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有5亿多人有自己的家庭医生。这个数据让很多人疑惑:我的家庭医生呢?
“看病难、看病贵”是民生“痛点”之一,多年来被普通百姓强烈反映。市政府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加快建设健康温州,巩固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进一步提高县级和基层医疗救治率。
这个内容引起了代表们的关注。CPPCC全国委员会委员薛辉提交了《关于在我市推广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的建议》,指出虽然我市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已分别实现普通人群30%和重点人群60%的医改目标,但合同制服务推广仍不平衡,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成员的观点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承包服务原则上主要是团队服务的形式。”薛辉表示,我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早期推广过程中,存在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弱、签约服务质量低等问题。
对于未来的发展,她期望各部门能够紧密合作,完善配套政策,为群众提供系统、持续、公平的卫生服务;对不同人群进行分类指导,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合理调整基层药品目录,满足居民就近开药需求,进一步降低群众基本药物药价。
代表性热点讨论
市人大代表王树芬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和家庭医生。她告诉记者,国内推广的家庭医生以基层全科医生为代表,为签约对象提供医疗服务、精准转诊、用药指导、建立健康档案等服务,只为少数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提供预约式上门服务。
王树芬说,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推广这一制度的最大困难在于缺乏全科医生。“一个全科医生承包100人,承包500人,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肯定会不一样。”王树芬坦言,在基层,签约医生达到六七百人,甚至影响了医生的正常工作。王树芬认为,学校扩大全科医生招生规模迫在眉睫。同时,对于现有的全科医生,要想办法用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学术待遇留住人才,让全科医生安心在基层工作。
“家庭医生是个好系统。”市人大代表胡荣当认为,每个家庭都需要一个能解决问题的签约医生团队,因为医生可以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长期了解和随访观察,轻松对每个成员的健康和疾病变化做出准确完整的判断。
胡荣当表示,基于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现状,温州医科大学推广了“县管乡用”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培养周期很长,很难缓解基层缺人的困境。充分利用和培训现有的基层医疗资源至关重要。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家庭医生标准签约率要达到35%,说明党委和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建设的高度重视。”胡荣当表示,下一步的关键是切实落实各项合同的内容,避免“无约而签、无约而签、无信而签”。
公众期望
“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但是对于社区老年人的小突发事件,是否可以建立相应的急诊就诊机制?”市民王女士告诉记者,不久前,家里的老人喝醉了,生病了。她办了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想找社区医生帮她看看。最后,她找不到可以家访的医生。
王女士希望社区医院不仅能解决居民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还能针对家庭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
陈秀英是一名公民,长期从事社区工作。她期待优秀的全科医生能留下来,留在基层。陈秀英说,一个好的家庭医生应该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以便提供持续和全过程的保健服务。
部门前景
家庭医生合同制服务是深化医疗改革、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举措,也是改革的新生事物。市卫计委妇女处相关负责人承认,这项工作在我市的推广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合同服务工作机制建设、配套政策、规范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下一步,我市将以提高居民感知为目标,做好细致的签约服务。把合同签订工作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从注重量化指标转变为定量和质量指标并重。
通过完善签约团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做好服务模式的转变,才能达到“签约守约”的目的。深入推广10+1合同服务包,针对65岁以上老人、孕妇、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开展分类指导。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学人才建设。推进全市统一合同制,建立签约医生与签约居民互动机制,探索建立合同评估平台。
来源:温州日报
1.《家庭医生签约 温州力推家庭医生服务 你签约了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家庭医生签约 温州力推家庭医生服务 你签约了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3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