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仲孙○编辑陈郁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近日在第七届上海新金融年会暨第四届外滩金融科技峰会上表示,四大银行与BAT“配对”对金融科技发展非常有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技术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都有一定的影响。未来金融科技发展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同时把握创新与监管的平衡。
2017年,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金融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李东荣认为,在当前全社会关注金融技术的热潮中,金融从业者要特别客观冷静,不要刻意割裂金融与技术的融合关系,不要忽视金融的本质属性和技术发展的规律,不要过度投机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技术。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由来已久,现在正朝着移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迈进。如今,许多新兴技术公司也进入了金融行业,并与之合并。
李东荣认为,在快速发展中,金融技术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产生了潜在影响。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通过多元化金融实体进行有效竞争,将有助于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技术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可用性,将更多的小型和微型经济实体纳入经济和金融活动,并有助于降低风险集中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应用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从负面影响来看,当金融技术提供跨市场、跨机构、跨区域的金融服务时,会使金融风险更具传染性,传播更广,或者传播更快。金融技术服务的许多长尾客户风险识别和容忍度较弱,更容易产生“羊群效应”。金融技术主体依赖网络利益和规模利益,更容易实现跨境混业经营,也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竞争和系统性风险。
同时,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点对点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金融技术服务降低了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成本和时间成本,使金融市场对利率更加敏感,有助于提高基于价格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同时,一些金融科技业务具有一定的货币创造功能,使得传统货币层次界限模糊。
因此,李东荣强调,要把握金融技术创新与风险监管之间的适当平衡。由于金融的内在脆弱性和外部监管的滞后,每一轮重大金融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快速积累。从金融业抑制创新风险监管的动态循环演变可以看出,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必须形成适度的平衡。在金融技术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借鉴“监管沙箱”和监管技术的理念,建立包容性的创新管理机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应用试点和产品试验,让所有金融产品创新都能“动起来、干起来、坐起来”。另一方面,通过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的并行互补,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有机结合,建立全面覆盖金融技术风险的长效监管机制,让监管部门能够“看、穿、管”金融技术创新。李东荣
1.《李东荣:金融科技发展要平衡好创新与监管》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东荣:金融科技发展要平衡好创新与监管》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178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