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山石佛岩全貌
黄色的“妙峰东川”频道
妙峰山弥陀佛石雕造像
据台海网3月25日《福建日报》报道,南安市有两座石佛岩,一座坐落在海事起点两岸古港北边九日山西峰,里面供奉着阿米塔石祖上,为五代末张川清原郡节度使陈洪镇,将西峰顶上的一块原来的石石雕刻成底座高4.5米的阿米塔石像,直到宋代公元965年完成。
另一座位于仑苍镇妙峰山,其内供奉弥陀佛石造像。石造像下方两脚间刻有“泉州府南安县归善乡长方里板上,信士陈文秀奉……”等字迹。其字体风化已严重,如不拓片,难以辨清。据南安市考古专家介绍:妙峰山弥陀石佛始建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原石佛为整体岩石凿刻而成,右手施予愿印,为福建省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高的弥陀佛石造像。
《南安县志》载,宋淳熙年间,清溪民子文凿巨石为弥陀佛,高可达数丈,亦名石佛岩。据当地老人介绍,石佛为清溪(现安溪县)人得中进士后为还愿所建。有资料显示,该尊石佛在上世纪60年代初被炸药分两次炸裂。2002年,当地乡贤捐款50万元对其进行重修。现石佛整体高6.32米,头部长1.5米。当地人回忆说,在修复之前,石佛的头部、手部等构件曾散落于荒草中。附近曾有石碑,山上白鸽水库有一大石鼓。
在仑苍的隔壁镇英都,长年流传着“七岩八院”之说。据了解,妙峰山旧属“英内二十七都”,为其七岩之一。明代南安进士黄河清、清代英都人洪科捷(曾为翰林院庶吉士)、明清重臣洪承畴曾为之撰写诗词与题刻。黄河清撰:佛国开奇像,居然压万形。身前原一石,幻后忆三生。禹鼎龙还啸,铜驼迹亦灵。乾坤能不朽,腐骨更惺惺。
据悉,石佛岩之上山尖处有明代状元庄际昌祖墓,且墓碑巨大。附近有“天子穴”“观音穴”“乞丐婆”等天然奇石及相关民间故事。石佛岩周边,还曾有古石柱、护界公石像、石眠床、仙脚迹,仙脚迹下有五色石。附近有整体天然的石池,直径在2米以上。
在宋代石佛下,有一处“妙峰洞天”,其内通道长约8米,最大空间约5平方米。通道内两旁叠石一部分呈泛黄之色,石壁上有水珠晶莹密布,偶有滴落。据介绍,石洞位处石佛脚下,原有通道可达其上石佛。
“妙峰洞天”洞内一片漆黑,有上百只“蝙蝠”栖息其中,但有老人说:它们名为“果实狸”,与真正的蝙蝠不完全相同。它们以山中天然水果为主食。过去,八闽大地广泛流传“杨文广平闽十八洞”的传说,其中一洞即为蝙蝠洞。古时,闽南蝙蝠洞甚多,南安康美镇、霞美镇等皆有。
妙峰山弥陀石佛,饱含浓烈宋代石佛风格,实为难得。
1.《【1175年的宋朝】福建南安石佛岩:宋代石佛高6.32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175年的宋朝】福建南安石佛岩:宋代石佛高6.32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62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