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跳舞。
大家好,国学趣味讨论栏又见到大家了。
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可谓是传统意义上正义战胜邪恶的典范。
但自古以来,战争并无绝对正义的一方,被批判的纣王难道真的昏庸无道?又或者被后世儒者称颂的周朝军队真当得起“仁者无敌”的称号?
却也未必。
/被抹黑的70宗罪
其实历朝历代从不缺乏学者为纣王翻案,且愈演愈烈,到如今“抹黑说”基本已成定论。
说来可笑,我们能从各类史书中找到纣王一共多少条罪状?
答案是70条。
光听这数目,纣王此人简直就是十恶不赦。
但有意思的是,这70条罪状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多的。
离我们越远的史书里,记载的罪状越少,越近的史书里,记载的罪状越多。
现代史学界顾颉刚做了个有趣的分析《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发现在离纣王最近的周朝,《尚书》里也不过说到了6条罪状.
但是到了战国,一下子给他增加了27条,西汉的史书中又增加了23条。因此在司马迁的《史记》里,纣王的形象已经不能看了。
当然抹黑到这里还没结束,还越抹越上瘾,东汉时又给他增加了1条,东晋时增加了13条。
到此,纣王就成为了千古末代暴君的典型。
孔子的弟子子贡便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意思即:千万不要失败,否则天下所有的罪都能算到你一个人身上。
不过即便是把纣王说成恶棍的《史记》,太史公也不得不老老实实地说出了这么一段话。
《史记》:“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
荀子则说:“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可见纣王首先是个聪明人,其次体型健美、勇力过人,也因此他很有些自负。
这样的一个帝王,在位上必然是想干出一番事业的。
而事实上,继承父业,真正完成对东夷中的徐淮部族全面征服,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征服了江淮地区、拓土开疆至渤海和东海的帝王,确实是殷商天子帝辛无疑。
可以说,今天的天津、连云港等沿海城市所在地域,包括江苏、安徽两省在长江以北地区,被纳入中国版图,同时让相对先进的中原文化传播到淮河流域,促进加入这一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功劳当归于雄主纣王身上。
不过,帝辛治下商朝在对东夷长年战争中国力损耗过多,而西方的周国在文王姬昌和武王姬发两代英主的努力下,国力却不断增强。
这两大势力之间的矛盾是可以预见的。
由此,在相互吞并对抗当中,决定最后命运的牧野之战一触即发。
/吊诡论的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2月,在殷商首都朝歌附近的牧野战场上。周武王麾下4.5万的西岐大军,冲向了号称70万的商王帝辛大军。
这时,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不可思议的场面出现了:还没等双方交战,70万商军便集体倒戈,杀向朝歌!
延续500多年的商朝就这样灭亡了,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大决战,却出现了一幕极其吊诡的临阵倒戈!
于是,周武王就此成为明君的代表,商纣王也就此成为昏君的典范,而70万商军的临阵倒戈,也被定论为反抗暴君的弃暗投明。
以有道伐无道,以至仁伐至不仁,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但这其中疑点重重,实在不能不深入论证。
须知,在奴隶社会,奴隶从属于奴隶主,没有自主权,也没有人会想到反抗,所谓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都是后人强加到人家头上去的,奴隶们还没有这个觉悟。
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底层人民反抗暴政还是在800年后的秦朝末年。
所以,在奴隶社会的巅峰时期——商朝末年,发生奴隶大军临阵倒戈,实在是很可疑的。
这里面,要说周朝没有用什么计谋策略,纯粹靠魅力征服奴隶,那是扯淡。
从一个人身上其实就可见一斑:胶鬲。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这位亚圣大概想说的是上述诸人虽然都是起于微贱,但自强不息,创下了不朽的功勋,所以大家不要灰心,要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但这个说法放在胶鬲身上并不合理,因为胶鬲走向巅峰的路途可不是“动心忍性”能够做到的。
