增加,玉米临时储存继续出仓,进口玉米和替代品陆续运抵香港,玉米市场供应完全有保障,价格不太可能继续大幅上涨。
——后期玉米不太可能继续大幅上涨
据刘东柱分析,10月份以来,我国新玉米上市价格越来越高,同比涨幅在30%左右。但国内玉米价格上涨是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玉米消费的结果,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正常合理。后期不太可能继续大幅上涨。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9月东北台风灾害对产量影响有限,玉米产量基本形成于台风前。今年玉米仍然是丰收的一年,后期玉米的市场量会增加。
二是华北小麦玉米价格倒挂,迫使一些饲料企业用小麦代替玉米。最近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量明显提升,正是因为饲料企业的收购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玉米价格上涨。
三是前期卖出的暂储玉米和一次性储备玉米仍在出仓供应市场。
第四,玉米和替代谷物的进口数量显著增加。今年1-9月,中国进口玉米、高粱、大麦等替代品1773万吨,同比增加617万吨。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企业在2020年美国新一季采购了1000多万吨玉米。2020年,高粱进口量预计将达到60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30万吨。
刘东柱建议农民朋友尽量均衡有序的卖粮。既不盲目捂粮,也不集群卖粮,避免集中售粮价格下跌。未售出的粮食要从地面、楼上通风并堆放,避免霉变和坏粮及损失。
——米价已进入高位,继续上行阻力
刘东柱表示,目前中晚稻集中上市,市场买卖活跃,市场化收购领先,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其中,黑龙江粳稻上市价格为1.3 ~ 1.32元/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从上市初期开始,收购和价格运行平稳。11月初,全国粳稻平均出厂价为2.09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3美分。南方中晚籼稻上市后,开盘价越来越高,开盘价集中在1.28 ~ 1.31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7美分;11月初中晚籼稻收购价格为1.4 ~ 1.4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4 ~ 2美分。全国中晚籼稻平均出厂价为2.13元/公斤,比去年同期高9美分。
刘东柱认为,大米高开高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受疫情、灾情、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上涨预期的积累发酵,粮主不愿卖粮。二是储备企业、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积极收购新粮,计划收购量大,提价意愿强。
刘东柱强调,从后期开始,随着米价进入高位,继续上行阻力很大。主要影响因素:
一是供求基本面不支持米价持续上涨,市场风险逐渐积累。近年来,我国大米供应充足,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在供需基本宽松的情况下,目前的米价已经超过了全国大米拍卖价格。因为大米库存充足,供应压力落后,市场风险不断积累。
二是在强米弱米的背景下,购买者提价意愿普遍下降,米价上行阻力增大。
三、11月6日,国家重启2018-2019年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拍卖。政策大米投入使用后,将改变持粮主体不愿出售的态度。
刘东柱说,总的来说,今年水稻丰收已成定局。目前,大米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其回升有利于减轻大米库存压力,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数据图:黑龙江省大兴农场秋收图。刘家海摄-小麦供应有保障,后期价格将保持稳定走势
刘东柱表示,自今年小麦市场推出以来,受疫情影响,市场多元化主体看好市场前景。农民为了备灾,多留点粮食给自己,卖粮积极性不高。贸易商更愿意储存粮食,市场流通粮源紧张。在玉米价格上涨的推动下,小麦价格明显高于去年。
监测显示,11月初,华北普通小麦平均进价为1.25元/公斤,比公开秤价高10美分,比去年同期高5美分。全国小麦粉平均出厂价格为1.58元/公斤,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属于正常波动范围。
刘东柱强调,目前我国小麦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口粮消费需求,市场供应得到充分保障。目前每周小麦产量已增至400万吨,市场供应充足,小麦价格后期将保持稳定趋势。
此外,202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1%,将释放国家重视农业、抓粮食的信号,有助于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预计明年小麦种植面积将稳步增加,为来年持续丰收奠定基础。
——国产大豆大量上市后,价格会回落
针对大豆市场,刘东柱分析,近年来,我国农业种植结构不断调整优化,随着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五年增加。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统计,2020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1.47亿亩,同比增加700万亩。虽然今年东北有三次台风,但对大豆产量影响不大。2019年,全国大豆产量达到1810万吨,创历史新高。预计今年大豆产量为1910万吨,为历史最高水平。比2015年增加600多万吨,增长50%以上。
刘东柱指出,今年国内新大豆价格越来越高,黑龙江大豆价格为2.0 ~ 2.1元/公斤,同比上涨3至3美分5个点。11月初,黑龙江油大豆价格上涨至2.2 ~ 2.25元/公斤,食用大豆价格为2.4 ~ 2.45元/公斤。预计后期大量国产大豆上市后,国产大豆价格将下跌。国内大豆主要直接食用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少量用于生产大豆油。今年中国大豆丰收,国产食用大豆能满足市场需求。(记者周瑞)
1.《专家:中国粮食价格上涨难持续 对此大家怎么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专家:中国粮食价格上涨难持续 对此大家怎么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11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