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想法

有温度

有感情

项目总投资:2209.4亿元

项目期限:2008-2011年

2011年6月30日下午3点,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最短行驶时间仅为4小时48分钟。京沪高铁票价最低410元,最高1750元。图为京沪高铁始发站北京南站。

2008年4月18日上午,世界上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开工仪式,并宣布京沪高速铁路开工建设。这是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之后,我国又一超大型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总投资2209.4亿元。全长1318公里的京沪高速铁路有北京南、天津西、济南西、南京南、虹桥等21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设计寿命100年,竣工后从北京到上海只需5小时。计划年双向客运能力达到1.6亿人次,每天单向运输至少22万人次。总建设期为五年,预计2013年投入运营。这条“黄金干线”的建设将为沿线经济加速注入强大动力,缩短京津冀与长三角的距离,从根本上缓解京沪铁路运输紧张的局面,成为连接两大经济圈发展的交通大动脉。

工程数据概述

线路长度:1318公里,相当于日本新干线总里程的一半。

总投资:2209.4亿元,超过三峡工程。

消耗材料:钢材735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10倍;水泥4418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6倍。

建筑工人:每天有11.4万人在1200多公里的建筑线上工作。

车站建设项目:新建、改建高速铁路车站21座,其中北京南站、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居世界首位。

土建:需要浇筑29000多个12米标高的H形混凝土高架桥墩和32米长、900吨重的箱梁。

轨道系统:需要铺设4万多块5米无砟轨道板和32万吨级高铁,总长5000多公里。

车辆系统:已开发出150余辆时速350 km的CRH2C和CRH3高速动车组。

京沪铁路百年历史

中国首都北京,政治文化中心,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城市,常住人口2172.9万人。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是长三角经济圈的经济中心和中心城市,常住人口2419.7万人。

自1843年开放以来,上海从一个不起眼的渔村迅速崛起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两座相距1300公里的城市,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影响深远,铁路是连接两座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已有百年历史的京沪铁路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南北干线之一。京沪铁路最初分为三段:北、南、中。北段是1897-1900年修建的京山铁路京津段,中段是1908年开工的津浦铁路,南段是1905-1908年英国人投资修建的沪宁铁路。1933年,下关至浦口之间开通火车轮渡,使京沪铁路首次跨越长江屏障。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接轨,正式更名为京沪铁路。从此成为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是北方省份通往华东的必经之路,也是北方煤炭运输南下的重要通道。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沪铁路的运输能力长期超载。2007年,京沪铁路平均每公里旅客密度和货运密度分别为4782万人次公里和6277万吨公里,分别是全国平均铁路密度的5.2倍和2.1倍,处于极度饱和状态。占全国铁路2%的京沪线,完成旅客周转量10.2%,货物周转量7.6%,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客货运输干线。虽然经过几次提速后,运行速度达到了140-160公里/小时,但仍难以满足运输能力的需求。

为了缓解前所未有的运输压力,修建新铁路迫在眉睫。然而,这条高速铁路的必要性和经济性,以及选择哪种技术进行建设,选择哪个国家的技术,一直都是有争议的话题。从最早的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的批复和破土动工,经历了18年曲折复杂的过程。

大规模的超级工程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复杂,主要覆盖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动车组、运营调度、客运服务六大系统。它是现代高科技与庞大复杂系统的融合。近年来,我国围绕高速铁路技术完成了400多项科研试验,克服了大跨度深水桥梁施工技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技术、无砟轨道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通过6次大规模铁路提速,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铁路成套技术;秦沈、武广等客运专线的建设也积累了我国高等级铁路建设的经验。这些成套关键技术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350 km/h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为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

预计整个京沪高铁工程需要消耗钢材500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7倍;4000万吨水泥,相当于三峡工程的6倍;全长5000多公里的高铁32万吨;用电量4.5亿千瓦时,足够20万户家庭使用一年;施工图纸几十吨重,项目能提供几百万个就业岗位,显然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京沪高铁启动后,平均每天消耗钢筋1万吨,水泥3.5万吨,混凝土11万立方米,投资约1.9亿元;每天有11.4万多人在1200多公里的施工路段上工作,有23500多台大型施工机械,包括世界上最大的1000吨提梁机和架梁机。

