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46年底,蒋介石把“战区”改称“绥署”。李宗仁北平行营下辖保定绥署(原孙连仲十一战区)和张垣绥署(即傅作义十二战区)。1947年底蒋撤销保定绥署,人员合并到张垣绥署。此时,李要与蒋支持的孙科竞选副总统,蒋、李矛盾加剧。

一、傅作义与陈继承的矛盾

因此在12月间,蒋到北平召李、傅等开会,又撤销北平行营、成立“华北剿总”,任傅作义为“总司令”。傅对此任命是很不愿意的,会后回到张家口曾说:“我们不能到北平去。”这是因为傅深知蒋的部队是不会听他的指挥的,而自己的部队却被更牢地绑到了蒋的战车上;但更主要的是,这时傅已经觉醒到,“绝不能做蒋介石的殉葬人”。

但是华北“剿总”一确定,像一匹被套上了笼头的马,傅作义不得已还是带了参谋长等少数几个人到北平上任。1948年1月,蒋介石为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空前规模的冬季攻势所震惊,召傅作义到东北参加军事会议。

在此之际,傅作义的两个军(三十五军与暂三军)被吸引向保定方向南下,结果三十五军在涞源以东山地被围,被歼两个团,死一师长,军长自杀。傅作义部受到一次严重的惩诫。傅从东北赶回,对此次兴兵南犯,十分生气。

东北开会回来之后,才把自己的总部全部迁到北平。此时傅的战斗序列为:

十六军、十三军、六十二军、六十七军、九十二军、九十四军、三十五军、一〇四军(原暂三军)、一〇五军、独七师、骑四师、骑十二旅、骑十三旅;后又扩增八十七军、一一〇军、青年五军、一O一军,分属李文第六兵团,石觉第十三兵团,孙兰峰第十一兵团。

1948年10月,蒋为援锦又组织第十七兵团,任侯镜如为前敌司令。“华北剿总”作战区域为冀、察、热、绥及晋北。

傅作义这时处于一个十分矛盾的地位,身处蒋介石集团的高级指挥职位,而内心已极不愿意继续为蒋所役使。这个矛盾终于爆发了。1948年2月,傅主持召开“华北剿总”的会议研究军事工作,傅提出有权使用战斗序列的整个部队的问题,但副总司令陈继承反对。陈是“剿总”副总司令兼北平警备总司令,军统特务头子。陈表示中央军的行动必须通过他,有的部队只有他才能使用(例如青年军二〇八师),而且傅作义的直属部队的使用他也要过问,态度十分骄横跋扈。

傅对陈的权力不予承认,而陈坚持,于是争吵起来,傅无奈只得休会。会后,傅向蒋坚决辞职。傅作义气愤地对他周围的几个亲信人员说:“想靠中统、军统两条绳索来捆缚我的手脚,要我充当地主豪门的鹰犬去咬沿门乞讨的苦百姓,我是不干的!”

傅作义三次电蒋辞职,蒋竭力挽留。最后,蒋说:“你若能荐举一个如你一样的人才,可以接受辞呈。”傅说:“陈继承可以。陈继承已经掌握了军事、人事、警备、舆论等各方面,完全可以。”

蒋了解矛盾的激化是陈引起的,不得不撤去陈继承,并允由傅作义荐举人选代之。傅荐举十六军副军长周体仁接替,风波表面上才平息下来。

但从此傅作义在内心上已对蒋完全失望,决心与之决裂,开始部署走向人民道路的巨变。

傅以坚决的态度,迫蒋撤换了北平军统头子陈继承的北平警备总司令之职后不久,又撤掉了几个北平市政府内的中统、军统特务(如民政局长军统特务马汉三、社会局长中统特务温崇信等),暂时削弱了中统、军统努力对北平的控制。

二、傅作义与蒋介石的较量

1948年5月,傅在北平成立了河北省政府,以扩大自己控制的范围。

6月,蒋命令傅总部把新闻处和民事处合并为政工处,指派张彝鼎为中将处长(张即1939年蒋派任第八战区副长官部政治部主任者),傅作义坚决拒绝。蒋旋又委派赵仲容(赵即陕坝时期在傅部中“挖墙脚”的三青团绥远支团书记)为处长,傅又坚决拒绝。

为了防止蒋再指任人选,傅同时电蒋请调王明德(当时任傅先生的秘书长)为处长,顶住了蒋安插亲信的企图,并把政工处由总部的外面迁到总部内办公。对于傅的这一任命,蒋没复电批准,但也没再另委人来。

7月间,蒋要给傅作义扩四个军,给了番号。傅作义曾再三研究过其意图所在。联系到1947年在张家口,因为接受了扩两个军的命令,结果自己的部队三十五军和一〇四军被分别调往河北和东北,鉴于这个教训,傅作义决定四个军的番号不要,作了如下的处置:

