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飞书信直径11.5,孔径2.7,厚度0.6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卢福山交通学校西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色玉质,有水沁花斑。扁平圆形,中间有一小圆孔。单面钻,一面大,一面小,边缘、孔缘各有一周阴线刻弦纹,两周弦纹间为阴刻谷纹。一面精致,另一面粗糙。
玉璧汉代 直径6.8、厚1.2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刘公庙乡东港十三队出土,现藏于樟树市博物馆。米黄色,有土沁。圆形,中央有一圆孔,可穿绳佩戴。正面刻有一只卷曲盘旋的龙虎,首尾几乎相接,龙大眼竖耳、扁嘴、鼻连着唇,无齿,嘴角有须,龙身细长,光滑无鳞,四肢卷曲,无趾无爪。背面饰谷纹。
象牙璧西汉 直径9.8、孔径4.7、厚0.4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永和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棕黄色。扁平圆形、中间有一小圆孔,两面都刻有蒲纹,工艺精细。
玉蝉西汉 长4.8、宽2.5、厚0.5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老福山交通学校西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质,光洁细腻。坐简化蝉形,一面呈三角形,一面扁弧状,中部起脊。素面,通体抛光
玉塞 西汉 长2.1、大头直径0.8、小头直径0.7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老福山交通学校西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l对。青色玉质。圆柱体,—头稍大。磨制规整、平滑。
玉剑首 西汉直径4.4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老福山交通学校西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黄绿色玉质,局部有褐斑。圆饼形,正面中部一周凸弦纹把器面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为浅浮雕涡纹,外区为谷纹。背面有凸起的圆槽,槽边较宽,有等距的三穿孔。
玉珌西汉 高5.3、宽4.8、厚1.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永和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器表受沁呈灰白色。梯形,截面作棱形。上窄下宽,窄端中间有一钻孔。两面阴刻减地浅浮雕饕餮纹。
玉剑璏西汉 长4.8、宽2、通高1.4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永和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玉,灰白色。长方形,两端向后抹头,背部有长方形等。器面琢饰排列整齐的细小蒲纹。
玉剑璏西汉 长5.4、宽2.7、厚1.8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莲塘镇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白玉,杂有大块棕红色斑。长方形,两端向后抹头,背部有长方形等。素面,只有二条阴刻线,孔高拱且宽。
玉舞人西汉 西汉1.6、厚0.5厘米,江西省南昌市东郊永和大队畜牧场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白色玉质,体扁平,呈站立状透雕舞女形象。面部正视,用细阴线刻出眉、眼、鼻、口二手垂神于腰间,一手甩袖过头顶,身穿交领长袍,束腰,长裙拖地,腰间系宽带,领发裙边饰细线锯齿纹。两面纹饰对称,自头顶至脚部有一小孔。
玛瑙环汉代直径5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中学体育场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藕粉色,沁有褐斑。扁平圆形、截面为不规则的七边棱形,双面对钻、棱角挺峻。
象牙环西汉 直径7.5、厚0.7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永和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受沁呈灰褐色。扁平圆形,截面为八面形。每面棱线直挺、平缓,琢磨精细。
