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东非埃塞俄比亚东部和索马里北部开始聚集蝗虫群,但规模还不大,未能引起国家和国际的高度重视。
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仅仅三个月后,这些蝗虫变成了灾难。
2019年12月,蝗虫的规模已经超出东非的范围,他们跨过红海,席卷了整个阿拉伯半岛。又通过波斯湾,进入了伊朗。
2020年1月,蝗灾的面积已经扩大到印度,蝗群所过之处,寸草不生。31号,巴基斯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020年2月,由于蝗虫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影响了受灾地区的粮食产量,尤其是蝗群已经进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产粮区,一旦规模进一步扩大,将会酿成几亿人的饥荒事件。为了引起高度重视,联合国于2020年2月13号宣布,全球进入紧急状态,一场巨大的世界性危机即将到来。
而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家门口草丛里常见的小虫子——蝗虫。
说到蝗虫,大家对它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哪里都见得到,陌生是大多数人只知道这东西叫蚂蚱,能吃草,还会跳,其他的什么就不了解了。
那就先介绍一下:
蝗虫,属于动物界、原口动物、节肢动物门、单枝动物亚门、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是对蝗总科这一类动物的总称。下面还分很多科、亚科等等。比如常见的“扁担勾”,它其实有两种蝗虫,短胖的学名叫短额负蝗,属于锥头蝗科、负蝗属;长的叫中华剑角蝗,属于蝗科、剑角蝗属。
作为直翅目大家庭中的一员,蝗总科的成员可以说是直翅目四大家族中的战五渣,基本只吃素,没有螽斯和蟋蟀的大颚,也没有蝼蛄特化的锋利掘足,遇到危险除了飞飞跳跳,基本没什么抵抗能力。
不过虽说人家是个战五渣,却也有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存活的道道。
第一是能吃,而且啥都吃。可以说蝗虫的胃口很好,不挑食,从粮食作物,到牧草树叶,基本上只要是点绿的,都能让蝗虫给啃了。在自然界,不挑食是一项很好的生存技能,不管环境怎么变,绿草树叶总得长不是。
第二就是能长。蝗虫长得很快,基本上是这个月出生下个月就成年了。对于食物链的底层动物来说长得快有很大的优势,像蝗虫如果长时间保持若虫状态,那它遇到危险就只能蹦蹦跳跳的,碰上个比他速度快的对手,还是被吃的命运。但是成虫就不一样了,遇到危险小翅膀一展,嘿嘿,你来咬我啊。
不过光能吃能长还不行,毕竟底层的生物,总归是逃不了被吃的命运。为了不被吃光,你还得能生,这样就不怕被天敌吃光。蝗虫就很能生,每头雌虫一般可产卵囊4~5块,最多达12块,每块一般含卵50~80粒,一生所产卵粒总数平均为300~400粒。
另外,蝗虫卵还有个特殊的属性,就是耐旱。一般飞蝗会在天气干旱之际产下大量的卵,等到雨季来临的时候,蝗虫卵感到适宜的湿度,便会集体孵化。
这也就是本次东非出现大片蝗虫的一个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一般来说东非属于的热带草原气候,在9月以后就会进入旱季,那么蝗虫在这个阶段应该数量非常稀少才对,怎么会突增成灾呢?
原因就是出现了反常的雨季。
如果同志们高中好好听过地理课,应该知道一种自然反常气候——厄尔尼诺现象。这里面涉及到两个知识点,洋流和信风带。
所谓洋流,说简单一点就是海里的冷温水交替流动形成循环,一般是热带海域为暖流,寒带出寒流,受地球自转的影响还有逆流和环流。
信风呢,指的是空气受冷热影响上升下降造成的地域气压不同而产生的气流,在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形成有偏转方向的季风。
知道信风和洋流是怎么来的,后面的故事就好讲了。
首先是受地球自转速度的影响,每过个4~5年,东南信风就会减弱,然后导致太平洋东部海域温度升高,上空气温升高,赤道地区的雨水大量集中在中美洲一代,而东非、阿拉伯半岛地区的降水则会大大减少。
恰好,从2017年到2018年,全球经历了较为严重的厄尔尼诺现象,东非因此经历了两年的严重干旱。而蝗虫也在这个期间开始大量的产卵,等待雨季的到来。
恰好现在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激增,导致地球温度越来越高,海水的温度上升,印度洋水温升高。但是吧,东印度洋还是会接收到千岛寒流带来的冰冷海水,于是乎东印度洋和西印度洋之间的海水温度差越来越大,就出现了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事件。
水温不同,导致东西印度洋上空的气温也大不相同,东印度洋上空的冷空气开始吹向西印度洋,考虑到原本赤道地区就是低气压带,大量的湿热空气盘踞在东非上空。冷空气一来,天上的水蒸气冻得开始抱团,就变成了水滴,降下来就是雨。
