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战斗’中,摄影不仅以其独特的直接撞击现实的力量参与其中,而且以其强烈而深刻的生命体验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近日,在中国文联举办的“摄影团队抗疫事迹汇报会”上,团队成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戈深刻回忆了疫情期间前往湖北为援鄂医务工作者拍摄人像的难忘经历。今年2月2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小分队,短时间内奔赴抗疫一线。经过66天的连续奋战,他们成功完成了为协助湖北的4.2万多名医务工作者拍摄人像的任务。
每一张脸都体现了医者的善良;每一只眼睛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4.2万多张人像照片,或笑容满面,或疲惫不堪,或双眼含泪,出现在展览、出版物和户外屏幕上,给观众和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每个人都强烈感受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的紧迫历史责任。此时此刻,不高效录音,不写细节,不唱深情的歌,是最大的失职。”李哥说。拍摄团队不能影响病房的正常治疗和护理,也不能影响医护人员的安全和休息。只能利用医疗队成员交班进入缓冲区休息的短暂时间。拍摄时间一般只有他们摘下口罩的几秒钟。
66天66夜,总有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催着小团队不停的奔跑,不断的发现,不断的冻结那些刚毅而冷静,或者苦难而煎熬,却一直顽强战斗的生命。
通过与医护人员的简短交流,团队成员、《中国摄影报》副总编柴轩发现,镜头前的医护人员更关心病房里正在与病毒作斗争的患者,而不是他们的家人。“和他们一起战斗,更能体会那些和‘疫情’战斗的人丰富的情感和英雄气质。”柴轩说。
摄影师除了为医疗队成员拍摄外,还将相机对准武汉当地医务工作者和普通民众。“我们希望这些图片能让未来的人们直观地了解人类是如何在这座城市里对抗病毒的,以及它所展现出的人类的怎样的光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网站的编辑、分遣队成员陈黎明说。
“为了确定拍摄的时间和地点,我每天打50多个电话,重复同样的内容。晚上嗓子嘶哑,说不出话来。”视频中国网总编辑曹旭说,虽然他很累,但收获更多。“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唯一一个看到过所有医疗救护队员面具后面的样子的人。”
自发前来为医疗队成员送行的康复患者躲在角落里痛哭流涕。尽管天气寒冷,志愿者和向居民运送物资的社区工作者还是赶到了第一线。租车师傅让队员自己开车上班,不要钱...回忆起这些场景,队员们泪流满面。
通过小镜头,摄影师的心与所有被摄对象紧密相连。
“这是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是一次触动灵魂的精神洗礼。”李戈表达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1.《医护人员工作图片 4.2万余张援鄂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的背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医护人员工作图片 4.2万余张援鄂医务工作者肖像照片的背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35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