自古盐商都是身家巨富,而在当时,作为盐商祖宗的胶鬲更是不在话下,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战争从来都离不开经济的支持,商纣王讨伐东夷,耗资无数,眼看国库日渐空虚,连酒池肉林都快供应不上了,这时,周文王向商纣王举荐了胶鬲。
对商纣王来说,胶鬲无疑就是救命稻草,其巨额财富让商纣王一下子摆脱了困境。
为了报答,商纣王封胶鬲为少师,上演了一幕中国历史上较早的钱权交易。
但是别忘了,胶鬲终究是周文王的人,周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开始了灭亡商朝的倒计时。
有一次,商纣王派自己的哥哥微子和胶鬲率领使团访问周国。
就是在这次访问中,周武王成功地跟胶鬲对上了暗号,又成功地策反了微子,并许诺事成之后微子世为长侯,胶鬲加富三等,封地运城盐湖地区,全权发展当地盐业。
回到朝歌后,胶鬲开始行动,成功地将几位能征善战的大将都派到了东夷前线,等到周武王讨伐朝歌时,70万商军正是由胶鬲率领的,“临阵倒戈”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许多记载上是不承认胶鬲的存在或者此一事件,因为这关系道儒家的“仁”的核心观是否正确。
因为武王伐纣说成“仁者无敌”和“兵家诡计”,内里是两种逻辑。
只讲立场,不讲方法的话,激昂的口号自然是热血而富有冲劲。
只是这样,未免显得自欺欺人了些。
其实,承认胶鬲,丝毫都不影响周武王的英明,相反,避讳胶鬲,只会让周武王变得假大空。
可惜的是,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塑造假大空,意淫着“仁者无敌”、“邪不胜正”,这不说是蓄意陷害,至少也是误人子弟。
/内部的矛盾
当然,历来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平,遵循强者的定论倒也不能算完全错误。
况且,纣王也并非一个完美的帝王。
众所周知,商朝的管理体制类似于贵族共和,商王并不能像秦始皇一样乾纲独断。
但商朝最后一代帝王帝辛,文武全才,是一代雄主。
这种雄才大略的帝王最喜欢折腾,不折腾如何彰显自己是不一样的烟火?
但是这类帝王也最容易破坏规矩,他容易挑战多年以来的传统、制度、习惯。
《尚书》记载:“王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旧有位人”就是商朝的一些古老的世家土围子,这些豪族领主是组成商朝混合政体中贵族制衡君权的关键部分,“耇长”就是年长的元老重臣。
纣王专门针对这些制衡君权的领主老爷们作对,折腾的目的就是扩大君权。
《诗经·荡》这首诗也提到了“殷不用旧”,纣王不用传统的土围子老爷们,专门重用一些没根没底的小臣。
这些小臣是些什么人呢?
《左传》里面提到说纣王喜欢用“四方逋逃”,就是些游离于共同体之外,没根没底的聪明人,其中不少可能还是犯罪分子。
这些游离于共同体之外的聪明人,其实一般是没有固定价值观的,为了利益可以践踏一切习惯和传统,破坏古老的商朝宪法,也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的。
纣王这种玩法,最后当然是导致殷人共同体的离心离德,传统贵族不再愿意为商朝效命。
《周本纪》曾提到殷人的太师、少师抱着乐器去投奔周朝。
乐器在现代属于娱乐范畴,但在当时属于宗庙礼乐的核心礼器,拥有这些东西就意味着政治合法性,当时掌管音乐的乐师地位也是很高的。
这些掌管合法性礼乐的高级贵族投奔周,也显示出纣王治理的合法性在不断崩塌。
再如箕子,在当时作为纣王的王叔,被纣王剥夺权利,找个借口给关了起来。至于其他地位更低的贵族待遇自然更差,也可见纣王行事的专横。
所以武王伐纣成功后,赦免这些古老世家贵族们,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成汤之典”和“盘庚之政”的捍卫者,想必也是赢得了不少人心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仁者无敌”又显现出那么几分正确。
以上是本期内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册,我们下期再见!
1.《武王伐纣乃天命所归?文王多年前一招暗棋,牧野之战竟使商军倒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武王伐纣乃天命所归?文王多年前一招暗棋,牧野之战竟使商军倒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4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