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部分内容和数据引自海通证券的研究报告《房地产业的历史作为一面镜子,认识发展》系列之二:温州房地产泡沫,作者涂;以及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温州危机对商业银行业的启示:苏醒在等待“资本掠夺者”,作者邱、王建。

“浙江温州!浙江温州最大的皮具厂江南皮具厂破产。一个王八蛋的老板黄鹤,吃喝赌博欠了3.5亿,跟嫂子跑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拿钱包发工资!原价一百多,钱包二百三。现在只卖二十块,而且只有二十块!黄鹤王八蛋,你不是人!我们为你辛苦了半年,你不付出,你还我血汗钱,还我血汗钱!”

你一定很熟悉这部街头神曲,但它的背后,并不是一个真实而冷酷的故事,一个从这个故事开始的产业突然崩溃,房价暴跌。

据媒体核实报道,2012年10月,一家名为于小龙的唱片店老板接手了一项业务,他的顾客邋遢不堪,满身酒气,似乎是附近一家工厂关闭后绝望的员工。那人拿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写着对黄鹤的投诉,让店主给他记录下来。

不久之后,这个哭喊的声音就被迅速转发,在朋友圈传播开来。在怨声载道的背后,是企业的普遍倒闭和温州老板的跑潮。那一年,光报纸上破产的大企业就不下50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江南皮具厂。

江南皮具厂经营一直不错。2010年收入3.4亿元,利润3425万元。同时,他们还新建了一个工厂,预计投产后产值将达到5亿元。在温州的皮革行业,江南皮具厂有点名气。

可惜一年后,风云变色。2011年4月,清明节假期归来的江南皮具厂员工突然发现,狗娘养的黄鹤已经去得无影无踪,再也找不到了。

黄鹤不故地,白云千年空悠悠。江南皮具厂为什么突然倒闭?这段历史,让我们从头开始。

Conte de printemps

1979年,是一个春天,一个老人在南海画了一个圈,这就是深圳的故事;

1990年,老人在浦东画了另一个圈,是去上海的故事。

温州既不靠近上海,也不靠近香港,缺乏一切似乎孕育资本增长的沃土。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他悄悄地崛起成为东南沿海的民间经济中心。

温州和德和能?

其实温州的崛起不在于他有什么,而在于他一无所有。到了80年代,全国各地的公有制仍然极其强大,“子行社”这个姓氏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在公有制比较强的地方,乡镇政府对私营企业是极其警惕的。很多民营企业担心的不是能否获得银行贷款,而是会不会被乡镇干部破门而入,抓起来批评,断水断电。

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很多地方的私营企业偷偷摸摸的去做,或者戴在一个集体企业的帽子下。所以,只有在公有制较少的东南沿海,民营企业才有相对宽松的发展空。在温州,公有制单位大概是最少的地方,以至于乡镇干部的亲属只能去家庭作坊就业,这就使得民营企业和政府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不知不觉就把它培育成了民营经济的沃土。

因为温州远离中原、上海、香港,势力也远,外资更是无人问津,所以在资金上更自然的依靠宗族关系的相互扶持。慢慢地,一个独特的地下私人金融体系繁荣起来。

夏天的故事

200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出口加工业进入黄金时代。

那年夏天,江南控股集团阀门公司的老板黄作兴也画了一个圈。他们建了一个江南皮具厂,法定代表人是他的侄子黄鹤。和其他温州人一样,坐在风口上,连猪都能飞上天。

2000年,温州工业产值只有626亿元。8年后,这个数字增加到3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最高的一年甚至达到44%。深圳的速度就这样。

但是,在那几年里,表面繁华的温州,危机若隐若现,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第一,传统行业竞争门槛低,靠的是劳动力成本红利。2005年人民币开始升值的时候,利润率是一步步被吃掉的。

第二,传统的企业家族管理封闭排外,不利于对人才的激励。融资和科研创新明显受限,温州企业难以做大。

第三,政府“看得见的手”缺位。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市像农村。当移民涌入时,缺乏足够的住房来满足他们,这导致房价飙升,这接近一线城市。

2010年,温州房价为每平方米1.4万元,仅次于贝尚、深圳、三亚、杭州三大金融中心,位居全国第六。这个房价已经离谱了。没想到第二年又暴涨50%,2011年11月涨到每平米2.1万,比省会杭州贵四分之一。

房价的上涨

快速的工业化带来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涌入温州找工作的年轻人肩负着重任。2008年温州常住人口800万。两年后,2010年,常住人口猛增到914万。

两年内增加了100多万人,但温州还没有做好基础设施的准备。

我们来看看浙江三大城市的对比。2010年杭州人口密度为415人/km2,宁波为585人/km2,温州为668人/km2,明显高于前两者。

看城市建设面积,杭州374平方公里,宁波307平方公里,温州149平方公里,不到前两者的一半。

人口最密集,建筑面积最少,未来可用面积也有限。2010年,杭州市释放国有建设用地6200公顷,宁波5600公顷,温州1100公顷,仅为前两者的五分之一。

本来房子不够住。然而,未来可供出售的房屋非常少。看涨的市场预期一路放大。

秋天的故事

炎热的夏天没有持续多久,秋天越来越冷。

2009年金融危机来袭,4万亿救援计划出台。为了达到贷款目标,银行必须大幅降低信贷门槛。原本适用于农业的“互保联保”也同样适用于中小企业贷款,很多高风险贷款项目一路绿灯。

资本进入了私营部门,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小企业主很清楚,在成本年年上涨的背景下,拿钱建厂出口,损失只会更多。还不如把钱投入房地产市场,甚至两三年就能把收益带回来。

