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7月20日报道,教育部要求竞赛主办方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进行审核,以避免出现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现象,防止家长或他人为其做事。
近日,昆明一小学生因其研究项目“大肠癌基因敲除”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三等奖,引发公众热议。有网友指出,这项研究远远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而且“还是涉嫌学术腐败”。
为了规范组织个人竞赛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教育部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全国竞赛活动管理的通知》,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切实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规范竞赛管理。
《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认真履行主要职责,全面自查,对历届获奖项目的真实性和原创性进行评审。要坚决避免参赛作品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现象,坚决防止家长或他人为自己做事等欺诈行为。举办全国中小学生竞赛必须坚持公益性,做到“零收费”。
同时,《通知》指出,任何竞赛奖项都不应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加分的依据。各地要继续严格执行免除义务教育的政策,不把任何竞赛奖项作为升学的依据。要继续清理和规范本地区的中考加分工作,严禁以各种竞赛的奖项作为中考加分的依据。
此外,通知强调,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强对考试合格竞赛的管理,认真查处竞赛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情节严重的,或者经警告或者提醒仍不改正的,从竞赛名单中除名,不再接受组织者举办竞赛的申请。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家和省级竞赛名单,引导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主动抵制名单外的非法竞赛活动,发现线索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
新京报记者冯琦校对李世会
1.《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竞赛管理 具体是啥情况?》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教育部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竞赛管理 具体是啥情况?》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22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