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宋朝

南宋辛弃疾一首精彩宋词,有多少豪情就有多少悲凉

与宋词中委婉的词相比,胡芳芳不仅成熟时间短,相关作品也少。

豪放词派的经典作家也不算很多,最有名气的豪放词人有两个。一个是北宋的苏轼,另外一个就是南宋的辛弃疾。两个人并称为苏辛,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词人。

虽然都是写豪放词,但是两个人的诗词内容还是有较大差别的。苏轼的豪放词更多的是借用了李白的仙气,主要表达的是自己壮志未酬;而且抒发的是一种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之语。但是在辛弃疾的豪放词当中,更多出发的是家国情怀一个是书写军旅生活,另外一个就是来抒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宋词,就是辛弃疾最精彩的一首爱国主义诗篇。虽然这首词也属于一首豪放词,但是其中却有一种说不尽的悲凉。有词为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宋词的题目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于公元1175年。当时的辛弃疾35岁,正处于年富力强的时候。当时辛弃疾在边关领兵主导抗金工作。在他的内心深处,也一直怀着收复北方失地故土的渴望,而这种情感在他的这首诗词当中表现的非常明显。

这首宋词的一开篇是词人所看到的滚滚流水。郁孤台在今天的江西赣州,郁孤台下的流水就是著名的清江,辛弃疾以清江水起兴,抒发了当时的南宋人民对于北方失地的眷恋之情。一句中间多少行人泪写出了多少人对于故土的眷恋,写出了对于当时战争中烧杀抢掠的控诉,写出了多少对于软弱的南宋政权的不满。

词人想到这里,就在郁孤台上向北望去。但是他所看到的西北不见长安,只能看到无数的青山连绵。不过在这里的长安并非指的是唐朝时的都城西安,而是指的北宋的都城汴京。北宋早已早就已经灭亡,但是身处南宋的词人。依然心怀着收复故土的渴望。所以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可惜的是,曾经北宋的都城繁华似锦,如今早就已经沦为他国之土。

下片一开始其实是对于上片后两句的进一步解读,也凸显出了辛弃疾内心的豪迈。境界自然而然也得到进一步扩大。虽然北望长安有无数的青山阻隔,但纵然青山连绵,依然挡不住清江水的一去东流。就算是北宋汴京在他人之手,但是只要南宋王朝下定决心,只要全体军民齐心协力,收复故土并不是没有可能。

这当然是词人对于他现在做从事事业的美好想象,也是他对于自己所从事事业自信的展现。正当他遐想之时,听到了山间鹧鸪声声。这鸟叫声一下子又把他拉回到了现实。是啊,虽然我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有着高远的志向,但是软弱的南宋政权并不会真心实意的想要收复故土啊。

这是当时的辛弃疾面临的最大悲哀,而且这种悲哀一直延续到南宋政权的灭亡。

整体来看,辛弃疾在这首精彩的爱国主义宋词当中表达出了对于国家的高尚情感,但是其中的悲凉也是不言而喻的。其一是对于故土、对于故人的悲伤之情;其二则是对于当前软弱南宋王朝的失望。在这两层让他感觉到非常失落事件的影响下,也对应了他写出在这首宋词当中的“江晚正愁余”的诗句。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大权归原作者所有,感谢图片原作者对本文的贡献。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1.《南宋辛弃疾一首精彩宋词,有多少豪情就有多少悲凉》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南宋辛弃疾一首精彩宋词,有多少豪情就有多少悲凉》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5683.html

上一篇

12星座对应的宋朝人物,干货看这篇!岳飞遇到宋高宗,就是白羊座和双子座的PK,莫须有就好理解了

下一篇

15路宋朝专题之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泰州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蜀境丨攻克成都 李顺称“大蜀王”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蜀境丨攻克成都 李顺称“大蜀王”

1175年的宋朝相关介绍,公平盐 李舜的生平也有一些,但他主持过陶渊毅郎神的祭祀活动。后来北宋名臣郑林用蜀中后嗣词迷信盛行,认为这是真正的画坛。(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迷信、迷信、迷信、迷信、迷信、迷信) 所以他请求朝廷坚决取缔...

【1175年的宋朝】多肉的文化背景,你知道多少?

【1175年的宋朝】多肉的文化背景,你知道多少?

1175年的宋朝相关介绍,世界上有关多肉植物的最古老文献是英国皇家植物园图书馆馆藏的起源约350-287年前希腊博物学家泰奥普拉斯特原作的英译本《植物之探究》 (HistoriaPlantarum,希腊语: ` )书。 该书曾...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数据颠覆关于贺知章《回乡偶书》“鬓毛衰”的主流认知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数据颠覆关于贺知章《回乡偶书》“鬓毛衰”的主流认知

1175年的宋朝相关介绍,(本文发表于《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4期,请引用或转载,注明出处。 ) 摘要:“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的音韵问题一直困扰学界,也备受社会关注。通过对《全唐诗》[1]和《全宋诗》[2]所有入韵之...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