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历史总是与战争密切相关,各政权的更替更是硝烟不断。
当我们在翻看古代战争时,却发现惊人一幕:从商朝开始,战争参与人数那是非常之多。仅商朝的牧野之战,周朝就派出了7万多人的大军,而商朝派出17万人之多(一说70万)。战国时期更是随便一场战争就能上十万。如秦楚交锋,秦朝派出60多万大军与楚国交战。再如长平之战,赵军一战就被坑杀了45万,可想而知交战人数有多么庞大了。到了汉朝时,刘邦为了对付匈奴,出动了30多万大军,而匈奴更是出动了40万。在这以后,虽然再也没能出现百万上下的战争,但也基本保持着30万的常备军人数,可以说是相当强大了。然而我们在回顾明朝以后的战争时,却骤然发现。怎么到了明朝,双方交战的兵力就骤减呢?不仅再也没见过大几十万人的战争,就算是想调动个几万人的部队都十分费事,要是双方都有个十万人的话,那便可以称作一场史诗般的战争了!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其实啊,还是制度问题。早在商朝,国家便一直处于封建时期,而在这样的封建军制下,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全民皆兵,兵农不分。在古代,由于外族肆虐、群雄割据,因此战争相当频繁。为了能够有效地补充国家的兵力,因此当时的各个国家都有规定,那就是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壮丁”去服兵役,其他未服兵役的,则做一些后勤工作。一旦国家需要动员更多的兵力,那么这些原本作为后勤的男子也都会拿起武器被派往前线。秦国时,则继续贯彻实行这种制度,据《云梦荣简》所述:男子17岁就要服兵役,每年在郡县中服役一月左右,主要干土木工程的活。并且在他们一生中,还得轮流在郡县服兵役一年,在都城或边郡服役一年。一旦遇到紧急战事,他们必须作为后备役力量调用参战。而在遇到特殊危机情况时,国家还会将奴隶、犯人等押往前线作战。
等到西汉建国时期,由于战国曾频繁战争,再加上楚汉争霸的大规模作战,因此西汉初期人口只剩下了1300万。为了拉动人口的增长,刘邦放宽了士兵服役的年纪,到了20岁才需要服兵役。而在此之后,变化基本都不大,人民是一边耕作,一边进行“军训”,打起仗来很多时候兵器都不用发,百姓都是兵员,带着自己的武器就上了战场。
而明朝之后呢?百姓不需要再全民皆兵,军人成为了一种职业。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和战国有一点极大的不同:那就是,此时军队是军队,后勤是后勤。再不会像以前一样,把作战单位、后勤补给及杂七杂八的队伍共同相加,称自己有几十万大军了!如果明朝真将后勤和作战单位进行统计的话,那即便达不到百万,几十万也还是有的!
1.《10万商朝大军?总结很全面速看!为啥古代打仗几十万大军 明朝后最多几万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0万商朝大军?总结很全面速看!为啥古代打仗几十万大军 明朝后最多几万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lishi/2082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