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进京,崇祯皇帝绝望地在紫禁城北面的景山公园上吊自杀。明朝走到了历史的尽头。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一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明末恰好遇上气候上的“小冰期”,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农民被迫奋起推翻明朝。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小冰河时期发生了什么?今晚我就看历史书给大家讲讲明朝小冰河期的那些事。

小冰期,顾名思义,是指气温比正常年份冷的时期。这些因果关系看似相当合理,因为异常的天气导致粮食产量锐减,从而引发社会动荡。但经常被明史爱好者宣称的明朝小冰期的说法,其实是不正确的,因为这个小冰期的时间跨度是从元初开始,一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持续了400多年。

科学家测量了青藏高原冰川的碳同位素,发现冰川在1270年左右开始推进,也就是说小冰期就在这个时间节点开始。第一次冷却阶段的最低点出现在1370年左右,到了下一个世纪温度略有上升。1470年左右,全球气温再次变冷,一些很少下雪的地方开始持续下雪。极端寒冷的天气持续到1715年。这期间最冷的阶段发生在1650年到1700年之间,也就是明朝灭亡后的半个世纪。

从上述时间节点来看,元明更替时间和明清更替时间基本处于小冰期相对寒冷的阶段,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高度确定性的因果关系。但是,在详细了解了现阶段的天气情况之后,答案就不一样了。

根据明朝正史和地方志中的一些记载。景泰经历了四年的冬季大雪,次年4月,据报道长江下游“冻死的不算”,仅长江南岸的常熟县就冻死了一千多人。成化十三年冬,运河结冰,厚达数尺,中断了江南几个月的交通。万历六年间,长江三角洲很多湖泊结冰,冷风卷起湖面的冰屑,送到10米高的山丘上。

熟悉明朝历史的读者可能知道,无论是景泰还是成化,明朝都处于一个稳定的发展阶段,万历六年是“万历复兴”的黄金时代。既然极寒的天气对景泰王朝、成化王朝、万历王朝的影响较小,那么崇祯王朝的覆灭是否应该让小冰期回落?这显然说不通。

事实上,明末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失去生计,不得不冒风险对抗朝廷;二是两线作战,耗尽了国家财力。法院没钱打官司,不得不征收更多的税。税收负担的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起义军崛起;第三,统治阶级的无能导致局势完全恶化。到了最后阶段,一个庞大的帝国完全脱节。它能存活到1644年是一个奇迹。与这三个原因相比,小冰期只是一个很小的影响因素,让它为明朝的灭亡背黑锅显然有些牵强。

参考文献:《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初步研究论文》和《明史》

1.《明朝小冰河时期 明朝小冰河时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该为明朝灭亡背锅吗?》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明朝小冰河时期 明朝小冰河时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该为明朝灭亡背锅吗?》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2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