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青海代表团时强调,生态保护必须放在首位,生态环境保护要扎扎实实地推进,生态环境要像眼睛一样保护,像生命一样对待,促进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保护三江源和“中国水塔”,确保“一江一水向东流”。
80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专家、四川省草原科学院副研究员刘刚在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我们的项目就是按照这个要求实施,努力解决青藏高原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瓶颈问题”。他强调“青藏高原畜牧业发展不同于内地,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理念,不可能跨线”。
刘刚提到的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发展项目属于国家公益性产业科研项目,以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决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瓶颈问题,是集文化、科技、社会、经济、环境为一体的示范区实验。自2012年以来,经过五年的研究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刘刚在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总结会。四步酸奶摄影介绍:吴健英谈到项目时,刘刚非常激动:“我认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按照绿色发展的理念,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找到了解决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矛盾的可行途径。”
△图为刘刚对社区牧民的参与式培训。图片由刘刚提供刘刚介绍说,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种是以量取胜,扩大规模,解决千家万户吃饭的问题,比如内地的奶牛场;二是以质量取胜,提高质量,增加附加值。他认为,在青藏高原牧区,引进外资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大幅增加农牧民收入规模,集中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很少。“所以大陆追求高产高效在青藏高原是行不通的。”首先,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它的特殊性。南方牧草亩产达到几千公斤,有的甚至达到一万公斤。但在青藏高原,人工草地每亩鲜草产量达到1000公斤以上,绝大多数只能达到几百公斤,这是由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决定的,无法改变。牧草产量低决定了高原畜产品产量低。在国外养殖技术先进的地区,每头奶牛每年可产奶10吨,内地黑白花等改良奶牛平均水平可达6吨。牦牛一年产奶量只有300多公斤,是黑白花奶牛的二十分之一。大陆肉牛十八个月就可以宰了。青藏高原牦牛的生长周期是普通肉牛的几倍,需要饲养三四年甚至五年以上。这些都是自然条件决定的特征。其次,牦牛、藏羊等特有动物是数千年来青藏高原极其恶劣的自然气候下,人、草、畜共同进化的自然选择。试图引进新的牧草品种来改造青藏高原的畜牧业,是违背自然科学规律的,近几十年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
△图为年轻的科学家和牧民一起吃饭。图片由刘刚提供“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青山绿水绝不与金山银山对立。关键在于人和观念。当国家要求草畜平衡,控制承载能力时,就要解除GDP的诅咒,走质量取胜、生产高端产品的路线。”刘刚说:“我们不能大幅度扩大规模、增加产量的局面,决定了我们不能走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为此,我们提出了以社区为单位、牧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科技为支撑的发展思路,以“独特的生态功能、独特的自然资源、独特的畜牧业生产和独特的高原文化”为前提,以“局部发展、整体发展、有限发展”为发展理念,走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的发展道路, 并同时利用互联网,通过线路,在听了项目汇报后,一些在牧区长大的领导干部和当地农牧民认可了这个想法,认为这个项目的理念非常适合青藏高原的实际。”
西藏墨竹工卡布村牧民470人,牦牛7000多头。以前人均收入也就2000多元。在项目组的指导下,牧民现在可以每亩增收1200元。以前8分钱的青稞,现在可以增加到2块多,干草可以卖到3块多,牧民的生活由此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
在今年5月20日召开的项目成果总结会上,来自云南省迪庆社区的领导七里洋基第一次上任时有点紧张。他那句简单的“我没读过书,请理解”,赢得了大家热烈而鼓舞人心的掌声。在报告期内,她完整地向家人介绍了项目团队带来的变化,以及她对专家们的感谢。她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产品卖给了城市。去年买了20头牛,一年赚了15万。我们没见过这么多钱,非常感谢。”
我国现代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任纪周院士曾评价过这个项目,它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一种新文化。生态与生产、生活、文明密不可分。生产系统深入到伦理系统。牧民和项目一起工作,一起成长。这不仅是科技,更是深厚的文化内涵。
刘刚非常感谢前辈们对这个项目思路的肯定。“五年来的实践也证明,项目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们有信心保护青山绿水,创造金山银山。”
1.《「高原畜牧业新成就」保护青藏高原绿水青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原畜牧业新成就」保护青藏高原绿水青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6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