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对很多90后的印象太模糊。但对于80后来说,这是一个记忆深刻的事件。这一次,我们邀请了一位来自安徽的资深媒体人来谈谈他记忆中的98水灾。
1998年,长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嫩江流域相继爆发洪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后期,华南好像也短暂的经历过洪峰过度。那年我初二,记得很清楚。我家在长江边上,属于泄洪区。
1998年,每日新闻播出后,天气预报上全是荷塘里的雨滴。除了“洪湖水浪”蓝田野莲藕汁的广告,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天气预报上,可惜那年几乎没有晴天。相比长江中游,我们长江中下游的压力比他们小。据说1991年洪水后,国家投入巨资重建了我们段的长江大堤。所有的压力都没那么大。因为我们的地方是泄洪区。都说一旦下游撑不住了,主要指江苏,要做好牺牲家庭的准备。全家做了计划,搬到山上的工厂,因为地形比我们家高20多米,不用担心洪水。大米、食用水、液化气、常用药都准备好了。你可以随时撤退。
当然最后我们顶住了压力。据说当时高层已经想到泄洪,影响太大了。此外,安徽和江苏部分没有泄洪,所以我们设法保住了家园。印象中说江苏某个地方好像被淹了,但是不记得了。但是上到我们上游,确实有局部泄洪。而且1998年湖北、湖南、江西似乎是受灾最重、压力最大的地区,安徽、江苏似乎好一些。
当时的焦点访谈是天天抗洪。在电视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洪水中手挽手,建造人工防浪桩,为紧急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电视屏幕里,一个个,某某部队来了,某某部队来了。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句话,就是空部队来了。我们自己的士兵为灾区做出的贡献让我们的人民感到温暖。抗洪胜利后,他们撤离灾区,大家把东西送到车上,都是出自真情。
记得九江大堤决堤,新闻里发布的图片是,如果发现卡车等大型机械,马上征用,直接投入缺口。但是从电视画面和记者的口述中,我们知道一辆大卡车被扔进缺口,直接被冲走了。我终于有了一个印象,一艘船在那里沉没了,这就为填补空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可以说,人民为抗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说实话,当时虽然有点紧张,但真的不是特别害怕。毕竟,作为在河边长大的孩子,我们见过很多洪水。1991年的洪水直接把路变成了水。我看着一个比我大两岁的男人在路上钓两条大鲫鱼。你知道我的反应吗?惊呆了!虽然我走在过水的路上,但是谁知道除了小猫小鱼之外还有一条大鲫鱼呢?但是1998年,经过改造,我们的防洪能力还是很好的,至少水再也没淹过路。所以我只是有点紧张,因为我不会游泳。是的,作为一个在长江边长大的孩子,我不会游泳!为什么?因为我们这里是血吸虫病疫区,下水很危险。成年人干脆让我们断绝与野水接触的机会。我当时特别担心的是,如果洪水突然来袭,我就不会游泳了。我怎样才能确保我不会被水淹没?我最后的选择是我的床板...
那是题外话。今年似乎少不了下雨,至少印象中和1998年差不多,连日阴雨,气温也没有太高。但现在的优势是,长江从河道到盆湖再到大堤得到了系统的治理,蓄滞洪能力大大提高。
说了这么多,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91年洪灾后,国家发放救灾物资,我一个同学就吃到了方便面。具体数量记不清了。那时候吃方便面的人不多,他爸听说这种面泡在开水里会变成一大碗面。然后回家后拿出一包方便面,家里人从上面掰了一小块放在大碗里,倒热水。一家人静静地坐在桌旁,等着一小块方便面变成一大碗面条...
1.《安徽泄洪区 98年大洪水,我住泄洪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安徽泄洪区 98年大洪水,我住泄洪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3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