玉串饰西汉 通长13、鸟长1.4、宽1.4、高1.3厘米江西省南昌市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一串9件,绿色料石鸟一只,棕褐色亚腰形琥珀管、紫色水晶、日色水晶、棕色玛瑙管各两个。乌为蹲伏,短啄、双冠、翘尾、张翅,胸腹前凸,腹部为伏干—叶形状物体上。水晶作八角斜锥体状、制作规整。
滑石璧东汉直径14厘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曹家岭3号墓出土,现藏于宜春市博物馆。青田石质,呈褐色。扁平圆形,中部有一小穿,等近缘处有一周细线。正面刻有41个圈点纹,相互之间纵成列,横成行,以细线贯连,分别为七八行;背面光素无纹。
滑石璧东汉直径14.8 厘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横冲岭13号墓出土,现藏于宜春市博物馆。滑石质,呈灰白色。扁平圆形、近缘处有一周细线,中部有一小穿,穿孔外有两周细线。主体纹饰为四星纹,将圆分为四等分,星纹体内填以菱格纹,星纹外留白处各填以四个圈点纹。
滑石佩东汉 长5.2、宽5厘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獭仔岭5号墓出土,现藏于宜春市博物馆。滑石质。形近正方,每边中间部位均有一锯齿形缺口。正面四角各饰以双线圈点纹一个,并用细线贯连,中部有一小穿孔。背面光素无纹。
椭圆形玉佩东义 长4.9、宽3.6、厚0.8厘米
江西省丰城市龙光镇基建工地采集,现藏于丰城市博物馆。
组自色。扁平椭圆形,中部有一椭圆形穿孔。双耳均用隐起技法浅浮雕纹饰,一面为螭,作大头、细此肥臀分叉尾形,方嘴、大眼、小耳,眼球凸起,线条流畅;一面为勾云纹
玉剑璏东汉 长9.8、宽2.4、高2.3厘米
江西省南昌县塘山公社七里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灰白色,有褐斑。长方形,一端下垂内卷,另一端长伸斜削下垂,长方形等偏向一侧。焱面浮雕两只金虎,一大一小,曲身卷尾,侧首相望,作奔戏状。
玉坠东汉 长23、直径1.3厘米
江西省修水县查津坪上大队267地质队工地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黑色。圆柱状,微束腰,中有一通天窗。其中一端孔沿有一锅形凹面,稍残损。
水晶饰东汉 高1.8、宽1.2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丁家山东汉土坑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无色透明,随形而制,中有一小穿孔以供穿系。
玛瑙橄榄形珠 东汉最长2.4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丁家山东汉土坑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2件。黑白相间。作橄榄形,中间有一小穿孔,磨制规整、圆滑。
水品饰东汉 最高1.1、外径1.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施家窑村汉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2件。质地透明。为六棱鼓形锥体,各面规整、匀称,棱线平直、圆滑。锥体中心有一两面对钻的小孔。
琥珀兽形佩东汉 长2.3、高1.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施家窑村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棕红色,受沁。坐卧式,大头,粗颈,仅用数刀勾勒出兽的眼、鼻和四肢。颈上有一对通穿。
琥珀印东汉 高1.3、边长1.5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施家窑村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棕褐色。桥形纽,方形印面。光素无纹。
玉带钩 南朝 长9.5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灰白色,局部稍有浸蚀。曲首,尾宽首窄,钩首作龙头状,颈部细长,腹下有一椭圆形纽,纽柱较高。截面为六边形,每二面相交有一棱。
玉璜南朝 长7.2、宽3.1、厚0.3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1对。青白色。体扁平,近半璧形,素面,微亮,弧度优美,两端均有小穿孔,一端为双圆孔,制作规整。
玉珩南朝 大件长18、宽3.5、厚0.4厘米小件长7、宽2.5、厚0.4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2件。青白玉,光素无纹,杂有黄褐色斑点。 一大一小,造型完全相同。呈扁平状云头形,上端呈弧形,中间雕琢有三个弧形,并钻有一小圆孔,下部两端圆弧形,上部正中和下部两个凸脊上各钻一小圆孔,以作系挂之用。
