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专栏作家 郭建龙 (微博)
一提到春节,运营商笑了。
利用中国人喜欢走形式拜年的习惯,每一年,中移动在短短的几天之内都能够依靠这个140字的业务狂卷10几亿元,可谓坐地生财。
今年,在铁道部的大力投资下,车票涨价、回不去家的人增多,借助于通信手段拜年的人数可能还会增加,世界上再没有中国的手机运营商这么赚钱容易的了。
人们要问的:运营商依靠短信敛财难道就要这么一直持续?为什么我们无法找到替代产品,使用户使用更加低廉、甚至是免费的服务?
回答也许是:运营商赚取超额利润的时期正在过去,即便在中国垄断的环境中,这个时代会比其他地方漫长,但依靠有限的竞争和新产业的冲击,终究还是会过去的。
坐地生财
所谓坐地生财,就是几乎不用什么本钱,坐在家里收金子。
最大的坐地生财曾经是税收。在中世纪欧洲,税收特权属于领主,因此,一座市场(交易税)、一条路(过路费)、一条河(航运税)、一座桥(过桥费)等都是领主坐地生财的法宝。最有意思的坐地生财是海难财,有的地方规定,如果海上船只遇难,船骸被冲上了海滩,则物品都归海滩的所有人,于是在地中海内航线丰富但是礁石遍布的海边拥有一块海滩成了梦寐以求的发财手段。
然而中世纪过去之后,公共财政的概念得到了确认,税收逐渐成为了一种公共服务的前提,不再是领主的私人工具。
但如果一个社会的法律不明晰、税收用途不公布、内部人偷钱过多,则税收仍然有坐地生财的嫌疑。如果政权的部分躯体外化成官营企业,则依靠资源垄断维持的官营企业则必是坐地生财的好手。
中国运营商赚钱的根本在于频段资源和牌照的垄断,这就像中世纪领主的海滩一样无法绕过,只能雁过拔毛挨宰。下面的计算以中移动为例。
我无法准确计算出移动运营短信的成本,但是,从技术上讲,短信的流量和无线网络的流量在传输时是一样的,只不过在服务器上进行了人为地拆分,因此,中移动最大的花费无非是处理短信的服务器。由于短信是GSM的标配,在硬件部署时花的钱有限,花钱更多的是软件和运维。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参照系作比较,就是替中移动运营飞信业务的神州泰岳。
2009年,神州泰岳因为运营飞信,从中移动获得的收入是4.4亿人民币。中移动自己运营短信业务,其成本应该与这个数字同属于一个数量级。姑且假设为上限的10亿元。
另外,移动运营短信还有一块成本是人员成本,由于是官僚企业,因此,人员效率不高,但移动里有一群人的效率却很高,就是编造短信的人。
在短信拜年时,中国人的敷衍也随处可见,经常是收到一条拜年短信,感觉不错,就发给了其他人,至于让他自己去想词儿,就超出他的智力之外了。
这些拜年短信的来源最终都可以追到移动及其关联企业。一条好的段子可以转发上千万条,为移动创造上百万的利润,但他们的工资却很低,因为这样的活儿用不着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就足够了。临时员工的工资意味着只是正式员工的几分之一。
人员成本最后只不过是个零头,于是中移动的运营短信的成本一年最多10亿,但收入却在数百亿元,而所谓的增值服务更高达每年1000多亿。可谓一本万利。如果有竞争,则可能一条短信的价格连一分钱都不到,也很可能是与其他移动互联网业务一起计流量费,那样计算更便宜。一旦垄断了资源,却可以价高十倍,这不是坐地生财,又是什么?
为什么中国人发短信最多?
大概在世界上,中国拥有最喜欢发短信的人群。
曾经有许多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一个只有140字的服务在国内如此受欢迎,答案不一。
我的看法是:我们没有替代产品。短信使用的频繁,恰好意味着无线互联网发展的贫乏。
国外人喜欢用电子邮件,一是显得正式,二是邮件在服务器中都保留着,便于保留商务上的证据和以后查阅,三是发短信很费时间。
在国内,运营商的短信业务出现于2000年代初,我还记得最初移动曾经推过免费发短信,但很快就收费了。这就像如今的飞信一样,如今是免费发,这得益于QQ等替代产品,万一有三大运营商一统江山的那一天,立即就会收费。
中国的短信业务出现恰逢时机,当时,大部分人还没有使用电子邮件的习惯,同时,在手机上也无法查阅电子邮件,QQ只是在电脑上使用。于是短信自然填补了空白,迅速占领了市场。
至于其他国家,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电子邮件来约时间谈问题,还没有适应短信。到后来,电子邮件和IM、SNS等都已经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也起到了替代短信的作用。
正是上述原因,短信成就于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
另外,一旦短信成为运营商赚钱的业务,运营商的偏好更加强化了这种趋势。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业务很赚钱,那么一定会有其他想赚钱的人来侵蚀这个市场,直到把这块业务的平均利润率降下来为止。即便运营商能够垄断短信通道,但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以twitter为例,用手机发twitter的方法可以很多,比如用短信,也可以直接登陆网站,还可以装客户端。总会有人发明绕过短信通道的方法发短信,就像现在的飞信一样。
但中国的运营商为什么能够享受如此长时间的高额利润呢?
