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可以说话

南通纺织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的纺织博物馆,拥有许多独特的藏品。在本期《博物馆谈话》中,南通纺织博物馆专家李益群分享了珍贵藏品的故事,并介绍了该馆今年夏天的社会教育活动。

不断变化的芦菲模式

南通作为中国著名的“土布之乡”,自明代以来就以棉花生产闻名于世。当地农民被称为“木棉、棉花、布匹县”。当地的织工从小就被家人教导,学习掌握编织复杂图案的技巧。民间图案有120多种。芦菲花是南通土布的典型代表图案。

传统的芦菲花是三头芦菲花,其特征是三纵三横的方形连续图案,然后发展成四头芦菲花,成为四纵四横的方形连续图案,颜色以蓝色和白色为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启东、海门、如东沿海地区的居民以家庭生活为目的,突破传统,不断创新,充分利用纱线颜色、穿着技巧等方面的变化,创造了无数新的图案。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通民间布匹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失,成为一种响亮的现象。

清代红场纱绣袖

袖子是清代服装袖口边上的装饰部分,比袖子略窄,装饰有各种图案。用的时候缝在衣服里面拉出来。具有装饰效果,便于拆卸和清洗。拉袖是清代特有的一种服装样式,具有美化和装饰服装的审美功能。拉袖图案细腻,以刺绣为主。

该系列中的这件袖绣作品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刺绣技术,如平绣刺绣、播种刺绣和镀金刺绣。中间的牡丹花绣有种子,上下的小花绣有素色刺绣,部分叶子、花心、花瓣、枝干绣有金盘。整个刺绣五彩缤纷,气势磅礴,雍容华贵。

清代正真的茧谱

清代道光年间的《蜀蚕茧谱》是一部介绍和推广桑蚕织造技术的农书。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地方农业史和丝绸史文献,作者是清代西南大儒正真,注释人为莫友芝。

在书中,正真将实际经验与考证相结合,用浅显的语言介绍了乾隆初年遵义知府陈育才如何努力求富、种树养蚕、兴利除弊,并介绍了柞蚕育种、蚕病防治、缫丝、选丝等技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农学著作,也是遵义100多年养蚕经验的总结。

夏季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

小寻宝者

这是一项寻宝活动,通过寻找博物馆展品,让孩子对南通传统纺织品有一定的了解。

七喜专项公益活动

南通纺织博物馆今年的七夕特别公益活动主要是一些与纺织相关的节日民俗活动。

走进社区活动

今年夏天,南通纺织博物馆与闽安花园社区合作,开展了以“扎染魅力”为主题的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1.《芦菲 【博物馆会说话|你见过芦菲花布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芦菲 【博物馆会说话|你见过芦菲花布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668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