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多人就没搞明白一点,玄武门的本质不是什么造反,某种程度上恰恰是“拨乱反正”,只有说清楚这点,才能对初唐早期的一系列政治活动有个清醒的认知。然后也才能解答李渊和朱元璋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中国历史上的新王朝,它赖以建立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开拓型”,另一类是“接盘型”。前者指的是旧的王朝中央权力崩坏,威望消耗殆尽,试图取代旧王朝的各地军阀和豪强争相作乱,从而使天下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局面,也就是所谓的“中原逐鹿”;后者指的是旧的王朝统治结构和基本支持力量尚存,领导班子和官员架构也大致保留,脱胎于旧王朝的威权贵族或者僭逆之臣通过笼络人心以及分享利益获得支持,从而兵不血刃地在消耗最小的基础上取代旧王朝,并且获得旧王朝保留的政治资源。以大一统朝代为例,前者的代表是晋、隋、宋,后者的代表是汉、唐、明。

根据这两者建国基础的不同,他们所具备的政治稳定性和法统正义也不同。开拓型王朝中,如果想要坐稳皇位,首先第一点就需要有足够的战功支撑,也就是其军事业绩。理由很简单,从群雄割据的环境中脱颖而出,靠什么“仁义道德”是没有任何用途的,乱世里拳头大就是硬道理。只有通过不断地战胜强敌,才能获得崇高的威望,关键在于手下文臣武将的支持,我们都知道人和人之间最深的羁绊莫过于同学和战友,有过在战场上披荆斩棘的浴血奋战,对于皇帝的忠诚度自然也就有最大程度的保证。

所以回到最开始提出的结论,为什么说李世民“拨乱反正”,原因很简单,整个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在沙场浴血奋战,击败了强敌王世充、窦建德、薛举等人的并不是李渊这个开国皇帝,而是李世民。上面这些人都不是软柿子,绝不是一触即溃的弱小势力,因此如果没有李世民的战功,唐王朝到底能不能建立还是个未知数。而这个时候李渊在做什么?躲在长安城里搞搞后勤,生生孩子,连隔了一千多年的我们都知道开国皇帝合法性来源于军功,地位安全来源于军队,李渊会不知道吗?原因只有一个,他的能力不足,根本承担不起征战沙场这份重担。

那么问题就显而易见了,既然你身为开拓型王朝的开国皇帝,连最基本的责任都无法肩负,那么自然而然也就并不具备了做皇帝的资格。换成替你将这一系列事情都完成的好儿子李世民,也不是什么特别不可思议的事情,更何况即使从血统来说,李世民也是嫡次子,跟太子李建成同为正妻所出,并不存在无法解释的法理问题。

但如果换成朱元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首先明朝较之唐朝,起家的基础更加薄弱,李氏皇族好歹是著名的关陇贵族出身,从血统上天然就有世家的支持,而朱元璋区区一个乞丐,出身极度低贱,可以说所有的力量都是靠自己本身的才能和见识一点一点积累出来的。所以朱元璋完全不存在什么统治不牢固可能会被别人替代的可能性,在整个明朝建国所依赖的军事政治集团中。朱元璋是不折不扣的第一人,无论是地位还是合法性,都是不容挑战的。

这也正是朱元璋在后来敢于大肆屠戮功臣的底气,虽然这个行为本身饱受质疑,但是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朱元璋丝毫不担心出现什么功臣反叛的情况,更没有过像李渊这样想削弱李世民力量还要畏首畏尾的情况。这就是朱元璋和李渊两人最本质的区别:付出了多少就能够获得多少,冒多大风险就有多大收益,李渊自己怕死,担心在战场上风餐露宿受罪而把军力交给儿子的时候,也就已经注定了后来被政变夺权的结局。朱元璋自己亲身经历了所有的风险,把责任一肩扛起,同样也就拥有了最牢固的权力基础和不可动摇的威望。

所以,最开始问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如果李渊换成朱元璋,李世民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军权,朱元璋自己就会一手包办,击退所有敌人。李世民的军事能力跟朱元璋也仅仅在伯仲之间,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没有军权的李世民,怎么有能力和有胆量造反呢?

1.《冠阳侃历史 如果把李渊换成朱元璋,李世民敢造反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冠阳侃历史 如果把李渊换成朱元璋,李世民敢造反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53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