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高以翔昨天在录制一个综艺节目时死于心源性猝死。他只有35岁,这引起了人们对健康的极大关注。北京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的心血管和危重病医学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至于网上流传的“心源性猝死是没有办法治疗的”这句话,专家一致表示,猝死不是没有征兆的,要高度警惕身体反馈的一些预警。此外,当发生猝死时,快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专家表示,AED设备的早期干预对救援成功率非常重要。除颤前每分钟心肺复苏存活率可提高7%-10%。此外,及时的人工心肺复苏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总之,急救越早,治疗成功率越高。记者走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场和高校在醒目位置安装了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例如,清华大学今年在校园里安装了341台AED设备。
问答什么是“心源性猝死”?据报道,心源性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由心脏原因引起。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在发达国家,心源性猝死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以美国为例,每年约有25万至4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居民的重要死因,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也在明显上升。而且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猝死总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
“心源性猝死”有无征兆?专家表示,“突发”和“高进展率”确实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许多心脏性猝死没有早期预警症状。一旦发生,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最早可在3至5分钟内导致死亡。但很多心源性猝死在发病前就已经给出了预警,如气短、胸闷、胸闷压痛、乏力、心悸等症状,应引起高度警惕。
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办法能降低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呢?还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病学教授刘健表示,为避免暴饮暴食,冠心病患者和中老年人应避免饮酒;排便时不要用力过猛;饭后或饿的时候不要洗澡。运动前热身,老年人和心脏不好的人要避免参加竞技体育。如果运动时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要保持平静的心态,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避免过度悲伤和惊喜等容易导致情绪起伏的情况。此外,冬季气温变化较大时应及时补充衣物,以减少温度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心源性猝死前兆 心脏骤停如何正确抢救?专家:心源性猝死并非毫无征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心源性猝死前兆 心脏骤停如何正确抢救?专家:心源性猝死并非毫无征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19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