答案是,在中移动的主导下,整个产业均发展不良。第一,增值业务只能由中移动和关系企业赚钱,其他创业者只能靠边站。第二,移动互联网极度滞后,流量费贵且网速慢,加上还要人为分成所谓CMNET和CMWAP,增加了复杂度,使得互联网邮件、SNS服务商很难染指手机这块半封闭的禁区。唯一成功切入的是QQ,但QQ的做法已经引起了中移动的不满,甚至动用了更高层的力量,原因只有一个,QQ能够削弱它的垄断利润。
还能维持吗?
难道这样的局面就一直维持下去?
不会的。随着移动网络费用越来越便宜,发送这样几十个字节的文字几乎等于免费。最迟几年内,运营商的收费短信要么降价,要么被新的应用抢占份额,但不管怎样,这块收入一定会进入萎缩阶段。
我不想说那种叫kik的应用,其实从技术上做到这一点早已经没有问题,我只是纳闷为什么国外这么晚才做出这种东西。
我只想说,实际上,现在国内的移动互联网上,不听从于运营商的各个企业正在成熟。
在sp时代,各家sp以运营商马首是瞻。之后,第一家明确表示不听从运营商的企业是3G门户。它曾经表示出姿态,绝对不像sp一样让运营商代收钱然后分成,它要靠与固定互联网同样的模式:广告来活着。
正是3G门户探索的独立盈利之路,使得各企业脱离了运营商依赖。
而最重要的企业无疑就是腾讯。腾讯的手机QQ具有替代短信的作用,它迫使移动不得不开发飞信,并采取免费策略,相当于变相降低短信的价格。只要手机QQ的份额在,移动就不敢对飞信收费。如果移动的客户都学会了使用飞信发送节日短信,这样既方便编短信群发,也不花钱,移动就挣不到钱了,但这招对于联通和电信的客户不管用。
腾讯最近也开始跟进了类kik的应用,或许还会直接对运营商造成新的打击。
此外,微博、SNS也都有替代作用。日本的几大SNS厂商中,手机端用户访问量普遍大于电脑端,有的甚至手机端用户占到90%以上,如果用户能够通过SNS与好友联系,也可能不再使用收费的短信。
对运营商的短信业务造成打击的力量还可能会来自于运营商的内部竞争。
在三家运营商中,中移动的短信业务规模最大,也最无法舍弃。但是联通和电信处于需要发展用户的时期,因此,可能会推出更优惠的政策。
在与移动的竞争中,联通是一个屡战屡败的常败将军,但却时常能够搅局。最近联通对国内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贡献是引进了iphone,使得人们真正认识了什么是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能够干些什么。当然,引入iphone后的联通还是又吃了败仗,它买断的iphone手机价格高,老款的没卖出去,砸在了手里,以至于苹果也嫌它做事太不靠谱,决定自己开卖。
在三家中,电信的数据业务发展最成熟,已经占其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因此,电信放弃短信收入的代价最小,完全可以选择放弃短信收入与其他两家竞争。不过,这需要其领导人有个清晰的思路,目前还未看到迹象。它的领导人还在跟着前两家屁股后头追赶,如果这样下去,不仅追不上,还可能把时机也耽误了。
顺便说一句,不管过什么节,我连一条问候短信都不会发,年年如此,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嫌浪费时间。如果臭味相投,还不如到一起喝顿酒来得爽快。如果缺乏共同语言,发短信也没用。
(郭建龙供
本站
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旅行者,文字作者,曾供职于it企业做技术,又在报业找过栖身之所。对于多变的现象世界着迷,以至于忘却了归途。
现为本站专栏之“IT丛林笔记”专栏独家供稿,观察IT丛林中各种动物和它们组成的生态系统,寻找系统演化背后的推动力量和阻挠因素。在这儿,你还可以找到普通动物的生存方式。
1.《短信群发器价格 又到短信敛财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短信群发器价格 又到短信敛财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474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