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是欧洲历史上享国最久远的帝国,其国祚延续了上千年之久。自从狄奥多西皇帝把原来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之后,东西罗马就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深受古希腊文明影响的东罗马在语言、宗教、习俗、政治结构上都与以罗马为核心的西罗马越行越远,它凭借着占据亚欧大陆核心地带的地理优势,曾长期保持古代世界一大强权的地位。所谓“拜占庭”只是近代西欧史学家们对其的称谓,带着某种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实际上它一直以罗马帝国的当然继承者自居,其人民也自称为“罗马人”。

在中国传统史书上,一般将这个远方大国称为“拂菻”,并且很早就认识到它与原来的“大秦”、即罗马帝国之间的区别。从东汉到隋唐、再到之后的两宋,古代中国与拜占庭之间一直存在着交流,但大多数时候都是某些小亚细亚或者叙利亚的商人冒充拜占庭使节、来中原朝廷朝贡,以便从好面子的皇帝手中得到商业上的利益。不过在初唐和盛唐的时候,来自拜占庭的官方使节的确相对频繁的来到过长安,从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后期、到唐玄宗当朝的天宝初年,一共到访过七次。

对于此时拜占庭帝国对于大唐王朝异乎寻常的重视,后世史家有过很多猜测,通常认为与此时对双方都有不小威胁的大食帝国的崛起有关。正当中国的隋唐之际,是被伊斯兰信仰凝聚起来的阿拉伯人高歌猛进的时代,他们在征服了原先的西亚霸主波斯萨珊王朝后,以狂飙突进的姿态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疯狂的扩张,对亚洲、欧洲、非洲几乎所有的古老文明中心都造成了巨大冲击。而当时的拜占庭帝国正处于查士丁尼大帝去世后的长久衰落时期,根本无力抵挡如日中天的阿拉伯军队,使得帝国南部各省全部丢失,之后更是丧失了对埃及和叙利亚的控制,让帝国核心区域也暴露于对方兵锋之下。

在东方,大食帝国的势力也进入了中亚,与同样处于上升期的大唐王朝遭遇。对于这个陌生的对手,大唐朝廷也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它以对波斯萨珊王室余部提供庇护的方式来对阿拉伯人进行反制,至于对拜占庭帝国伸出援手,似乎从未在朝廷诸公的谋划之中。因为李唐虽然是历代中原王朝中,最具有国际意识的一个,但对于大陆另一端的拜占庭既缺乏了解,也没有多少沟通交流的兴趣,毕竟双方相距实在过于遥远,在古代世界的交通条件下要想做到密切的协调和支援只能是痴人说梦。

而和拜占庭面临阿拉伯人直接入侵,有着切肤之痛不同,无论对大唐还是对阿拉伯来说,中亚都是双方统治的边缘地带,很难在那里大举用兵,后世网络上被吹嘘得意义空前的怛罗斯之战,其实不过是一次很偶然的遭遇战,对双方都没造成多大的冲击。也就是说,大唐和拜占庭之间的直接结盟并没有多少操作性,仔细查看正史的记录也能发现,在字里行间从未透露出两国相互支援之类的暗示,而拜占庭是最终依靠自己的改革,特别是在海军方面的优势,抵挡住了阿拉伯的侵袭,实现了自己的复兴。

1.《史海微言 唐朝和拜占庭——臆想中的虚幻同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史海微言 唐朝和拜占庭——臆想中的虚幻同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89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