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报告》手迹。
1958年5月,平阳县人民委员会在平阳县西门金平山脚下刻下烈士的悬崖,以纪念192名红军战士和红卫兵在进攻平阳县时牺牲。
1930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正式成立,是全国14个红军单位之一。第十三红军坚持战斗四年,活动于浙南二十多个县,经历百余场战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浙江的统治,有力支持了中央苏区等地区的革命斗争,对浙南乃至浙江的党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军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红十三军的斗争最终失败,但其伟大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历史说明未来。只有不忘原著,才能打开未来。2020年是十三届红军成立90周年。“镜有形,古事今知”。只有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对比别人的路,展望未来,搞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才能深刻而准确地看到很多问题。红十三军短暂而辉煌的斗争历程,为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留下了许多深刻启示。
坚持党的领导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和生命线,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中央政府确定了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各地党组织相继得到整顿、恢复和发展。到1929年10月,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建立了106个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984人,壮大了Xi南河各地的党组织。从浙南武装暴动到红军游击队的成立,再到红十三军的成立,浙南党组织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红十三军成立后,党的领导不稳定,组织建设不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导致部队分散,人心不齐,最终失败。
首先,红十三军主要领导人过早死亡,领导核心不严。金在担任红十三军政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英勇就义。政治部主任陈文杰于1930年9月21日在温州逝世。后来党为了加强对红十三军的领导,派潘新元到浙南,他也在12月被打死。与此同时,胡司令员为解决这一难题向党中央寻求更多的支持,前往上海向中央汇报并请示。这一举动客观上造成了指挥员长期不在,部队失去了领导核心和向心力、凝聚力。由于红十三军领导人相继去世或离开,红十三军军部实际上已不复存在。其次,红十三军与浙南特委只是“横向关系”,红十三军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未能处理好与浙南党组织的关系。1930年10月26日《中共浙南特委给东局的报告》中提到“党在军队中没有好的基础”,“浙南红军从来没有好的党的基础……不能在党的领导下正确地执行正确的路线”。第三,红十三军的组织和思想建设薄弱。1927年,“三湾改造”提出,分公司要建在公司的基础上。1930年4月,负责浙南红军游击队政治工作的汪国真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到,要“整顿旧支部,发展新支部”,“每个支队组织一个小组,每个中队组织一个支部,每周召开一次党代会”。但是这些意见在后来成立的红十三军中并没有贯彻执行,导致红十三军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红二团团委的报告反映:“我军什么政治党务,从来不知道,所以政治工作还没有做。”也在红十三军内部造成了“极端民主化”、“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问题,队伍成分混杂,基层党组织和部队失去了纯洁性,最终走向衰落。
党政不分,军政不分,东西南北不分,党领导一切。回顾中华民族一路走来的艰辛与苦难、成就与荣耀,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中诞生,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丰硕成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当前的疫情防控战争中,党中央充分发挥了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战胜困难...这些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充分证明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实现民族复兴是完全正确的。
坚持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
“事情不是停滞不前,你是灵活的。”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八七会议后,浙南党组织在恢复整顿党组织的同时,开始广泛深入地动员和组织农民。1929年,浙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国民党对农民征收的苛捐杂税有增无减。各级党组织顺势而为,从1929年到1930年初,多次发动农民暴动,建立农民武装,成立红军游击队。1930年初,中共中央派巡视员金视察温州、台州。金充分利用这次调查了解农村、工厂、街道情况的机会,多次召开县、区党委、支部会议和县、区积极分子会议,对温台党的工作和武装斗争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2月28日,金就温台政局、群众斗争、武装暴动、党内、工人和群众组织等问题,向中共中央作了1.5万字的详细报告。3月,他去上海向党中央报告了浙南的武装斗争。3月31日,中共中央致信浙南党组织,指出浙南应组织局部暴动,建立以永嘉、台州为中心的红军。
可以说,从浙南农民武装暴动到红军游击队、红十三军的成立,浙南党组织立足浙南实际作出决策,在良好的基础上把握形势,以形势为指导。但是,红十三军成立的时候,正是“左”倾主义在中央占统治地位的时候。在“红浙”的指示下,第十三红军未能正确认识敌强我弱的形势,坚持以进攻中心城镇为主要目标。1930年5月,在平阳、瑞安红卫兵的配合下,第十三红军第一团900多人进攻平阳县。当时平阳县有国民党李杰三旅的一个连,战斗力很强,也有保安队和县卫队。红十三军装备落后,准备不足,进攻北门的支队也因为向导而引错了路,耽误了战机,给了敌人喘息的机会,能够反击。红军和红卫兵浴血奋战,牺牲192人。平阳之战后,红十三军仍在反复攻打缙云、瓯曲、黄岩等县城,吃力地进行远征。虽然取得了许多胜利,但也造成了部队的严重损失,无谓地消耗了大量的革命有生力量。在红十三军和浙南特委的活动中,浙南1700多名共产党员和红军战士为革命献出了生命,红十三军以上干部和浙南特委主要领导成员几乎全部牺牲。
