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广西东兴,2月25日:在中国长寿之乡拜访同一个家庭的五代人
作者佐为·陈艳
“不上班了,没有钱用了,工作要离开乡镇。离开家乡就不说话了,但离开桂妹……”在中国长寿之乡广西东兴市江平镇吴头村,经常可以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北京籍老人一边打着拍子一边哼着民谣。
老人名叫刘洋村,103岁,有六个孩子,四男两女。刘洋村,五代同堂,直系后裔56人。最小的玄孙5个月,最大的玄孙7岁。
刘洋村与77岁的儿子刘继民和53岁的孙子刘海生住在一起。虽然听力和记忆力下降,但老人精神很好。采访当天,他看到记者忙着采访,连喝水都顾不上。他特意起身把杯子放到记者手里,说:“你辛苦了,喝口茶吧。”
“我在这片土地上出生长大,我是北京人。”刘洋村说,他有重孙,每天在逗逗唱民歌,他还享受政府每月1000元人民币的长寿津贴。
京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唯一一个人口较少的海洋民族,500年前从越南土山迁徙而来,主要生活在广西防城港市东兴江平镇的万伟、梧桐和山新群岛。
“京族是一个歌唱的民族。爷爷没事就喜欢唱民谣。他唱民歌已经将近100年了。村民说爷爷是‘山歌王’。”刘洋村的孙子刘海生自豪地说,他的爷爷不仅自己唱歌,还教村民唱歌。“他有时用北京话唱歌,有时用白话文唱歌。这些民谣都是原创的,他把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唱成了歌。”
77岁的刘继民似乎也继承了他父亲“游手好闲”的性格,他白天在家永远不会被人看见。经过一番询问,我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他就被当地三个养虾场的老板雇佣,帮忙管理养虾场,月薪4000多元。"我在这里的三个养虾场管理着30多人."刘继民高兴地说,只要他的健康状况允许,他不会考虑“退休”,直到他80岁。
刘继民说兄弟姐妹对他们的父亲非常孝顺。虽然不在一个地方,但是经常见面回家看望老人。
今年春节期间,广西卫视《探索百年》节目组来到吴头村拍摄刘洋村一家的过年。“你要算上我姑姑那边的人,我们全家一百多人。”刘海生说,春节期间,家里很忙。
“如今儿孙孝顺,生活无忧,生活幸福。这可能是家里老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刘海生说他家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他自己建了虾池养虾。收成好的时候,他一年能赚18万。
近年来,随着中越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许多京族人不再从事艰难的寻海生意,而是开始了水产养殖、海鲜、红木等“跨国生意”。在刘洋村居住的京族三岛上,小楼和小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其中不乏保时捷、宝马、奔驰等名车。它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渔村,现在已经成为国际贸易集散地和国家4A风景区。
1.《乡5 通讯:探访中国长寿之乡五代同堂之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乡5 通讯:探访中国长寿之乡五代同堂之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50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