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亡汉兴,对秦汉之际的人们产生了极大震动。汉初的诸多政治家、思想家都开始反思秦亡的原因,并由此进一步引申,开始认识到以仁、义、礼、忠、孝等道德规范构建伦理秩序对于王朝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陆贾西汉建立后,陆贾曾就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向高祖刘邦进言。高祖认为《诗》、《书》无用,天下是马上得来,不需要学习《诗》、《书》。陆贾反驳:“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并指出要以仁义治国,文武并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高祖惭愧,令陆贾撰写秦失天下而汉得天下的原因。陆贾写了十二篇,高祖“称善”,并称这十二篇为《新语》。

《新语》以古为鉴,分析各国成败原因

包括秦亡原因。陆贾认为,“尚刑”、“不并仁义”是致使秦亡的重要原因,即“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秦二世尚刑而亡”、“李斯治法于内……法逾滋而天下逾炽”。他指出,秦不是不想治理好国家,然而失败的原因是,秦国的举措太多,“刑罚太极”。因为重视刑罚,以刑罚为巢穴,所以有“覆巢破卵”的危患,指出“虐行则怨积,德布则功兴”。基于此,陆贾强调以“仁义”来处理伦理关系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性。他认为,“仁”是道的纲纪,“义”是圣人的学问。也就是说,“仁义”是治道的基础,把治理国家的重心转移到了“仁义”上来。对于仁义,他指出“学之者明,失之者昏,背之者亡”。

而且不仅把仁义视为处理骨肉、夫妇、朋友、君臣等关系的准则,认为力行仁义可以修己身,还视仁义为治国安民的关键。因此,贾谊的结论是,“德薄者位危,去道者身亡,”君子能“握道而治,据德而行,席仁而坐,杖义而疆”。(二)贾谊贾谊,生活于汉高祖至汉文帝时期,与陆贾生活的时期大致相同,都不同程度地经历或者感受到秦亡汉兴的剧变。贾谊有治世之才,又心怀热血,曾极力向统治者建言献策,所作《过秦》极为有名。贾谊认为,“秦国失理,天下大败,”“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二世“繁刑严诛,”所以秦当初虽然雄霸天下,然而陈涉一人“作难”,不仅秦七代祖先宗庙被毁,而且国君也被杀害,遭到天下人耻笑。而暴虐的对立面便是行仁义,重视伦理道德。

贾谊假设,如果秦二世能任用忠贤,君臣一心

以礼来治理天下,省略刑罚,那么暴乱便不会发生,国家也能得以安定。此外,在其《治安策》中也提到,秦就是因为舍弃礼义廉耻这四维,才导致君臣关系混乱,六亲相互残杀,奸人作乱,百姓叛离,仅十三年国家便遭到灭亡。可见,在贾谊看来不行仁义、“灭四维”是秦亡的主要原因。如此,贾谊将秦亡的教训转移到了伦理道德方面。基于亡秦的借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风尚,贾谊强调了以“仁、义、礼、智、信”等教化百姓的重要性。他在《治安策》中指出,“(秦)遗风余俗,犹尚未改。今世以侈靡相竞,而上亡制度,弃礼谊,捐廉耻,日甚,可谓月异而岁不同矣”。

《新书》中指出

人有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这五种行为和谐便产生乐,“乐兴则六,”这就是六行。人虽然有六行,但“微细难识”。况且“邪俗”每日增长,而百姓却泰然处之,“无廉丑”,不遵循礼义。因此,在社会道德风尚不显而百姓又难识微细的情况下,教化百姓很有必要。贾谊指出,百姓不能辨别“微细”,只有“先王能审之,”故而百姓一定要由先王教导才能明白缘由。在贾谊看来,“无不可治之民,”且“教者,政之本也”。所以“先王为天下设教”,按照人们已有的进行训导,内以六法为本,外以六行为体,传授《诗》、《书》、《易》、《春秋》、《礼》、《乐》这六种学问,以这六种学问为大义,并称之为六艺,令人根据六艺自修己身,修成便得六行。

在“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伦理道德之中,贾谊更强调“礼”的作用,礼治是他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在贾谊看来,“礼”是处理统治阶级内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以及人民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礼者,所以固国家,定社稷,使君无失其民者也”。“礼”是“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官属,士庶各爱其家”。最高的“礼”就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在这里,贾谊不仅把“礼”视为处理君臣关系与上下级关系的准则,更是视为处理家庭内部与亲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主主臣臣、威德在君、尊卑大小强弱有位,这些都是“礼”的作用。

“礼”不仅关涉道德、秩序

更关涉治国、安民。道德仁义、教训正俗、分争辨讼,非“礼”不成、不备、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班朝治军、莅官行法、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都离不开“礼”,都只有通过“礼”才能实现。《淮南子》《淮南子》是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招募宾客方术之士集体所作,《西京杂记》称其为《鸿烈》,所以有《淮南鸿烈》的称法,刘向将其改为《淮南内篇》,到《隋书·经籍志》才开始称为《淮南子》。在“过秦”思潮的影响下,《淮南子》也对秦亡的教训进行总结。《淮南子》认为秦滥法伤民,批评“申、韩、商鞅之为治……挬拔其根,芜弃其本。”

“争于锥刀之末,斩艾百姓,殚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但其实秦为了守住江山也做了许多努力。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担心守不住江山,征发大量民兵守卫边疆,修筑长城,设障碍要塞,给驿站配备车马,并且派遣官吏前往边疆。秦始皇自己也白日决狱,晚上处理文书,还派御史视察各郡县。那么为何会“刘氏夺之,若转闭锤?”《淮南子》认为是“赵政不增其德而累其高”的原因,《淮南子》将秦亡的教训总结为“不增其德”,也说明所作之人已经意识到德治的重要性。《淮南子》虽然从道家立场出发批判儒家倡导的仁义礼乐,但也不同意老子的“绝仁弃义”。

首先肯定了仁义礼乐的客观存在

指出礼义实际是五帝三皇制定的法典和习俗,并认为礼法应根据时世变化而制定。其次,《淮南子》肯定了仁义礼乐在稳固国家统治和处理伦理关系方面的重要性,认为仁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以仁为经,以义为纪是万世不变的。它指出,仁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行善是人赖以生存的东西,一个国家如果不讲仁义,那么“虽大必亡”;人若没有善心,即使勇武有力也会受到伤害。治理国家是君主的事,一般人难以参与,但“孝于父母,弟于兄嫂,信于朋友”却是不用君主命令就可做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淮南子》不仅肯定了仁义礼乐对国家与个人的重要,并且把仁义推到了万世不变的地位。

结束语:

与之相应的还有,“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也就是说,民众只有心存廉耻才能被治理,而廉耻之心只有通过修治礼义才能树立。可见,礼义对治理百姓的重要性。关于道、德与仁义的关系,《淮南子》认为“道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仁义立而道德废”。“仁”就是积累恩惠并施之于民,以声誉爱抚百姓,使其欣欣然并乐于保持本性。“义”是用来“合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际”的。“举大功,立显名,体君臣,正上下,明亲疏,等贵贱,存危国,继绝世,决治烦,兴毁宗,立无后者”都是义。基于此,《淮南子》把“仁义”作为国治民安的根本与厚实基础。但《淮南子》认为,“知义”也要“知宜”,也就是说义也要适合时宜。

1.《琪儿说历史 对秦滥法的批判和重德,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琪儿说历史 对秦滥法的批判和重德,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81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