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太阳在天安门广场升起,
伟大领袖毛主席,
指引我们前进。"
这首流行的儿歌,大家都可以唱,但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在这段熟悉的旋律背后,隐藏着这位歌曲作者鲜为人知的过去。
歌曲作者是兄弟姐妹
据本报报道,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就多次出现在字里行间。这首优秀的儿歌,因为歌词简单,曲调流畅,多年来不仅成为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的曲目,而且在国际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2007年12月7日发表的文章《卡特日记揭示中美建交的决策过程》,1979年,在肯尼迪中心,时任美国总统卡特为邓小平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演出,最后一个节目是约200名美国儿童用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听完之后,邓小平和他的妻子卓琳走上舞台,热情地拥抱和亲吻这些美国孩子,这让许多美国人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这样一首承载着许多中国人共有的童年记忆的歌曲,其词曲作者的名字几乎不为人知,偶尔会被媒体提及。介绍如下:《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一首全国儿童喜爱的歌曲,由一家玻璃厂的年轻女工作曲。她怀着强烈的革命责任感,努力学习作曲。每一次她把音乐唱完,都向工人老爷们和一些有创作经验的同志征求意见,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使得孩子们对毛主席的爱和对北京的向往这一主题越来越鲜明。在工人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她还创作了《针线包是传家宝》等歌曲。(1973年5月23日《北京日报》第1版《北京上海天津工人的业余文艺创作欣欣向荣》)
1973年5月23日,北京日报,第一版
直到2009年,这首歌的词曲作者的故事才第一次被公开披露。据2009年5月29日《北京晚报》报道,《我爱北京广场》的作词人是金,作词人是金。他们其实是兄妹。他们各自的母亲是一对姐妹,父亲是一对兄弟,所以都是表兄妹,可以称之为“近亲”。事实上,我的弟弟金原名为“金国岭”,但他年轻时被误登记为现在的名字。
金与金2009
金比金大5岁。从小就一起住在外婆家,整天一起玩耍学习,小姑友谊很深,十几岁才分开。金知道弟弟在艺术和诗歌方面的创作天赋,弟弟也知道妹妹对音乐的热爱。然而,当他们写《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这首歌时,他们没有互相交流。
2009年5月29日,北京晚报
他们写歌的时候从来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
据《北京晚报》报道,这首《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写于1969年11月29日。那一年,金13岁,上海常德路二小学五年级学生,从未去过广场。“我爱北京天安门”源于当时英语课本上的两句话:“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金解释说,“我爱”是英语中最简单的句子,他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广场的爱。
第一个出版歌词的出版物。
作曲家金在1970年出版的第三期《红兵》中读到了这首诗。在完成音乐创作之前,她没有和金讨论过这个问题。那年她19岁,是上海第六玻璃厂的一名普通女工。金喜欢音乐。她下班回家,坐在饭桌旁写歌。看着在巷子里玩耍的孩子们,金心想:“我要是能写歌给他们唱就好了。”
后来这首歌真的发表了!在金的那一天,收到了出版社寄来的两本样书,轮到她上夜班了。她悄悄告诉亲近的同事:“我的作品已经发表了。”机器轰隆隆响,对方没听见。于是她拿出样本杂志,指着自己的名字给别人看。“结果,人们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
和金一样,金当年也没去过广场。她对天安门形象的把握来自于国家领导人在电影院放映的新闻纪录片《天安门门》中会见民众的场景。直到1972年,国家体委创建了儿童广播体操,并去上海征求业余音乐家的意见。听说金没去过广场,特地请她来北京。当时,《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已经在全国各地演唱。
金,,《我爱广场》作曲。1972年,她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
当时,金的爷爷刚刚去世。葬礼上午举行后,他下午坐火车去了北京。“奶奶知道,这也是一件大事。她说北京很冷,就把羊毛裤给了我。”金一直清楚地记得,那天葬礼结束后,她奶奶特意告诉她:“不要穿白色的东西,去北京是一件幸福的事。”
金在1982年趁出差之机,只找机会在广场拍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那天他穿着工装裤和红色毛衣。金喜欢红色。因为时间很早,广场上没有游客,也没有人知道他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作者。担心胶片相机的摄影效果,他让广场上很多游客拍了十多张照片。
金,《我爱北京广场》的作者。1982年,他第一次来到天安门广场。
这首歌在正式定稿前三年诞生
《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歌词没有一次定稿。这首歌诞生的前三年,很容易就能拟出来。
