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助于正确理解孔子之道,有益于人的心灵和生活的书。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王艳萍根据《五经》和《论语》创作了他的最新力作《孔子之道》。他从正确解读经典和孔子当年所面临的历史和现实出发,充分吸收了先贤的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孔子的修齐治平之道,阐释了孔子的道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关系。努力还原孔子的历史真面目,还原孔子道的真正精神,理清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四川大学教授王艳萍先生
王艳萍先生,1943年生于四川峨眉山。1981年硕士毕业后,留在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曾教授《中国古代史》、《隋唐史专题》、《唐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出版学术论文集《治国之道与民族运动——以唐代政局为中心》和学术专著《论牛莉党考》、《科举与士风》、《孔子之道》三部。合著《中国历史上的今天》、《中国诗歌与音乐艺术美学百科全书》、《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等书籍。
《孔子之道》信息量大,逻辑严谨,论述严谨。在很多重要的问题上,往往让人耳目一新,不禁被深深打动。在书中,孔子对世界的情怀和忧患意识,尤其是体现在我们民族的文化精神中的那种无所畏惧的创造历史的英雄精神,以及兼容并包的拥抱,表达得淋漓尽致。孔子在世界上保护人民安全的方法在我们心中很高。由此,我们认识到,孔子的职业真的是立心为天地,立命为民,古为今用,开太平世;孔子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奠基人。
《孔子之道》以“孔子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为重点。王艳萍先生说,根据尧舜的历史传说,孔子提出了“天下为公”的理想,中国社会从未失去崇高大道之旅也是为了大众,选择人才和能力,谈信仰和修...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关门不高兴,偷贼不做,所以不关门就叫大同出门。"
王艳萍先生认为,孔子在古代描述的大同世界有一个国家,但不是君主的私人国家;有家,但人们对自己的家并不自私;有我,但不追求私利。在每个人生命的不同时期,社会上不同性别、不同天赋、不同境遇的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尽力而为。这是一个人道与天道兼容的世界。因为这是一种丰富多彩、和谐不同的大和谐,每个人都很享受。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同社会就是一个平均的社会。王艳萍先生强调大同社会是一个平等的社会,但不是一个平均的社会。什么是平等?他说,这种平等是实现人生价值上的平等。
王艳萍先生还解释说,孔子在“道隐”的艰难时期,以大仁观史、议政,根据历史上“三代英国”的时代,提出了小康计划。其本质在于约束上层,维护下层,以实现社会和谐。面对社会,孔子揭示了“各亲各子,财利各有”的错误,唤醒了人们以自私自利追求私利的梦想,确立了历史上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他补充说,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按照“小康社会”治国,“大同理论”提出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影响很小。而大同思想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的生活,照亮了中国的社会,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积极的活力,不至于麻木,不至于失去理想。
王艳萍先生以孔子整合前人文化的方式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以“仁”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这表明孔子的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方式。
王艳萍先生认为,孔子“以祖叙尧舜,以宪章教文武”,孔子学说是历代优秀文化的汇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了奠基作用。“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它界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属性,造就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王艳萍先生进一步论证了孔子学说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关系,认为孔子学说是指导中国古代政治建立的途径,指导中国古代生活的途径,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设定了理想目标,为中国古代个人的培养设定了理想人格。
中国古代教育模式中,儒释道是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王艳萍先生认为,以孔子的道为核心精神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模式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而佛教和道则处于辅助地位。佛教和道教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孝”等观念。
最后,王艳萍先生对一些歪曲孔子思想的观点进行了辨析、解释和澄清。他认为孔子之道的核心是“仁”文化,绝不是“三纲”文化;以孔子的学习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仁,仁是不断创新和进步的。不限于“国学”、“中学”,不等于西方文化对应的“旧学”。
王艳萍《孔子之道》精彩观点节选:
1.孔子编选六经,是对前人文化的选择性总结。他没有做就谈论它。其实他边做边谈。在73位君主中,孔子只选择了6位,他们都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没有专制或平庸的君主。这说明他选择的标准其实是仁义之道,是一种进步的文化。
2.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道学精神是仁,仁就是博爱。韩愈以孔子的儒家经典总结出的尧舜之道为道学之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如果孔子没有确立这个道,中国的历史就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历史。所以孔子的学生说:“夫子好尧舜。
3.在中国历史上,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人,只有孔子一个。孔子通过融合前代优秀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他把“仁”提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4.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者才是真正的人。这是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定性。
5.孔子的事业是在礼崩乐坏的时期进行的。在这样一个时代,孔子提出人性本善,人也要善,给了人希望。从这个角度来说,是非常伟大的。“善”的文化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可以充满善意,每个人都可以做好事,我们的社会可以成为一个好社会。有了这样的希望,无论人生有多少挫折,历史有多少弯路,人类的精神世界都会挂着一轮太阳。所以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乐观的文化。
6.在中国古代,个人都是按照孔子的儒家思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从小接受的是走一条“修身养性,一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道路。
7.孔子提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目标,即在不平等的阶级社会中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通过小康社会进入人人平等的伟大社会。这是个好主意。
8.由于专制政治和一些帝王文人的扭曲,孔子的道的精神也被篡改了。比如在家庭关系中,父子互爱的孝文化转化为孝的单向孝文化,仁文化也转化为忠文化。
9.儒释道并称三教。看看任何朝代的图书目录。在经典和历史子集的四大类中,佛教和道教书籍只是其中的两类,编目一般排在分科或汇编部之后。以孔子的道为核心精神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模式中处于中心主导地位,而佛教和道则处于辅助地位。绝大多数中国人走的是儒家之路,而不是出家。
10.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仁”文化,而不是专制朝廷认可的自私自利的“三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儒学是汉代经学的核心,与哲学家的理学兼容。与佛道兼容的宋明理学正在进步。清代儒学也有创新。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不能被称为老式的“老派”。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旧派”是对中国文化的不正确称呼。
好书推荐
孔子之道
1.《王炎平 修齐治平,正本清源——四川大学王炎平教授《孔子之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炎平 修齐治平,正本清源——四川大学王炎平教授《孔子之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1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