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多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中国奶牛品种
奶牛是奶牛,是经过高度繁殖和培育的。中国的奶牛主要是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它是纯荷斯坦牛和本地牛的高世代杂种。它具有适应性强、分布广、产奶量高、抗粗饲的特点
2.奶牛繁殖期
育成牛的初期发情期一般为6-10个月,平均年龄为8个月;性成熟年龄一般为8-12个月,平均10个月;成熟期一般为16-20个月,平均年龄18个月,说明奶牛可以繁殖。成年奶牛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平均为52天,发情周期为21天。
在乳制品生产中,妊娠期约为280天。怀孕和哺乳的联系在于同时结束妊娠期和干奶期。产犊是指泌乳期和空妊娠期的开始。
3.奶牛泌乳阶段的细节
奶牛的泌乳期一般为305天左右,分为早泌乳、全泌乳、中泌乳和晚泌乳,干泌乳期为60天左右。泌乳前期:从分娩到产后14天;全哺乳期:产后15天至100天;哺乳期中期:产后101-200天;泌乳后期:产后201天至干哺乳期前。干奶期:奶牛在分娩前两个月乳腺停止泌乳的时期。
中国荷斯坦奶牛年平均产奶量约为7000-9000公斤,最高产奶量可达10000公斤,乳脂率约为3.5%。
4.牛胃的结构
牛是反刍动物,胃可分为四个腔室:瘤胃、网状胃、瓣胃和皱胃。前三腔粘膜无消化腺,不分泌消化液,称为前胃;皱胃粘膜能分泌消化液,类似于单胃动物的胃,称为真胃。
饲料依次流经瘤胃、网状胃、带瓣胃、皱胃四个胃腔,部分回到口腔后进入带瓣胃咀嚼。这四个胃腔不是直线相连的,而是相互交错的。
5.牛胃的作用
瘤胃约占四胃总容积的80%,大牛瘤胃容积为140-230升,小牛为95-130升。瘤胃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原生动物和厌氧真菌,瘤胃微生物对饲料的发酵是导致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特性不同的根本特征。瘤胃的功能是:暂时储存饲料和微生物发酵。
网状胃是四个胃中最小的,约占四个胃总体积的5%。网状胃位于瘤胃前部。两个胃没有完全分开,饲料颗粒可以在两个胃腔之间自由移动。网胃的内皮具有蜂窝状结构,所以网胃俗称蜂窝胃。网胃的主要作用:配合瘤胃收缩,使食物回到口中反刍;保留随饲料一起食用的钉子、铁丝等重物;食物的研磨、发酵和流动。
皮瓣胃约占四胃总体积的7-8%,其内表面衬有组织状皱襞。翻胃的主要功能:从瘤胃中浓缩内容物,进一步粉碎,将粉碎的饲料颗粒排入皱胃;吸收水分、小肽、挥发性脂肪酸和一些无机离子。
皱胃是牛的真胃,占四胃总体积的7-8%。它的作用和单胃动物的胃一样,分泌消化液,使食糜湿润。真胃的消化液含有酶,能消化一些蛋白质,但基本不消化脂肪、纤维素或淀粉。饲料离开真胃时呈水样,然后到达小肠进一步消化。未消化的物质通过大肠排出体外。
6.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中的消化和吸收
反刍动物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粗饲料和能量浓缩物。粗饲料主要以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形式存在,淀粉含量低,如苜蓿、羊草、玉米秸秆和青贮饲料等。浓缩饲料主要以低纤维含量淀粉的形式存在,如玉米、小米、高粱等。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主要产生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己酸,其中乙酸、丙酸和丁酸约占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95%,为反刍动物提供70% ~ 80%的能量,是维持反刍动物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挥发性脂肪酸被动物吸收,然后进入身体组织进行氧化和供能,或者合成脂肪或葡萄糖。醋酸可以合成乳脂中的C4至C16脂肪酸,这是维持一定乳脂率所必需的。丙酸主要通过糖异生在肝脏产生葡萄糖或氧化能,丁酸大部分转化为酮体。如果转化量超过一定限度,奶牛就会发生酮病,这是用高浓缩饲料饲喂反刍动物的潜在风险。
7.粗蛋白在瘤胃中的消化和吸收
瘤胃是反刍动物消化饲料粗蛋白的主要场所。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质有60%-80%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为小肽、氨基酸、氨、α酮酸和挥发性脂肪酸。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小肽、氨基酸、氨、α酮酸和氨合成微生物蛋白。瘤胃微生物降解蛋白质的主要产物是氨,其中一部分作为氮源供微生物合成自身的细菌蛋白,另一部分被瘤胃壁吸收进入血液,在肝脏合成尿素。大部分进入肾脏随尿液排出,部分进入唾液腺随唾液返回瘤胃或通过瘤胃壁进入瘤胃,再次合成细菌蛋白。进入瘤胃的饲料蛋白有20%-40%不变地进入后胃肠道,称为过瘤胃蛋白或瘤胃未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和细菌蛋白一起进入皱胃和小肠,分解成氨基酸进入血液。
8.脂类在瘤胃中的消化和吸收
瘤胃脂质消化本质上是微生物消化,饲料中的半乳糖脂质和谷物中的三酰甘油含有高比例的不饱和脂肪酸。瘤胃微生物主要将三酰甘油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半乳糖酯水解为半乳糖、脂肪酸和甘油。两者产生的甘油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日粮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瘤胃降解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瘤胃微生物氢化。部分氢化的不饱和脂肪酸会发生异构变化。
日粮中添加无保护的不饱和脂肪酸对瘤胃微生物有毒性。通过与瘤胃微生物细胞结合,包裹饲料纤维,瘤胃微生物可以阻止饲料纤维的消化,降低粗纤维的消化率。同时,氢化过程中会产生异位脂肪酸,降低脂肪的消化率。
9.棕榈酸和油酸对奶牛的影响
棕榈酸(C16:0)可以刺激脂肪的再合成,并参与脂肪酸向甘油三酯的转化。C16:0是酯化反应中sn-1位的理想脂肪酸,可以提高产奶量和乳脂率。
油酸(C18:1)能显著增加卵裂卵母细胞产生囊胚的比例,从而提高卵泡质量、受胎率和奶牛的繁殖力。
本文的部分内容、数据和图片是从互联网及相关文献中转移过来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删除。
1.《奶牛 奶牛详细知识介绍》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奶牛 奶牛详细知识介绍》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19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