数千英里的高架道路贯穿南北

土建工程是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最大部分。全线共分6个标段,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下属第17、12铁路局分别中标第1、4标段。中铁一局和中铁三局分别中标第二标段和第五标段,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和中国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分别中标第三标段和第六标段。六个标段的施工总价为837亿元,其中第四个标段为170亿元。在建设工程中,各施工单位解决了无砟轨道、长大桥梁、高架车站无缝线路、沉降控制技术等一系列问题,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京沪高速铁路复线全长约1318公里。由于施工段河网密布,深厚软土分布广泛,高架桥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解决沉降控制问题。京沪高速铁路有高架桥梁238座,隧道22条,全长1061公里,占全长的80.5%。数千公里的高架桥梁由29000多个H形高架桥墩和巨型钢筋混凝土无砟箱梁组成。每个H形混凝土高墩标高为12m,桩基埋深40-90m,以控制沉降。其实这和城市修建高架道路是一个建设原则,只不过绵延数千公里的高速铁路是在桥墩上承载的。高架桥虽然造价比路基高,但桥梁可以直线修建,有利于提高高速铁路的速度。

箱梁的制作和架设是京沪高速铁路土建施工中的一项关键工程。全线共有混凝土箱梁48根,每根长32米,宽12米,高3.5米。占地相当于一个篮球场,消耗钢筋68吨,混凝土328立方米。对耐腐蚀、抗震、抗拉裂缝等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铸造箱梁重900吨,需要用世界上最大的千吨提梁机和架梁机吊装就位。箱梁之间的误差不应超过0.5毫米,路基沉降必须控制在15毫米以内,这样才能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架桥梁的建造方法也可以节省大量的土地。普通铁路路基平均每1公里占地约70亩,高架1公里仅占地27亩。以此计算,京沪高铁1059公里长的大桥可节约建设用地4.5万多亩,相当于30平方公里左右。

国产高速动车组下线

京沪高铁总投资约2200亿元,其中车辆及设备购置约占30%,达到660亿元。由于京沪高速铁路在高峰期每3分钟运行一次,按照双向施工计算,至少需要150辆动车组。主要由国内领先的两大机车制造商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开发,以确保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与京沪高速铁路同时投入运营。京沪高铁上运行的车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南车四方生产的时速350km/h的CRH2C高速动车组,另一种是北车唐山生产的CRH3高速动车组,每列价格约1.3亿元。

2007年12月22日,中国首辆时速30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在四方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建成并下线,这标志着中国铁路客运设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4-2006年,南四方吸收日本E2-1000设计技术,自主制造60辆CRH2动车组,奠定200 km/h的技术基础,之后于2006年立项,经过两年的前期研究、设计、制造和调试,自主完成300 km/h高速动车组的研发。

2008年4月24日,CRH2-061C列车在京津城际线上进行测试,最高时速达到近370公里,打破了中华之星创下的321.5公里的时速纪录。8月1日在京津城际铁路上正式投入运营。

2008年4月11日,时速350公里的国产CRH3中国铁路高速在北车集团唐山铁路客车有限公司下线。该车原型为德国西门子ICE-3列车和中国制造的动车组长白山,由中国北车唐山公司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共同研发。

2008年6月24日,CRH3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测试中,横跨京津120公里,仅用了25分10秒,创造了394.3公里每小时的高速纪录。

其他重点项目

京沪高速铁路有238座高架桥。这些桥梁不仅长度长,而且难以建造,对质量要求高。其中,昆山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淮河大桥、黄河大桥等超大型桥梁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多项第一。

京沪高铁18年大事记

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了《京沪高铁线路构想报告》。

1994年,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和铁道部课题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初步研究报告》的深入研究。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同月,铁道部成立京沪高铁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

1996年4月,《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

1997年4月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研究报告》,并据此提交了项目建议书。

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当时的国家计委委托中国咨询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估。铁道部根据评估意见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0年1月,根据国务院要求,铁道部与中国咨询集团合作,完成了《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浮对比论证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

2001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京沪高铁建设预留土地的通知》,要求沿线地方政府为京沪高铁建设预留土地。

2003年7月至10月,完成了临时设计条例国际协商。

2003年9月,中国咨询公司召开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论证会议,对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评估,并将轮轨方案与磁悬浮方案进行了比较,认为高速轮轨技术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2003年12月至2005年7月,完成了国际设计咨询。

2006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建立京沪高速铁路。

2006年5月至11月,中国咨询集团完成了国家发改委委托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

2007年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年10月22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

2007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组完成京沪高速铁路初步设计优化审查。

2007年12月5日,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

2007年12月10日,京沪高铁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2007年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批准提前用地。

2007年12月27日,京沪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京沪高铁将投入运营。

@版权声明:未指明来源信息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

↓↓↓

1.《京沪高速铁路 解读|实际工程——京沪高速铁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京沪高速铁路 解读|实际工程——京沪高速铁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6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