和咱这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同,东印度洋吹过来的冷空气,里面带的水分还不少,到了西印度洋之后,就使得东非地区的雨下得更大了。
这雨大了,植被长得就茂盛,草场多了,地里的蚂蚱就多了。
这就是此次蝗虫规模大的起点,不过因为当时的植被还很茂盛,雨水非常充沛,所以蚂蚱们相安无事,各吃各的,和人类互不干扰。
但是地球是个整体,往往是这边雨多了,另一边雨就少了。
因为印度洋上空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东印度洋上空非常干燥,直接影响了澳大利亚的降水。
本来全球变暖,靠近热带的澳大利亚温度就不低。再加上气候干燥,成片成片的树林子,忽的一下,着了。
然后就是在澳大利亚延续了几个月的山林大火,对此相信大家也是有所耳闻。
持续数月的大火,直接造成了澳大利亚上空气温升高,换句话说,现在换印度洋上空的空气温暖了。
然后来自西印度洋的湿冷空气呼呼的赶到了澳大利亚,为澳洲干涸的土地带来了大雨。
可是大火造成的温度差着实有点大,就让这雨呼呼呼的下了个不停。于是乎,澳洲刚刚摆脱大火,又迎来了洪水。
再看东非这边,雨都跑到了澳洲,气候自然就变干了,相应的,植被就开始变少了。
如果这一切都是个慢过程的话,那凭借大自然自己的调节能力,还是可以度过这个灾难的。
但问题就是,这一切过的太快了。
由于澳洲大火的规模过于庞大,温度上升的太快,本来在东非上空下的好好的雨,一夜之间都跑了。只留下了在地里傻眼的蚂蚱群。
我们还没吃饱准备好生孩子,这草就没了?
没草了怎么办,那只能吃粮食了。
于是饥饿的蝗虫群把目光移向了人类的田地。
可是天灾的影响是共同的,老天不下雨,农作物也长不了多少啊。
怎么办,东非的粮食不够吃啊?
那就集体迁移呗。
于是乎,浩浩汤汤的蝗虫大军开始铺天盖地的向四周扩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颗粒无收。
更要命的是,他们在所过之处都产下了卵,一旦三月份新一轮的雨季到来,蝗虫的规模将会阔的更大。
如果不加以干预,到今年6月份时,蝗虫数量将会增加500倍。2020年年底时,世界可能会爆发部分饥荒。
所以现在联合国也急眼了,呼吁世界各国协助这些国家消灭蝗灾,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事实上,我国曾经也是极大的一个蝗虫受灾国,在史书上记载了多不胜数的可怕蝗灾。
比如明朝末年,陕西东部、山西南部及河南开封一带由于过度干旱,在1636年也爆发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蝗灾。
到1637年,蝗灾向西扩展到关中平原,向东扩展到以徐州为中心的山东及江苏北部,然后扩展到南起淮河、北至河北的广大地区。
1638年,蝗灾的面积已经扩大到长江流域,并形成了形成东西上千公里、南北400—500公里的大灾区。
一直到1642年,蝗灾才因为气候变化开始减退,而此时的大明王朝,早已被折磨的残破不堪,日暮西山之势已成定局。
难道蝗灾降临,人类就只能束手待毙了吗?
当然不会,从古到今,人们已经从多次的蝗灾中找到了蝗灾的防治手段。在明朝徐光启的《治蝗疏》中就有提到,中国蝗灾的多方地区是 “幽涿以南,长淮以北,青兖以西,梁宋以东”,即黄河下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时而干涸,时而溢水,为蝗虫孳生提供了温床。
在治理蝗虫时,割掉低洼积水处的水草,以清除蝗虫产卵场所;春夏间虫卵形成时,一旦发现有成行的松土(这是虫卵发育成幼虫造成的),则官府组织人力进行处理。
虫卵变成幼虫后,要挖沟扑打;成虫后,官府收购蝗虫,鼓励民众扑打。
要多种蝗虫不食用的芋、桑、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农作物,将草木灰、石灰等筛成细末后,撒在庄稼上,蝗虫就不会再吃这些庄稼。
可以说,在徐光启的科学防止手段下,明廷一些地方政府有效地指导了民众灭蝗,挽救了很多挨饿的百姓。
在现代,防止蝗灾的手段更是多不胜数:通过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就可以降低蝗虫的繁殖数量。适度喷洒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也可以在化学方面最小危害最大收益的消灭蝗虫。
此外,还可以保护和引入本地蝗虫天敌,来进行有效的生态防患。
最后,希望世界人民都可以顺利度过这刺激的2020年,为美好的明天努力。
1.《【蚂蚱吃什么】蝗虫——明明很弱小的直翅目弟弟咋还能成灾呢?》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蚂蚱吃什么】蝗虫——明明很弱小的直翅目弟弟咋还能成灾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245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