当第一批投资房地产市场的资金迅速带回利润时,追随者像雪球一样增长,甚至通过民间借贷和高杠杆融资来满足投机需求。温州中心支行2011年第二季度调查显示,民间借贷参与规模首次超过房地产、股票、基金等投资方式。温州89%的家庭和59.67%的企业参与了民间借贷。

一方面,年复一年飙升的房价诱人暴利;另一方面,疲软的出口需求和日益困难的制造业生存了下来。从2005年到2011年,人民币汇率升值近30%,即使是温州最好的企业也勉强能顶住,更别说一大批小企业了。无法维持的小企业纷纷放弃自己的行业,转移到房地产投机市场,成为温州房地产投机者的一员。

首都在几年时间里被大幅迁走,危机一步步逼近。

冬天的故事

温州炒房团的故事全国各地都有,但因为温州房价涨幅最大,吸引的资金最多,杠杆发挥到了极致;还有就是因为房价上涨导致的成本暴涨是最严重的,所以温州的产业危机比其他地区严重的多。

祸不单行。

2011年,4万亿计划告一段落,银行信贷供给减少。这成了整个故事的转折点。

在其他分析文章中,我们说“加息和紧缩货币政策”通常是金融危机和房地产危机的导火索。根据调查数据,2011年,超过90%的受访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今年浙江民间借贷利率升至25%,最高甚至达到180%。

2009年本该死掉的中小企业,多亏了文师傅的眼睛,延续了两年的生命,终于累得倒在地上。2011年4月,江南皮具厂混蛋老板黄鹤跑路了。然后,模仿者越来越多。每个月都有十几个老板跑新闻。9月,温州光学行业龙头新泰集团倒闭。老板胡福林失踪了。仅9月22日,温州就有9个老板跑路,一份“温州老板跑单”开始在网上流传...

更有甚者,温州民间借贷盛行“联保联贷”,互相担保。企业破产,上下游的一系列贷款人和担保人都会遭殃。越来越多的债务逃避者开始绝望地跳楼,地下银行由于违约者过多而被迫清算,整个私人金融体系趋于分崩离析。

在几个月后发布的温州经济数据中,2011年温州GDP、人均GDP增速、财政总收入等指标均排在浙江首位。温州只占中国GDP的1%,但当年的破产案件却占了全国的近十分之一。

为了处理这件事,温州不得不成立中国第一家破产法院。

那一年之后,温州银行不良率持续上升,从2011年6月底的0.36%上升到2014年4月底的4%以上。

房价暴跌

真正的行业盈利的话,还是可以维持投机需求的,可惜温州的传统行业已经走到了尽头,不能再成为房价上涨的供水来源。能转出的钱没了。

行业死了,来温州打工的人开始回归。2010年至2013年,温州常住人口保持在910万,不再增长,房地产需求见顶。

让人崩溃的是,在这个关键摊子,地方政府开始扮演猪队友的角色——

政策A:规定第二套房首付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外国居民被限制购买两套房。这是抑制需求。

政策B:土地供应大大放宽。2011年温州土地增加2200公顷,比2009年的290公顷增加650%。这是为了扩大供给。

本来,在房价高企时期,抑制需求扩大供给是必要的,但正确的开放方式应该是循序渐进,循序渐进。由于温州如此“残酷”,所以很奇怪没有发生意外。

市场供求环境完全颠倒!

2012年,温州建成住房面积增长36%。然而,在行业断流、人口外流、政策交易限制和高资本利率的压力下,我们最终找不到接班人。

房价开始暴跌。

2011年11月,房价见顶,每平米21000元,持续了几个月。之后开始雪崩式下跌,2012年下跌20%。随着房价的下跌,原本通过“买房-房贷-再买房”进入的杠杆操作模式也失败了,部分投机者被迫变卖房产偿还贷款,进一步增加了住房供应,抑制了房价。

当初如何推高房价这个因素,在供需反转后,反推,把房价推得更低。温州房地产一直下滑到2015年,期间房价跌至每平米12000元,共跌43%。如果不是后来全国房价回升,不知道这次崩盘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通过重温旧材料获得新的见解

风暴过去五年了,温州最艰难的日子也渐渐过去了。

2015年,温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3.82%,较年初下降0.27个百分点。五年来,温州不良贷款率首次下降。

不能生存的企业是死的,能生存的才是产业升级能力最好的。2016年上半年,温州GDP同比增长8.2%,高于浙江7.7%的平均水平。凤凰涅槃。

回顾过去,一个地区房价的涨跌,无非是“人、钱、物”。人是人口的需要,财富是资本的供给,物是土地的供给。三者互为因果,但相对而言,“财富”是最关键的。财富来了,才能吸引人的需求,才能吸引投资和物品的供给。

短期来看,资本的充足和短缺由货币政策决定,导致房价短期波动。但从长远来看,决定性的资本供给是由行业决定的。只要行业健康成长,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利润,吸引外资,从而形成人口流入和需求扩张的良性循环。

在工业持续增长的上升周期中,需求不断扩大,短期政策波动难以切断资金链,房价难以发生崩盘。但一旦行业下跌,人走人离,需求消失,那么任何短期政策都会成为危机的导火索,形成一场正在分崩离析的房地产危机。

江南皮具厂的倒闭已经成为一个传奇,黄鹤的背影已经很遥远,但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房地产崩盘,依然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2016互联网热门楼盘评选-学区

1.太原的学区房中,你最向往的房产是哪个?*

恒大山水城

福利城

荣创长风一号

万科城

运城市康杰高级中学万大龙乐府

1.《温州老板跑路清单 江南皮革厂老板跑路背后 温州房地产崩溃全回顾》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温州老板跑路清单 江南皮革厂老板跑路背后 温州房地产崩溃全回顾》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3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