除把原保定绥署孙连仲留下的部队一个师和一个旅扩编为一〇一军,荐举李士林为军长外,其余所给的编制平均分给所属各军,各增一个补充师。这样,既有利于傅作义协调所指挥的中央各军头头的关系,避免蒋对他生疑,又可防范以后蒋可能抽调他自己的部队的企图,从而打破了蒋的阴谋。

对于过分嚣张反动的蒋嫡系部队,傅作义则把它调离北平,以减少身边的羁绊,如将青年军二〇八师调驻唐山市即是一例。

陈继承任北平警备总司令时、该师只能由陈继承使用(以后蒋把二〇八师扩编为八十七军)。随着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全国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声势浩大的反蒋斗争更加高涨,北平学生运动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但是遭到反动势力的血腥镇压。

7月发生了“七·五”惨案。北平参议会议长许惠东勾结当时驻西苑的二〇八师殴打向其请愿的东北学生,打死学生8人,伤36人。8月19日又包围学校,阴谋逮捕进步学生。9月,二〇八师和所谓“人民服务队”又镇压学生示威游行。这支极其反动的部队,实际上是陈继承被撤后陈给傅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

在蒋介石拼凑援锦兵团时,傅趁势将二〇八师调走。此外又把分散在平郊活动的“人民服务队”全部集中到总部(在北平西郊八里庄傅的总部后面),派跟随自己多年的政工人员张绍武任总队长,以约束其活动。

9月中旬,国民党政府搞选举,李宗仁要与孙科竞选副总统。蒋为了控制选票,密令重新登记国民党党员,令傅作义把部队中的国民党党员重新登记,限期上报,由中央审查,重发党证;凡不登记者,则取消党籍。在傅的部队中,只有国民党的党员(因为蒋任命军官必须是国民党党员),但没有国民党的组织,故蒋的这个密令傅便交由政工处处理。

傅作义借口军务繁忙,拖延时间,应付上面的催促和下面一些人的询问,始终未办。自此,傅部内的国民党党员均自然脱党,不再是国民党党员了。

此外,为了加强自己的内部,傅作义扩大了干部训练团和河北省的干部训练团,所有上面派来的或招来傅作义或河北省工作的人员,均需先在训练团集训,通过审查,才能补充到部队内。

三、拒不增援锦州的原因

1948年10月,解放军对锦州发起进攻,蒋介石慌忙飞到北平策划援锦。不出所料,蒋打的如意算盘是调用傅作义的主力,并命傅去指挥援锦之役,因为若能如愿,则可解救东北危局,若失利,则可把其华北嫡系部队拉走。蒋提出要傅作义把他的干部家属移送福州,让福建作为傅作义的后方基地;又说尔后作战,必要时可先撤至青岛,相机再海运华东南。蒋以此为诱饵,让傅去援锦。但是此举对傅来说则是一次生死攸关的抉择。

面对蒋这一阴谋,傅表示先派人作些准备。他派了“华北剿总”的副司令宋肯堂到天津查看公路、港口情况,又派了杜建时(天津市市长)设法查看援锦的道路,还派一个师(步十七师)和一个骑师(骑四师)到迁安、丰润、玉田、三河、武清等地转了一圈。

为此林彪迟迟不敢南下北宁路,说傅部已到山海关附近,要求杨成武兵团先进攻大同一带作为他南下的前提。但是毛主席洞察秋毫,说傅作义精明得很,不会援锦的。

至于蒋要傅作义亲自指挥一事,则再三辞绝,推说此事关系国家前途大计,自己资浅能鲜,不堪重任,只有委座德高望重,以统帅地位亲自指挥,才能奏效。蒋介石不得已只好亲自指挥并调用蒋自己的嫡系“精锐”兵团,由海路援锦。

蒋介石这次来平,还曾在“华北剿总”总部的小礼堂,召集当时在平的军以上的高级军政人员“训话”。蒋对与会的军长都叫不出姓名,会前要求把到会人员的座位图画好放在他的席前为此会议推迟了一个多小时。蒋在“训话”中,说什么“戡乱必胜”的关键在于以美苏为主要对立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美苏必战,苏俄必败,美国必胜,美国胜利就是我们的胜利等等,妄图鼓励士气。

但适得其反,这个讲话又一次使傅作义看到了蒋介石一心投靠美帝国主义的面目,认识到蒋介石不可能是实现中国独立统一的人,而是为了四大家族利益依附于美帝国主义的傀儡。蒋走后,傅向参谋长李世杰问道:“你们看这个讲话怎样?”李世杰直言道:

“这是中美勾结的继续与发展,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继续,身为国家总统,怎能讲出这样的话!”并感叹地说:“这个人连属下的军长也不认得。”

傅先生痛愤地说:

“我们就为这样的人,为几个家族而战吗?我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才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不能前门拒狼,后门引虎!”