在党的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遇到过严重的挫折。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中国的实际。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才在挫折中奋起,继续胜利前进。在这场防疫战争中,党中央突出了实事求是,地方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精确的政策,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形势好转后,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统筹规划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生产生活安全。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振兴党,振兴国家;如果你反对实事求是,你就会错过党和国家。
坚持群众路线是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
“政治的地方在人心里是繁华的,政治的地方是违背人心而被废除的。”中国共产党是在密切联系人民、共同奋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的。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
浙南已经处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反动势力强大。红十三军的崛起给国民党带来了严重威胁,国民党调集重兵“清剿”。在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下,动员游击战争中心地区的群众,进一步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红十三军本身是从游击队发展而来的,受到“游击队思想”的影响。成立后没有及时转移作战策略。在“左”的路线指引下,红十三军集中力量进攻中心城镇,但未能集中力量巩固和发展农村根据地,在群众中进行土地革命,建立政权,扩大政治影响。再加上部队频繁远征,原有的主要活动区屡遭国民党破坏,部队基本补给难以维持和满足。1930年6月25日,为了补充给养,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红二旅中队长徐定魁和黄岩农民军团长夏·率队到泰州海门,从国民党驻军手中夺取新到的枪支弹药。乐清的台门周边地区是进入海门的必经之路。在当地的16个村庄中,壮族有民间组织。红十三军路过,被民团射杀,英勇反击,吓跑了民团。然而,太泰门的枪声也惊动了附近的黄岩、乐清、温岭等县的民团,红十三军立即被包抄,决定返回李。在经过艾门岭的路上,遭到民团伏击,471名红军指战员和贫农被打死。乐清等地有强大的民团,红军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这一带甚至出现了永嘉“绿客”被烧被抢的舆论。“爱门岭事件”期间,虽然很多人给予了帮助,但也有少数红军逃脱,正是因为有群众的掩护和支持。但是,也有人曾经视十三红军为“土匪”、“绿客”。红十三军在发展的鼎盛时期,错过了建立根据地、发展群众的最佳时机。革命末期,群众很害怕,大部分是“跑路”、“不感谢”。红军不得不躲在山里打游击战。最终,革命活动失去了根据地的支持和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治国是常规,但惠民是基础。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指出:什么是真正的铁壁?是群众和千百万人民真心支持革命。90年来,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取得胜利,根本原因在于紧紧依靠人民。2020年,面对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构筑了群体防控的人民防线;与此同时,我们坚持统筹规划,确保在反贫困的决战中取得高质量的胜利,这体现了我们对人民的强烈感情和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只要不动摇信念,不脱离群众,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推进强军事业是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撑
军人是国家大事,对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至关重要。从鸦片战争到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深刻地表明,落后必挨打,弱军必受欺负。现实一再告诫我们,只有我们能打,战争才能停止。没有强大的军事支持,国家安全得不到保障,民族复兴是海市蜃楼。
红十三军失败的客观原因是兵力悬殊和敌我悬殊。浙江是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也是蒋介石的故乡,国民党的力量在这里非常强大。第十三红军的成立,在蒋介石统治下的后院点燃了革命的火焰,犹如一把利剑插入人心,给国民党当局造成恐慌。国民党当局下令成立“江浙皖三省总部”,制定了“剿匪”计划,并不断调集和派出更多重兵“围剿”红十三军,总兵力达一万余人。面对国民党装备精良的优势部队,红十三军自身的武器装备极其落后。胡曾回忆起当时的武器情况,甚至最起码的“步枪、木弹、猎枪、红缨枪、大刀等。分配不够,许多人赤手空拳跟着他们。此外,红军缺乏专业的军事人才,士兵主要是穷人,没有军事训练和战斗经验。有些部队甚至保持了原始的战斗风格,这与国民党精良的武器装备和充足的供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红军全盛时期虽然有几千人,但敌我力量还是悬殊的,经过几次浴血奋战,都无法与国民党军队抗衡。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由于没有认识到建设军队和掌握军队的极端重要性,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在1927年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揭示了武装力量对革命的重要性。人民军队成立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牺牲,为党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来得快,打得来,打得赢”。在参与救治病人、承担火神山医院救治病人的任务、运送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的过程中,下令禁止,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战斗,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人民军队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强国强军的梦想。没有强大的军队和坚实的国防,就很难真正实现强国梦。”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只有加快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强国之路,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后盾和安全保障。
来源:温州日报
中共温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理论学习中心组
1.《13军 论红十三军斗争的历史启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3军 论红十三军斗争的历史启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135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