玉佩南朝直径7.8、孔径3.2、厚0.4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2件。青白玉,杂有黄褐色斑点。造型相同,体扁平,圆形、中心有一圆孔。素面,两侧外缘各凸出一长条形凸棱。
水晶球南朝 直径4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透明无色。圆球形,光洁透亮,有多处小疤痕。
琥珀异兽南朝 高2.4、宽1.4 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郊京山南朝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棕色。圆雕,作前肢合抱于胸前跪坐式,抬头,阔嘴、圆鼻,额头部分残,背部饰蝉纹。有两穿,横腰一穿,通头一穿。
滑石猪唐代 长4.8、高1.5厘米
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沈家窝5号墓出土,现藏于宜春市博物馆。滑石质,灰白色。作长条形片状,猪为卧式,用数刀勾勒出猪的嘴、眼、腿,有汉八刀遗风。
玉璧宋代 直径9.6、孔径3.6、厚0.2厘米
江西省南丰县琴城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白玉。扁平圆形,中部有一孔,单面钻。一面为细小蒲纹,另一面光素。
水晶璧宋代直径4.7、孔径2.8、厚0.8厘米
江西省南丰县琴城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质地透明,稍泛茶色。扁平圆形。中部有一孔,双面对钻,内九沿留有较宽的斜面,中间一周留有切割时的毛面。
玉耳勺 宋代
耳勺残长7.5、宽0.8、柄残长7.7、宽1.5、厚0.6厘米江西省南丰县琴城镇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白玉。小匙状,尾有一凸弦纹,柄残断,残留有1.5厘米长的婆金铜套,整体光亮平滑。
玉钗宋代 长155、直径1.8厘米
江西省星子县砖瓦厂取土工地采集,现藏于星子县文物管理所。白玉质。体作两股平行的圆柱形、一端尖,另一端弯曲相连。通体抛光。
玉簪宋代 长13.1、直径1.3厘米
江西省星子县砖瓦厂取土工地采集,现藏于星子县文物管理所。
青玉质。体作两股平行的圆柱形,一端尖,另一端弯曲相连。通体抛光。
滑石簋南宋 高8.2、口径10.5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杜师仍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实日色,石质细腻,外表颇似玉。卷折沿,束颈,鼓腹,小围气做外徽。口沿下刻一周回纹,中腹饰一圈"米"字形花卉《开普纹,异兽形像夸张,两角长延回曲相连,下腹为一周用星条纹。圈足及两耳的侧面刻有三角星条纹。
水晶品项链北宋
长105、宽6.9、大珠直径1.4、小珠直径0.9厘米江西省波阳县团林公社东湖生产队宋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水晶牌已残,一面光素平整,一面阴刻有弧形羽状纹。水晶珠66颗,较匀称,其中大珠一颗。
玉饰 长5.9、宽1.4、厚0.3厘米
江西省永新县北宋刘瑾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江西省水和呈长条形片状,四角圆滑。正面中间微凸起成弧面,两端各有一孔,小而杜
光素无纹
玉璧南宋 直径8.8、厚0.3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灰白色,有褐斑。扁平圆形,孔单面钻,素面无纹。沿缘、内孔缘各有一圈阴刻线,其中有一面在两阴刻线之间平坦下凹而使得内外边沿成浮雕状。
水晶璧南宋 直径5.9、孔径1.9、厚0.8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无色,晶莹光洁。扁平圆形、中间一圆孔,双面旋削而成,留有切割痕。全器光素无纹饰。
玉带南宋
方形长宽5.2、宽4.6、尾长10、宽5、钝厚0.7厘米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共8块,计钝尾一、方形铸七。主题纹饰为浅浮雕状,人物纹细部均以细阴线刻法,人像作盘腿跌坐状,穿方领大袖长袍,或手捧果盘、方盒,或操阮咸,或吹排箫,或拍手击节。钝尾正面饰一高士立像,头戴莲瓣冠,身穿大袖长袍,右手执尘尾,作行走状。这套带板,背面刻数字,最大数字为十,因而现存者不完整,有散失。
玉带钩南宋 长12、宽26 厘米
江西省吉水县金滩乡南宋张官义墓出土,现藏于吉水县博物馆。
青玉质,受沁后质地疏松,无灰白色。器体呈"S"形,钩首作龙首状。龙首面额平坦。杏形双眼,额上有双角,鼻翼较圆,双耳耳翼向后下方查落龙嘴正面唇部露上下排牙,侧面钻一孔,以示口胶,钩背纵向作三折凹弧面,尾形似琵琶。钩身下有椭圆形钩纽,纽柱较高。
玉笄南宋长14厘米
