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话题广场 > 历史专区 > 宋朝

火树银花合,细数古代灯会

灯会从汉朝开始。正月相信日西汉皇帝通常在甘天宫(今陕西咸阳淳化县甘川山)祭拜北极太一神,《魂时野史,至明》70童子唱四季。

《史记·乐书》语:“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此乃元宵节的先声。

今日之灯会,可谓新瓶装旧酒,激光、LED灯等照明新技术一概上场,但中国人借灯会寄托祝福的情怀千载不变。图为南京夫子庙秦淮灯会风光。(视觉中国/图)

东汉永平十年(67年),从大月氏国(今祁连山一带)“白马驮经”返回都城洛阳的郑愔禀告皇帝:印度摩揭陀国每逢正月十五燃灯拜佛。于是,崇佛的汉明帝下令,在正月十五夜,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据此推断,洛阳城东郊,中国第一座皇家寺院的白马寺,可能是首次官方举办灯会的场所。

汉明帝的宦官蔡伦在不久之后,改良了造纸术,原来造价高昂的纸张成本陡降。洛阳纸贱,这让灯会的主角--灯笼从达官贵人的专宠,迅速走上街头巷尾,进入市井百姓家。灯笼的普及,使得灯会的举办不再囿于官方。

四川大邑鹤鸣山,山深林茂,盛产的毛竹,是灯笼骨架的大好材料。此间就地取材制作灯笼十分方便。东汉末年,张道陵在此创立正一盟威道--中国道教的前身,俗称五斗米道。只需缴米五斗(约合今日12.5斤),即可入教,故而信徒众多。逢临“燃灯祭斗”的仪式,鹤鸣山中灯笼赛悬,流光溢彩、灯火堂皇。民间灯会自此滥觞。

佛教、道教的广泛传播,再加上官方的推动,灯会流行于各地,并逐渐脱离宗教信仰的藩篱,演变成节日的重要民俗之一。一年中诸如元旦(古代正月初一)、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元宵等,均有规模不等的灯会。其中元宵节倍受朝野重视,皇家、官府不惜重金措办,开放宵禁,鼓励民众参加,借此寓意“与民同乐”,彰显太平气象。是故,元宵节亦称灯节。

洛阳是隋唐两京之一。那时横贯城市的洛河,水势浩大,流经皇城正南门——端门外,岔为三条水路。其上跨黄道、天津、星津三桥,连接河南的里坊与北岸的皇城。隋炀帝继位后,一反其父对元宵节的“低调”,每年正月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洛阳城正南门,唐称定鼎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从昏达旦……大列炬火,光烛天地……”唐朝武则天时期,洛阳被定为都城,改称神都。神龙元年(705年),苏东坡的先人苏味道在元宵节诗赛中,以《正月十五夜》拔得头筹,其诗及序,描写的正是星津桥(诗中称星桥)附近的灯会景象:“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火之会,金吾弛禁,贵戚及下里工贾,无不夜游……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以水景见长的西安大唐芙蓉园灯会夜景。(视觉中国/图)

武周以后,帝国的政治中心回到长安。长安城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之间限隔一条横街,据《唐两京城坊考》云:“东出皇城之延喜门,西出皇城之安福门,皇城各街皆广百步,惟此街南北广三百步”。面积几近现在天安门广场的1/3,且距离当时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远门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西市不远。

这是帝国最为宽敞的街道,也是元宵灯会的“主会场”。景云二年(711年),安福门外竖起高达二十丈的灯轮,披锦饰绣,镶金嵌玉,悬挂花灯五万余盏,夜幕之中,灿若参天火树,照彻四方。灯轮周围,千余名少女载歌载舞,从正月十四一直狂欢到正月十六。晚唐国力衰弱,但灯会盛况不减。某年元宵,失意宦游的李商隐“闻长安有灯恨不得观”,在乡间惘然追忆“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西安城墙灯会,欲再现大唐盛世。(视觉中国/图)

宋代的灯会臻于鼎盛,并形成体例,影响至今。开国不久的乾德五年(996年),宋太祖就“诏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将唐代的三日灯会增至五日。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起,又增加正月十三,共计六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灯会之风愈演愈盛。甚至闹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话。

讲述宋朝故事的《金瓶梅词话》和《水浒传》里,多处描写到“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的民间灯会。《金瓶梅词话》第十五回,吴月娘、潘金莲等众娇娃在狮子街李瓶儿新住处登楼赏灯:“当街搭数十座灯架,四下围列些诸行买卖。玩灯男女,花红柳绿,车马轰雷……”《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宋江见清风镇上:“家家门前搭起灯棚,悬挂花灯,不记其数。”“虽然比不得京师,只此也是人间天上。”

北宋有四京,《水浒传》所说京师是指东京开封府城汴梁,热播剧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称汴京。汴梁位于汴河与黄河合流处,因运河交通枢纽发展为大都市。汴梁城由外及里称外城、内城和大内。京师灯会中心就是大内宣德门与外城南薰门之间的御街。

御街长十余里,宽二百余步(相当于现在300米),中间是御道,两边有御廊、御沟,比唐代长安著名的朱雀大街还要阔绰。不过,《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一段御街,只有15 ~20米宽。这是由于北宋中后期,沿街店铺违规“占道经营”。

