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平稳登陆月球表面!嫦娥五号成功登月的三大亮点
新华社记者胡伟、彭
12月1日晚,经过约38万公里,约一周的地月转移,最近几个月的制动和绕月飞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锋面风暴洋北部的吕克山和夏普月溪附近稳稳着陆。这是中国探测器第三次成功登陆月球表面,也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踏上月球这一区域。无论是嫦娥五号成功登月,还是即将到来的科学探索和自采样返回任务,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值得期待。
风险!600公里外的“全自主跳伞”
当距月球表面1.5公里时,嫦娥五号利用光学成像传感器避开障碍物,排除较大障碍物;当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00米时,嫦娥五号上的备用激光三维成像传感器可以准确避开障碍物,准确识别和选择着陆点。
下降时,避开障碍物。5号飞到选定的着陆点后,一侧开始垂直下降,发动机关闭,接近月球表面时自由降落...
着陆腿缓冲着陆!至此,嫦娥五号完美登月!
主动减速、快速调整、快速接近、精确选点、平稳着陆...在整个登月过程中,嫦娥五号独立完成了一系列复杂而微妙的动作,就像一个优雅的仙女在月球上行走。
“嫦娥五号登月任务和最近几个月的刹车是一样的。机会只有一次,一定要成功。可以说,登月的过程就是一边飞行一边寻找着陆点,在15分钟内完成600公里左右自主跳伞的全过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副总设计师彭静说。
着陆后,在地面测控方与空之间的应用科学任务支持下,嫦娥五号完成了状态检查、准备工作状态设定、着陆区成像等任务...
为了实现“正确选址、准确着陆”,嫦娥五号采用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2所在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上应用的“粗精接力避障”方法,即在502所研制的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的指挥下,将“粗避障”和“精避障”相结合,使嫦娥五号平稳着陆。
稳住!嫦娥五号“大腿”尽显才华
登月的关键在于“稳”字。嫦娥五号登月时,对月球表面的影响会很大。设计相应的着陆缓冲系统来吸收着陆的冲击,保证探测器不会翻倒或坠落,是登月的技术难点之一。着陆缓冲机构是嫦娥五号的“腿”。
这四条集缓冲和支撑于一体的“腿”并不普通。它们是由嫦娥五号组织的子系统团队精心设计和巧妙开发的,具有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的完美基因。
据报道,着陆缓冲机构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偏折自压”方案,保证折叠简单、部署可靠,解决了着陆缓冲、着陆稳定性等诸多问题。
与嫦娥三号着陆缓冲设计方案相比,嫦娥五号任务着陆缓冲能力提高了30%,但机构权重指数降低了5%,给开发团队带来很大困难。
面对减重的困难,开发团队反复迭代,每次都要修改设计。讨论中一旦发现减重的新突破,就毫不犹豫地再次推翻设计,继续修改,最终达到设计指标,确保嫦娥五号稳定可靠地完成了与月球的亲密“拥抱”。
准!登月点仍然是月球探测的“处女地”
嫦娥五号登月区被称为“风暴海洋”,周围是海拔1300米的火山。险峻的环境名副其实,让嫦娥五号的旅行更充满冒险。随着嫦娥五号的到访,月暴洋闻名于世。
科学家认为,在这里着陆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从地球上看,它更像一个广阔而黑暗的熔岩平原。
在过去,人类探测器从来没有访问过任何足迹。
为什么选择这里?虽然这里的纬度与月球洪湾的嫦娥三号着陆点基本相同,但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该地区的地质年代相对较短,约为37亿年。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专家表示,嫦娥五号有望获得最年轻的月球返回样品,在月球火山活动和进化史研究方面取得原创性科学成果。
由于涉及取样后的隔水管月球起飞,嫦娥五号登月过程也是为随后的隔水管月球起飞选择“发射场”的过程。据专家介绍,与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相比,嫦娥五号需要着陆区没有太高的凸起或太深的凹坑,坡度要满足任务要求,这就对着陆地点的定位精度和平滑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续嫦娥五号将同时使用“地表采样”和“钻孔”进行采样。顾名思义,“取面”就是通过机械臂和机械爪的配合,从月球表面抓取一部分月球土壤。而“钻孔”就是用专用钻头钻到月球表面下两米左右的位置,取出整个月球土壤。
“这将保存月球表面以下两米的月球土壤结构,使科学家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月球土壤的结构和分布以及每一层的特征。”中国航天科技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钻井子系统技术负责人王国新说。
1.《嫦娥五号成功落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嫦娥五号成功落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keji/844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