四、傅作义的脱蒋努力

拒绝援锦是傅决心脱离蒋集团的第一个大胜利。但事情并没简单地过去,作为条件,蒋命令傅组织部队袭击石家庄和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县西柏坡。(这就是《大决战》22集傅作义给蒋介石看的可以一举扭转全国战局的计划)。

傅一面暗自思忖对策,但表面上仍奉命派了蒋嫡系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配备骑四师(师长刘春方)和骑十二旅(鄂友三部)出发,但各部均由政工处加派专员为监军,以便随时掌握。对于此举,部属也有犹豫。九十四军在渡新骆河时,军长郑挺锋听到了其弟(郑庭笈,中央军一军长,在东北被俘)的广播讲话后,托辞母亲病重,坚决辞职离去。

刘春方亦几次来电,以解放区军民防守严密为由,对此举“谏请钩座考虑”。此时此刻,正是蒋援锦“王牌师”在塔山阻击战中被歼,锦州已解放,廖耀湘兵团亦将就歼,辽沈战役已近尾声之际,蒋介石为宋美龄、孔令侃因囤积物资、扰乱金融与蒋经国发生冲突事件,竟弃军飞沪调停去了。此时此刻,也正是傅作义先生决断走向何方的关键时刻。

1947年11月,蒋介石撤销了北平行辕和张垣保定两绥署,任命傅作义为“华北五省剿共总司令”。然而,傅作义却迟迟不把总部搬到北平办公。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完全明白,这是蒋介石在利用他火中取栗;第二个原因是适合办公的地点一时半会儿还定不下来,所以只是在北长街简单设了一个办事处。

就办公地点来说,当时北平的行辕曾安排在中南海。此外,豪华气派的地点还有:铁狮子胡同原孙连仲的第十一战区长官部;东堂子胡同旧外交部大楼;东交民巷德国大使馆旧址等,都可以选做总部办公的好地方。经过两个月的考虑,傅作义最后确定了北平西郊新市区岁道庄日军侵华时修建的一座旧营房。

傅作义选中这里是出于三条考虑:

一、这里远离市区,可以减少应酬,因此能聚精会神地指挥作战;二、城外人烟稀少,便于戒备,可以免除泄露军事机密;三、傅作义认为当时的北平是个大染缸,龙蛇杂处,多少年来不知摧毁了多少英雄豪杰的意志和雄心壮志,因此对它理应敬而远之,免得腐蚀军心士气,这些想法无不体现出傅作义的深谋远虑。

进驻北平西郊后,由于城外没有公共汽车,而当时每月的薪水还不够买一辆自行车的,因此大家只好在星期天步行进城。口袋里没钱,进了城也不敢进大商店,而不像“中央军"的军官那样西装革履,趾高气扬地挎着女人出入大商场大酒店。由于心里无法平衡,久之产生了凄凉的感觉,旋而激发出无比愤懑的情绪。

傅作义治军有一个特点;即提倡艰苦奋斗,大家都比较安于低水平的生活,而且傅作义本人一生不沾烟赌,他对部下要求也低水平的生活,而且傅作义本人一生不沾烟赌,他对部下要求也极严。

1942年春节期间,民政厅的一名科长在商会里打麻将赌钱,傅作义得知以后非常生气,非要把他拉出去枪毙不可。最后,商会会长带领全体商民跪在傅作义的面前为那位科长求情,这样才免他一死。

所以,傅作义的部队能够始终保持盎然的生机和团结奋进的精神。此外,大家始终都认为傅作义是一员“福将”。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儿乎一生都保持了不败的战绩。所以从参谋长到士兵,都坚信跟着他走决没有错,几乎无人产生二心。

锦州解放后,傅作义才又注意到华北作战的问题,旧案重提,再作研究。但始终没有作出决定,只是逐次把承德附近石觉的部队(五个师),驻保定的李士林部(三个师)撤到了北平附近地区集结待命,而对于驻张垣部队之移动方向未能决定。

傅作义对于军事部署、既如此拖延搁置,整天却在接见政客、学者,非常忙碌。显然在军事上已找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令实行了某些措施,也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傅作义#

1.《常棣tandy 大决战傅作义:为何不顾蒋苦口婆心,不愿出兵东北?原来蒋怀私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常棣tandy 大决战傅作义:为何不顾蒋苦口婆心,不愿出兵东北?原来蒋怀私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190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