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金凤村南宋墓出土,现藏于瑞昌市博物馆。白玉,器表光滑圆润,半透明。呈长圆锥状,光素无纹。
玉饰南宋 长2.7、宽3.1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白玉。莲花如意形,沿外边琢一周阴刻线。中有一直径为0.8厘米的孔,沿中孔有一周阴刻线。背有三鼻穿。
水品珠串饰南宋 珠直径1、鱼长4.6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水晶珠,无色。珠子匀称,共64颗,其中有两颗稍大∶一为玛瑙珠,有三通穿;一为水晶珠,有四通穿。另有青玉鱼,随形而制,阳纹眼,有很规则的斜方格纹鳞。
水晶饰南宋 直径3.2、厚1.2厘米
江西 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无色透明。扁平圆形,中有一横穿。两边孔口有少许碰裂,棱圆光滑。
水品狮形佩南宋长4.5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茶色。圆雕狮子,俯卧式,头向左侧,平视前方,尾甩于左后腿边。阔嘴,高鼻,长耳前披。周身阴刻线细而不乱,腹背有一穿对通。
狮形玉佩南宋 长2.3、高1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蔡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白色。圆雕,作回头卧趴式,两前足趴 伏,昂头右回。两眼圆凸,鼻子长伸。一粗阴刻线表示嘴,尾巴靠于右后腿下,背中部有一通天窗。
石狮子南宋 高3.4、底径4厘米
江西省波阳县四十里公社华岭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1对。黑色,石质稍亮。作卷卧状,头微抬起,米粒眼,小耳朵,狮子发用细密阴线雕刻。
水品饰南宋 长6.7、宽4.6厘米
江西省吉水县李家山南宋蔡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无色透明。呈椭圆形、中孔为花形。中间切面留有切割时的糙纹,两边沿孔向内斜削,规整平滑。
玛瑙扇柄南宋 长7.5、宽1.4、厚0.9厘米
江西省吉水县李家山南宋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茶色。扁方柱形,棱角处磨削圆滑。上端作子榫,榫中间有一小孔。
玉饰南宋
上长86、宽0.7厘米∶下长4.9厘米
江西省吉水县李家山南宋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2件。灰白色,有杂斑。八面柱状体。两头作圆榫,一头残留有铜片。另有一小圆棒状玉残件,也有子榫。
玛瑙扇柄南宋 长11.6、宽1.8厘米
江西省波阳县四十里公社华岭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乳白中杂有棕红色。椭圆柱体,上端作子榫,中有一孔,孔内残留金属料榫。
石珠串饰南宋 直径0.5-0.7厘米
西省波阳县四十里公社华岭大队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然日色,杂有红、绿色。共计73颗,小珠较匀称,有两颗大*二有部分钙化,其中二颗有三通穿。石雕鸳鸯,两面随形憋刻,三角阳纹眼,斜方格纹及阴刻线的羽、尾,腹背有一大题穿。
水晶球南宋直径2.5厘米
江西省上饶市茶山寺赵仲湮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无色,圆球形,无孔,光洁明亮。
水晶葫芦南宋高45、最大腹径2.5厘米
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奶牛山南宋基出土,现藏于樟树市博物馆。
色香明。呈葫芦形,分三节,下端为圆球体,中部为椭圆形球体,上部为葫芦顶。造型比例恰当,线条丰腴,雍容典雅,再配以晶莹剔透的水品,可谓巧夺天工。
玉炉顶元代 长5.3、宽4、高4.8厘米
江西省九江市锁江楼塔出土,现藏于九江市博物馆。玉质洁白莹润。炉顶底部作椭圆型,平底。四周雕刻两条金龙和两朵灵芝,整体纹饰采用镂雕手法,线条流畅,雕工细腻。
玉圭 元代 高41.5、宽6.5、厚1厘米
江西省贵溪县大田村张天师基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褐色,已钙化。长条形片状,下上方下,素面无纹,正面为弧凸面,背面平整。
玉圭明代高15.6、宽5.3、厚0.9厘米
江西 南昌市安乐乡蒋巷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色玉质,有花斑。长条形片状,刻上方下。两面各有五行合纹,合粒高耸凸出、饱满,有些谷粒的部留有管钻痕。
玉圭明代 高21、宽 5.6、厚1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朱良乡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有褐斑。长条形片状,刻上方下。中有一大绺裂穿透两面,裂缝周边有许多花斑。圭面不甚平整
