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中国奥林匹克队领队兼总教练
2015年,中国奥林匹克数学界出现了两件“大事”: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队输给了美国队,后者时隔21年再次夺冠;从2015年开始,高考取消奥运会。此前,奥运会冠军已被取消高考资格。
但第56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队领队兼总教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授熊斌认为,丢掉冠军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自2011年以来,美国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一直名列前三,显示出良好的实力。在这场比赛中,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只有4分。"理论上讲,第一种和第二种几乎没有区别."。
比赛的胜负只是暂时的,取消高考的奥运加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熊斌等奥运教练眼里,奥运会会帮助这个只适合极少数人的活动,在没有高考“附加值”的情况下回归正常。一些迹象也表明,真正感兴趣的孩子会留下来,不管有没有保送和加分,奥数的学习会变得理性。
一些学校的“奥林匹克热”已经降温
2014年,调整了送学生高考政策,只有进入奥运比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才有资格送学生。五个竞赛学科的保送人数从获得省级一等奖的4000人下降到5000人,进入国家集训队的260人。现在,奥运会加分项目取消了。熊斌认为,学习奥数的人数可能会减少,但真正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会继续学习。
事实上,高考政策改革后,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从制度上“冷却”奥运会。本届奥运会金牌得主于发现,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竞赛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以前允许一个人参加多个比赛,现在通过调整一起辅导几个比赛的时间,限制每个人最多只能选择两个比赛科目。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高中生周也发现,学校对竞赛生的管理比以前更加严格。“以前参加比赛的学生接受了培训,老师更有可能批准停课。现在就看成绩好不好了。”
这样做,学校根本就不希望学生在竞赛上花费太多精力。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特级教师、于的指导老师表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好基础课,全面发展才是更重要的,只有少数同学已经在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然而,在一些学校,奥运会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降温”的迹象。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务处主任王祥夫说:“奥运会报名仍然很受欢迎。”。虽然学生不再有通过比赛送名校的机会,但在大学自主招生中有学科特长仍然是优势。另外,有同学觉得高中课程比较简单,想在学科竞赛中拓展。比起追奖,更多的人还是享受学习的过程。
让奥运锁定一个更合适的学习群体
在熊斌看来,取消高考奥运会加分,无疑会降低学习奥运会的热度,但也是让奥运会少一些功利,回归常态的好事。“就像学音乐等专业一样,即使没有保送和加分,也会有人去练习”。
唐丽华持有同样的观点,认为政策的改变将有助于奥运会瞄准更合适的学习人群。“取消加分的初衷并不是想让太多人去竞争,而是让有余力、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去做。”余还发现,虽然有些人学习奥数确实是为了深造等功利目的,但真正在奥数圈里的人还是有兴趣、有实力的人。"奥运会不是为大多数人准备的。"
加分取消后,奥数乃至数学的学习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比如奥数作为一种选拔方式,在各类初中、初中、独立学院招生中依然广泛存在,学习热情是否真的会下降还是个问号。
对此,熊斌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稀缺,以至于学校在招生时总是会制定一些选拔标准。数学专业和体育、写作一样,可以反映学生在某些方面的成绩和能力,因此成为招生和选拔的标准之一。
不仅在国内,在国外的大学里,有数学特长的学生都受到名牌大学的青睐。“像美国的一些好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哈佛、普林斯顿等。,获得过奥运会金牌的学生更容易申请。”熊斌说。
另一个问题是,既然只有少数人适合学习奥数,那么什么样的数学学习可以提高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熊斌认为,人要在适合自己的前提下学习。“有些同学可能没那么有才,走不了那么远,但是很喜欢,能学到更多;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天赋,没有兴趣,不要做题,酌情做一些改进。”
对于国内的数学教育,熊斌认为目前打基础做得不错,正在推进的新课改在培养创造力方面有所提高。他在观察数学公开课时,发现有些老师改变了以往“把知识闷到学生头上”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发地寻找信息,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基础和创造力之间寻找一个中间地带."
也有学校开放“中间地带”,让学生在普通数学和奥数之间进行选择。比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每周五下午的校本课程,就包含了一些代数、几何方面的数学专题推广课程。与普通课程相比,这些课程更深、更难。“通常会填30个选修名额,有时候会加5个。毕竟还是有很多孩子对数学感兴趣的。”唐丽华说。
没有兴趣和能力就学不会奥数
事实上,走上奥数竞赛道路的学生,大多是出于兴趣,有一定天赋。
回顾自己学习奥数的经历,余陈杰认为这完全是兴趣使然。我刚学奥数的时候,父母对他没什么期望。“他们觉得人总会有合适和不合适的东西。如果这样不合适,他们会改的。反正人生那么长,还有时间后悔。”兴趣和能力是余陈杰眼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如果你感兴趣,你就做不到。有成绩就有动力继续。”
华宇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张一博也通过兴趣发现了学习奥数的方法。上幼儿园时,老师提醒的母亲邓女士,她的孩子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当学习折纸时,许多孩子经常不知道纸应该向哪个方向折叠,但是张一博可以注意到折纸的左右两边。“方向感和空很强。”
小学四年级时,老师问张一博是否想去上奥林匹克课。他没有问父母就直接同意了。后来,进入同样以奥运会闻名的华宇中学是张一博自己的选择。
周一浩的母亲认为,父母的心态普遍是理性的。“大家公认,孩子努力学习是没有用的,还是应该有一定的天赋。他们班的孩子大多也喜欢数学物理,然后去比赛。”
在这些学生和家长眼里,奥数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奖项和成就。
"现在学习主要不是为了分数,而是为了培养性格."在周一浩看来,学习奥数培养了他的自学能力、耐心和自律。
对于邓女士来说,让儿子以她特殊的数学技能进入一所好的初中和高中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更让她开心的是,儿子对学习奥数找到了信心。
此外,走在竞赛道路上的同学在其他方面也表现不错。周一浩说,班里搞竞赛的同学,综合成绩在前50%的年级里比较多。
熊斌在指导国奥队的时候,也发现国奥数字优秀的学生大多是综合发展型的,“偏科很少。”
1.《熊斌 中国奥数队领队熊斌:让奥数回归正常是好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熊斌 中国奥数队领队熊斌:让奥数回归正常是好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642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