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百科阅览,内容不垂直不专注,跨领域跨类目,不迎合不孤独。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敬请阅读,你若抄袭,维权到底!
聊聊甲骨文中隐藏的秘密——“鱼”字研究。
之前讲的“鲁”字和“齐”字都跟鱼有关。
“鱼”这个字造字的时间比“鲁”和“齐”字要久很多,象形字在造字时都有重大事件发生,“鱼”这个字也不例外。
造这个字的时候也发生了一件大事,具体是什么大事呢?先看看这个“鱼”字。
仔细观察甲骨文的这个“鱼”字,其实跟我们在江河中看到的鱼并不一样。
我们平常在江河里抓到的鱼,不管是放在案板上,还是放在鱼缸里,都不是这个样子,而甲骨文中的“鱼”字显然不是从侧面观察,而是从上往下俯瞰。
这条“鱼”的头很大,旁边还有两个巨大的鳍,背上有条脊,还有一个巨大的尾巴,而头部看上去还非常特别。
我这样描述这条“鱼”时,大家应该知道这条“鱼”究竟是什么动物了吧。
它不是生活在江河中那种普通的鱼类,而是生活在海里的鲸,我们的祖先造这个字就是为了记录当时看到的鲸这种庞然大物。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
从字形上来说,这个“鱼”字跟鲸很像,就算它的本意是为了记录鲸,但是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怎么可能见到海里的鲸呢?而且还是以从上往下的俯视角度来看鲸鱼。
难道我们的祖先成了风筝人?把自己绑在风筝上飞到海上去看鲸鱼吗?
事实上,驾着风筝去海上的这种可能性为零。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发现鲸鱼,又是如何把这个庞然大物记录下来的呢?
实际上,远古的祖先未必去海里见到鲸鱼,在内陆也能看到,只要有一种情况发生就能实现,即使今天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在内陆看到鲸鱼的呢?
数万年前,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的海岸线跟今天并不一样,当时中国的四大沿海都有鲸鱼出没,其中有一条鲸在涨潮的时候误入了内河的入海口,然后顺着潮水一直往上游。
进入内河的鲸鱼迷失了方向,在退潮的时候未能游回大海,最终搁浅在了内河岸边,可怜的鲸鱼最终因缺水被太阳暴晒而死。
我们的祖先恰好在岸边发现了这个庞然大物,这是他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见到的最大的生物,之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这是第一次,或许也是唯一的一次,因为鲸鱼这种动物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
为了记录这件重大的事情,他们将这条鲸的形象画了下来,并认为它是水里的鱼王,代表了水里所有的鱼。因此,这个字被称为“鱼”。
我们再看看这个“鱼”字,他们为什么要特别画出这个偏圆形的头,而且还特别指出头的位置,并且还在鳍的背部画上一条带状。
当我确定这个“鱼”字就是鲸鱼的意思后,专门查阅了鲸的种类,最后发现有一种鲸与这个字非常像。
这种鲸头部略圆,有一个明显的突起,即发出超声波用来制造回音定位的隆额,在鳍的后面有一个马鞍形的灰白色斑,两眼的后面各有一块梭形的白斑。
这种鲸鱼在猎捕海狗时,会在满潮前观察直达海滩的裂缝沟渠,当满潮时沟渠会灌满水,并在沙滩上形成一片浅水域,此时虎鲸会沿着沟渠冲上海滩,并故意让自己搁浅,以趁机捕食海狗或海狮,这种鲸就是海中霸主——虎鲸。
因此虎鲸搁浅在海滩上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可惜这头虎鲸在海水涨潮时,误入了我们的内河。它本以为这里可以捕食到更多的猎物,玩点搁浅的花招,可是没想到在内河的阴沟里翻了船,这次不是假装搁浅,而是真的搁浅了。
智商再高的虎鲸,到了迂回曲折的内河中智商就变低了,因为超声波不管用了。
内河的沟壑太多,超声波刚发出去就反射回来了,到处都是障碍,虎鲸不知道该怎么游了,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最终搁浅在内河岸边。
虎鲸是社会性群居的动物,现在孤身一人深入我们的内河,没有其他同伴可以交流,最终搁浅在内河。
不过它也是幸运的,遇上了我们的祖先,让它成为了“鱼”字的创作雏形,从此我们的“鱼”字有了。
现在我们沿海海域很少成为虎鲸的活动区域,数万年前,它们曾有一位同伴在这里消失,随着沧海桑田的变化,这里已经不再是过去的的虎鲸栖息地,它们也不再来这里了。
我是百科阅览,生活阅览馆,百科杂货铺。
1.《鱼类有哪些专题之甲骨文研究系列3:鱼字研究,鱼王现世,虎鲸因误入内河搁浅而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鱼类有哪些专题之甲骨文研究系列3:鱼字研究,鱼王现世,虎鲸因误入内河搁浅而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pet/3312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