最初由金创作的歌词被称为“金光闪闪的全球红”。具体内容是:“我爱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太阳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太阳带着金光升起,全球红带着金光!”四句采用了“针刺续麻”的手法,让他颇感自豪。他在正式投稿时,把最后两句改成了“阳光普照万里,祖国山河春意盎然”,标题也改成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
歌词手稿。
作品第二次发表时,编辑对最后两句略作调整,改为“太阳是毛主席,前途一片光明”。据说这首歌是1971年10月1日在中国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当时的歌词改成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前进”,这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版本,但没有找到确凿的文字记录。
歌词修改过几次。
和歌词一样,《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配乐也做了调整。几十年过去了,金还能哼出这首歌的原曲,比现在的曲子更加活泼明快。后来她把曲子改写成《阿坝》,其中第一段活泼欢快,第二段悠扬,第三段再现了第一段的活泼欢快。出版的时候编辑稍微改了两个音,让歌曲更加朗朗上口。
1972年,歌曲诞生三年后正式定稿,没有任何改动。
曾经有人分别找到金和金,提议改编这首歌,特别是把原来的歌词改成广告曲。为此,弟弟和妹妹达成了默契。金说:“这个字是我自己的字。一个字都改不了。这首歌是她的歌。我不能换一张钞票。”金说:“我们不在乎赚钱,但我们不希望这首歌被别人改编为商业歌曲。”
1974年,北京第二棉纺织厂的幼儿园小朋友在跳“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胡/照片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一分钱也没收到
从1972年到现在,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已经唱了近半个世纪。但很长一段时间,两位作者的名字都贴在页面右下角最不显眼的角落,甚至有些书刊上也没有他们的名字。近十年来,他们从未收到过一分钱的稿费。
1973年,在亚非拉美乒乓球友谊邀请赛中,澳门同胞在游园会上演唱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王振民/照片
1972年4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努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学创作》特刊,发表歌曲10首,其中《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一周后,在当年新闻电影制片厂制作的特别节目《北京五一游园会》中,孩子们随着这首歌欢快地起舞。以后几乎每个省市都出版或转载过这首歌,但没有任何稿费,只有两本样书。一位老作曲家对金说:“如果当年有稿费的话,有了这首歌,钱会很大。”1980年,这首歌获得“第二届全国儿童文学创作奖(1954-1979)”二等奖,两人各获17.5元奖金。直到他们加入音乐协会,他们才得到一些报酬。
2011年,丰台一幼儿园举办了儿童经典歌曲音乐会,幼儿园外教也学会了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我们的记者吴玉社
事实上,在《人民日报》发表这首歌后的几年里,金和金国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1977年底,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她选择进入中国唱片上海公司,成为一名普通的音乐编辑。多年来,她一直保持着每周写一首歌的工作习惯,包括大量的儿歌。金几乎彻底告别了艺术创作,走上了一条当时大多数普通人都会选择的平凡之路:在农场工作五年,顶替父母回厂二十多年,后来企业因经营不善破产,他又进入了一家私营企业。
2012年6月1日,在天坛公园单笔桥附近的小树林里,六七百名来自“天坛祈福新年”的老人戴着红领巾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广场”,追忆着他们的童年。
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唱起这首28个字的儿歌时,金和金并没有因为这首歌的流行而享受特殊待遇,而是依旧平平淡淡地活着。用金的话说,当人们不知道你是谁的时候,生活会特别平静和平凡。
史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北京晚报、北方新视野、新华社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请联系我们删除任何侵权行为。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不明。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1.《北京晚报歌词 到底是谁写出了这首歌?《我爱北京天安门》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晚报歌词 到底是谁写出了这首歌?《我爱北京天安门》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75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