玉圭明代 高15.5、宽5.2、厚0.7厘米
江西省新建乌县溪乡第三村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玉。长条形片状,刻上方下。两面均琢五行谷纹。
玉圭明代 高15.3、宽5.3、厚0.85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华东交通大学院内明宁靖王夫人吴民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玉质,质地温润。两面各刻有圆泡状谷纹五行,谷纹直径0.5厘米。出土时,末端附有一云风仪锦套置于墓主大衫内、冠服之上的胸口部位。
玉圭明代 高15.2、宽5.1、厚0.8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外源村明益端王朱祐槟妃彭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豆青色。长条形片状,郯上方下,两面刻五行谷纹。出土时置于墓主头部左侧。
玉圭明代 高154、宽5.6、厚1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洪门公社长塘村明益庄王朱厚烨元妃王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玉质长条形片状,刻上方下。两面均阴刻平行直线四条,左右分别斜刻12、13条斜线与直线相交。
玉圭明代
高15.5、宽49、厚0.7厘米
江西省商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宜王朱翊钢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绿色青玉质。长条形片状,刻上方下。双面刻五行谷纹,谷纹为圆泡形。出土时附有一个64配的黄绢套子,置于墓主头部左侧。
玉圭明代 高5.8、宽5.3、厚0.9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次妃王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都玉质,长条形片状,刻上方下,打磨光滑。上有谷纹五行,排列整齐。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铸长6.8-7.3、宽3.8、桃形铃横宽4、长条形铃长3.8、宽1.6、钝尾长8.6、宽3.8、厚0.7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乌溪乡第一村明宁康王朱觐均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白玉,滋润晶莹,玻璃光泽,不透明。一套20块。每块带板正面在边框内地作浅显麻点,浅浮雕游龙戏珠纹。龙侧首弯曲,作小圆圈凸眼,如意形鼻,角犹分叉鹿角∶躯体粗壮瞟肥,秃尾细长;四腿较肥,五爪张开有力呈风车状,龙身周围环绕朵云纹。背面光素无纹,四角有牛鼻孔供穿缀。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铃长6.5-7.5、宽3.3、桃形铃长3.4、宽3.7、长尾长9.3、宽3.3、厚均0.7厘米
江西省南昌县柏岗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银粉色,玉质温润。现存14块,计长方形药八、桃形铸四、钝尾二。素面无纹,切割精细,抛光亮洁。板背有鼻穿。
玉带明代
带环长4.6、宽4、厚1.3、方形特长4.1、宽3.6、厚1、月牙形锈长2.5、宽1.6、厚0.7、长条形钤长3.9、宽1、厚1.4、轮尾长6.7、宽2.5、厚0.8厘米
江西省新建县乌溪乡第三村明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玉质。一套20块,计带环2、方形镑2、长条形铸4、月牙形铸10、铳尾2。提携器面近方形,有高浮雕花卉纹,一边向外突出一个提环;其余每块沿边一周阴刻线,器面高浮雕花卉纹,背部有鼻穿。
包金玉带明代
长方形特长4.8-7.2、宽3、桃形钧横宽3、长条形铃长3、宽1.8、蛇尾长7、宽3、厚0.8厘米
