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接连战败,重病不起,弥留之际,托付诸葛亮兴复汉室大任,并辅佐刘禅。至此,诸葛亮一人托起这艰难使命。此后,诸葛亮为蜀汉的发展竭心尽力,战后蜀汉国力衰败,诸葛亮对外抵御叛乱,对内实施各种举措以恢复国力。在这一文章中主要阐述诸葛亮在刘备托孤后的十一年中为管理蜀汉进行的一系列努力。
在夷陵之战结束后,由于此前孙权背弃盟约,乘机偷袭,蜀汉应与东吴结下不共戴天之仇,然后诸葛亮考虑到蜀汉与东吴唇亡齿寒的关系,派遣邓芝前往东吴与孙权谈判,欲再次结盟,孙权同时也考虑到其中的利害关系,很快便断绝与曹魏的藩属关系,转而与蜀汉皆为盟友。
解决外部祸乱因素之后,诸葛亮便着手开始解决另一影响蜀汉发展的内部因素:南中叛乱。
三国时期,云南、贵州、川西南都属于蜀汉政权,称为南中。南方发动多次叛乱,此时的蜀汉,北方曹魏的压力,南部豪强势力的危险,腹背受敌,诸葛亮决定亲自征讨南方。在诸葛亮率领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队攻打南中时,一向以勇猛著称的反军却连连战败,蜀汉军队迅速攻击叛军首领孟获,最终抓获了孟获。孟获一开始并不心甘情愿投降,诸葛亮便放了孟获,让他改天再战,诸葛亮追求的并不是武力上的胜利,更多是内心的诚服。之后诸葛亮七擒孟获,七纵孟获,孟获最终心服口服。
在孟获投降之后, 南中各叛乱部落也接连投降,之后诸葛亮着手南中百姓生活改善。他派遣专门官员教会当地百姓最新的农耕方式,家家户户开始学习种田耕地,生产粮食,解决百姓温饱问题,结束纷乱的战争生活,实现真正的平定。
此时,诸葛亮推行的内部改革也已全面展开,诸葛亮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他选拔人才的标准不局限于资历与地位,而是注重才能与德行的兼备,重用张裔、费祎等人才,增加蜀汉的人才储备,同时实行以法治蜀,坚持在法律面前,众人皆平等,不因地位亲远而异。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的国力逐渐恢复。
在先前多年战乱下,都江堰已年久失修,作为重要水利工程,诸葛亮深知其重要性,于是,诸葛亮设堰官制度,加强对都江堰的管理。诸葛亮的举动被后世王朝所效仿,使都江堰在两千年来得以继续发挥作用。李冰是都江堰的创建者,建立了这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但都江堰所发挥功能的不断延续得益于诸葛亮的修缮与小心保存。水是农耕的基础,都江堰将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一广大平原,推动着蜀汉的农耕发展。粮食的丰收,保障了百姓的生存,而盐业、铁业、蜀锦的发展,则是进一步推动蜀汉的军事和经济发展。
公元234年,诸葛亮决定再次率军北伐,这是诸葛亮一生中最后一次北伐。在刘备托孤后的这十一年里。诸葛亮时刻谨记着自己背负的使命,攘外安内,全心治理蜀汉,恢复国力。他平复南中叛乱,多次北征面对曹魏的胁迫,可惜始终未能成功北伐,完成使命。而这一次,诸葛亮即将再次踏上北伐曹魏的征程,也是在这一次北伐中,诸葛亮一病不起,最终病逝。
早在第一次出征之前,诸葛亮便以《出师表》表达心志,而此时这一理想的实现已经离他越来越远,可以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他依然坚持走到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其所有不负先帝所托。
1.《燃烧说历史 英雄群起,死而后已,看诸葛治蜀》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燃烧说历史 英雄群起,死而后已,看诸葛治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64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