每年冬至后,开封府着手在御街上“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蔡绦《铁围山丛谈》也说:“国朝上元节烧灯,盛于前代,为彩山峻极而对峙于端门”。宣德楼即宣德门(习称端门)的正门楼,设有赵官家御座,是皇室饮酒赋诗猜谜(灯谜始于北宋灯会)赏灯的御楼。沈括《梦溪笔谈》曾记:“元祐六年(1091年),高丽使人入贡,上元节于阙前赐酒,皆赋观灯诗,时有佳句……千仞彩山擎日起,一声天乐漏云来……”

沈括和蔡绦提到的彩山,又称灯山,官名鳌山,是一座在灯会中央搭起的高台,状如神话里的巨鳌,堆满成千上万盏花灯。《大宋宣和遗事》记录过一座“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的鳌山。宋朝的鳌山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机巧新奇,后世皆无出其右。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彩山左右,以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于手指出水五道,其手摇动。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这样的鳌山简直就是一组高大壮丽的人工灯光喷泉。而南宋时,宫廷用琉璃制作的鳌山,“其高五丈,人物皆用机关活动,结大彩楼贮之”,足令观者瞠目结舌。

宋室南渡以后,仍奉祖宗陵寝所在的汴梁为京师,只将杭州升格成临安府,称作“行在”。元朝初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杭州时,犹谓之“行在城(Quinsay)”,斯时宫阙尚存。

“行在”临安城挤在钱塘江与西湖之间,城南山峦起伏,城北则是通向大运河的湿地,故而城郭狭长。又因地势南高北低,大内只能筑于南城,无法像其它中国都城那样,坐北朝南。

临安虽然位置面积空间均不及汴梁,但人口众多、商业兴旺、手工业极为发达。其灯会“愈加精妙”,不唯场面胜过汴梁,还在官巷口至众安桥一带出现了售卖花灯的专业市场--灯市。灯品制作也竞出新意,除了前面提到的琉璃鳌山,还有魫灯、无骨灯、珠子灯、罗帛灯、羊皮灯……“景物奇巧,前无其比”。

淳熙二年(1175年),正值史称“乾淳之治”的中兴时期,任职仓部郎中的辛弃疾,见识了风流豪奢“前无其比″的临安灯会,矢志抗金的他心情复杂地写下《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不同的时代,同样的观灯人潮。(视觉中国/图)

一切恍若盛世。隔淮分治、议和又成的南宋偏安“钱塘自古繁华”之地,耽于“内外无事、天下升平”的幻梦,不愿醒来。王师北定之日渐成遥遥无望之期。

数十年后,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赵忠惠守吴日,尝命制春雨堂五大间,左为汴京御楼,右为武林灯市,歌舞杂艺,纤悉曲尽”。纵然生为宋太祖十世孙的赵忠惠煞费苦思,也未能让目睹汴梁旧宫的皇室,唤起“收拾旧山河”的雄心。西湖歌舞不休。

德祐二年(1276年),“行在”临安的最后一个元宵节。蒙古兵马已临城下,宫廷乐师汪元量预感城破只在须臾,抚今追昔,不胜凄怆,填词云:“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是夜,临安城内灯火寥落,管弦无声。

然而,千百年来,无论遭遇动荡还是安居太平,无论身处异国还是漂泊他乡,只要生活在继续,中国人元宵节的门楣上,就会挑出鲜艳的灯笼,成百上千,成千上万……它们连绵不熄,像希望一样,照亮脚下坎坷或平坦的路。

1.《火树银花合,细数古代灯会》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火树银花合,细数古代灯会》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56878.html

上一篇

12星座对应的宋朝人物专题之十二星座对应的元宵的风俗传说!

下一篇

【CPA宋朝儒】2021年CPA会计终极划重点第一期(中)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蜀境丨攻克成都 李顺称“大蜀王”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蜀境丨攻克成都 李顺称“大蜀王”

1175年的宋朝相关介绍,公平盐 李舜的生平也有一些,但他主持过陶渊毅郎神的祭祀活动。后来北宋名臣郑林用蜀中后嗣词迷信盛行,认为这是真正的画坛。(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迷信、迷信、迷信、迷信、迷信、迷信) 所以他请求朝廷坚决取缔...

【1175年的宋朝】多肉的文化背景,你知道多少?

【1175年的宋朝】多肉的文化背景,你知道多少?

1175年的宋朝相关介绍,世界上有关多肉植物的最古老文献是英国皇家植物园图书馆馆藏的起源约350-287年前希腊博物学家泰奥普拉斯特原作的英译本《植物之探究》 (HistoriaPlantarum,希腊语: ` )书。 该书曾...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数据颠覆关于贺知章《回乡偶书》“鬓毛衰”的主流认知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数据颠覆关于贺知章《回乡偶书》“鬓毛衰”的主流认知

1175年的宋朝相关介绍,(本文发表于《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4期,请引用或转载,注明出处。 ) 摘要:“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的音韵问题一直困扰学界,也备受社会关注。通过对《全唐诗》[1]和《全宋诗》[2]所有入韵之...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 1175年的宋朝看这里!北宋都城汴梁被毁40年后,隔世重现于金国岩山寺中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 【1175年的宋朝】万笑石:宋代毛诗图绘“雀背负盏”式爵及其相关问题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之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大理国和大宋的外交史,前者求称臣,后者不理会,这是为何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
  • 【1175年的宋朝】专题元宵诗词五首:辛弃疾冷,李清照悲,柳永懒,文天祥的最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