江西省南昌市明昭勇将军戴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白色。共20块。玉片四周包金,两钝尾背面也为金铂所包,玉片光素无纹,抛光较好,背有鼻穿。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铸长5.4-6.7、宽3.6、桃形铃横宽3.6、长条形镑长3.6、宽1.7、轮尾长7.6、宽3.5、厚0.5厘米江西省南昌市蛟桥公社明墓中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青白色。一套20片,正面透雕松、竹、梅、鹿、鸟、牡丹、山石等纹饰,后背边框内平坦下挖至近板厚的二分之一,下凹处尚留有少许金粉。出土时与衬带放置在一起。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铸长6-6.9、宽4.8厘米,长条形镑长4.8、宽1.95 -2.2厘米,桃形绔横宽4.9厘米,岔尾长8、宽4.8厘米,厚0.65 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红湖公社红岭大队外源村北明益端王朱祐槟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羊脂玉质。一套20块,琢工精细,通体抛光,素面无纹,出土时环列于墓主腰部。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铃长5.4-7.8、宽4.5、长条形镑长4.3、宽1.5、桃形特横宽3.8、宅尾长7.9、宽4.6、厚均0.8厘米江西省南城县洪门公社长塘村明益庄王朱厚烨元妃王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豆绿色。共19块,计长方形椅7、长条形特4、桃形转6、轮尾2。6块桃形锈正面浮雕游龙,7块长方形特正面浮雕龙、凤、蝙蝠和海涛纹,4块长条形铸正面浮雕蝙蝠、如意纹,2 块钝尾正面浮雕龙、凤、蝙蝠纹,龙身体细长,龙发上冲,上唇微翘,圆眼凸目,风车形爪,关节处琢出小云头。
玉带明代
长方形特长6.8-7.4、宽5.3、长条形棒长5.3、宽1.8、桃形铃横宽5、轮尾长12.6、宽5.3、厚均0.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钙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羊脂玉质。共19块,其中桃形镑缺少一片。素面无纹,通体抛光。
玉带明代
长方形钩长6.5-7.7、宽5.1-5.3、长条形特长5.1-5.3、宽2-2.3、桃形特横宽5.1、轮尾长9.7、宽5.3、厚均0.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元妃李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素面无纹。共20块。衬带完好,系用双层黄素缎中夹纸帮,长136、宽6厘米,两端备有宽紧结扎带。出土时系在第二层袍外腰部,各部件相对位置固定,为了解明代后期玉腰带的组成提供了实物资料。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铃长6.5-7.9、宽5.1、长条形钧长5.1、宽1.8-24、桃形铸横径5.6、轮尾长13.1、宽5、厚均0.7厘米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继妃孙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灰白色。素面无纹,规整硕大,共20块,出土时系在墓主第二层袍腰部。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铸长6.6、宽3、瓜形铃长3.4-3.9、宽2.8-3、桃形铃横宽2.6、吊篮形铃横宽3、厚均0.6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宣王朱翊钢继妃孙氏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青玉质。共16块,长方形铸1、桃形铃6、瓜形7、吊篮形铸2,铸正面浮雕盛开的牡丹花纹,阴线内描金;背面有2对或3对斜形对穿的小孔,便于缀在衬带上。出土时置于包巾内,各部件相对位置不明。
玉带明代
长方形铸长5.3、宽3.7、长条形镑长3.7、宽1.5、桃形铃横宽4.2、厚0.7厘米
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整玉质。通体抛光,无纹饰。背面有用于穿缀的小孔。因该基被盗,仅存9块,计长方形钧1、长条形铸4、桃形铸4。
玉带明代
长方形转长58、宽4.8、长条形铃长4.8、宽2、桃形挎横宽4.8、厚均0.6厘米江西省南城县岳口公社游家港大队女冠山明益定王朱由木墓出土,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乞王质 颜色乳白明净。透雕。因该墓被盗,仅存6块,计长方形铃1、长条形铃1、桃形铸4.长方形日体工边框内透雕花卉托喜字纹,长条形铃正面边框内透雕花卉纹,背面均有用于穿缀的小
1.《中国出土玉器全集(9)+江西+_部分2》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出土玉器全集(9)+江西+_部分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3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