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纪录片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餐,发现除了传统的“八大菜系”,还有更多值得探索的中餐菜系。对此,东方食品研究所所长刘光伟对中国烹饪的分工提出了新的思考。他认为传统的“八大菜系”并不能完全反映中餐的全貌。如果按照“34-3菜系”来划分,即按照目前的34个省级行政区域,定义菜系、流派、学校三级体系,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覆盖面全面,界限明确,就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中餐体系。
目前,许多地方陷入了“美食之争”,严重影响了中国美食理论的发展,使从业者感到非常困惑。这不仅不利于传统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中国饮食的发展和进步。刘光伟认为,“菜系之争”主要是因为菜系分类界限不清,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空太白,另一个是不够深入。“中国地大物博,地貌多样,民族众多,菜系的划分要与之相适应。“八大”或“四大”并没有反映中国食物的丰富多彩。”刘光伟说,陕西、河南、山西是中国文化的摇篮,他们不客观,因为他们没有菜。其他省份没有菜系,也不全面。另外,在各个菜系领域,很多差异都被忽略了。所以他提出按行政区域划分菜系,同时确定菜系下的两级流派和门派,这样小区域内的风味差异也可以表达出来。
在刘光伟看来,实施新的菜系分类不仅在于分类本身,还在于通过细化来界定地方菜系的烹饪风格和特点,从而解决一些菜系“没有名分”的尴尬,使这些地区的从业者感受到更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更积极地继承优秀的地方饮食文化,促进地方菜系的发展。“34个菜系,相当于建立了34个文化品牌。每个品牌都可以帮助政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成为传播省级文化的起点,从而促进食品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餐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名片,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如何打磨中餐品牌,让中餐更好的走出国门,让世界了解中餐,刘光伟认为科学的菜系划分也是必要的。“根据行政区域划分为34个菜系,让外国人更容易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现中国烹饪的博大精深。”刘光伟说,34种菜肴是中国文化的34个象征。海外人士想了解中餐,需要了解这34个符号。这需要一个过程,也是他们味觉觉醒的过程,也是中餐的奥秘。“34-3菜”理论的出现,一定会让更多的海外同行对中餐产生向往,因为它展示了中餐的全貌。
“目前,东方美食研究院对34-3菜系的划分做了全面、成熟的研究和解读。希望这种新的划分能尽快在行业内实施,让中国美食园更加多姿多彩。”刘光伟提出上诉。
1.《菜系分类 科学划分中国菜系让中餐品牌更响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菜系分类 科学划分中国菜系让中餐品牌更响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0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