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在微博上关注了这部电影。第一张海报很漂亮,其次是标题很有诗意。
当然,不是贾科长的话也不会选择去影院看一部纪录片。观影前看了简介,以为是讲述这些作家对故乡的种种回忆以及村庄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说实话,前半部分我看的一头雾水,没太明白想表达什么内容。
马烽的同乡和女儿讲述了他为贾家村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与妻子的自由恋爱故事,颇有脱贫攻坚主旋律的意味,我甚至以为自己走错了片场。有的网友评论:开头简直是灾难。我很难不认同。后又强行塞入一段汾阳座谈会的片段,每个作家都说了大概关于乡村的话题。“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在我以为后半段即将深按乡村与城市的关系的时候,它又变成贾平凹、余华、梁鸿讲述自身走上文学道路的故事。
贾平凹是我不太喜欢的作家之一,我没有读过他什么作品,读过的也没下什么深刻印象,影片中他更是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试图高谈教化,并教育他的女儿贾浅浅首先成为要一个好女人。他用品茶、观戏、书法等元素想要提高自己不俗的品味,在我眼里完全是腐朽教条的形象。画面多次切到他的书法作品:白眼观世。
我打四星完全是因为余华和梁鸿。这两个人单独拎出来都可以给五星。
《活着》是我对余华最大的误解。我曾以为他已古稀,饱经人世沧桑,结果在网上刷到他的座谈才发现,他只是一个搞笑的段子手。(强烈推荐大家去搜他和马原拉史铁生踢足球这段)这一部分算是轻松诙谐的听故事阶段,余华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没有边界感和距离感的作家,平常的像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老头。但对余华有一些了解的读者,这段没什么新意,旧事重提罢了。
我没有读过梁鸿的作品,准备近期看一下梁庄三部曲。之所以把她放在最后,我猜是因为她最为真诚。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个故事,一是她的母亲在她记事起便卧病在床,却会在她放学时在附近锻炼身体,然后两个人一起回家,后来她才慢慢意识到,母亲是故意到附近等她的。梁鸿几次垂泪,说“这件事不能提”。二是她的姐姐,在读父亲留给她的信时,几次哽咽,最终也没有读下去,她父亲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这是全影片最戳中人心的点,前期的浮躁到此都烟消云散。与我同来的朋友看这段时,一直哭到影院的灯亮起来。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她想起她的父母,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已经很久没跟父母见过面。我说要不国庆回去看看吧。她拒绝了,说回去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我哑然。终于知道深入人心的点是什么,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内敛。尤其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张口说爱是一件很难的事。在表达爱的方式上,中国人是天生的哑巴。从古至今使然。就像梁鸿的母亲,只会在她放学的路途上等她一起回家,这就是她表达爱的方式。就像梁鸿,时至今日,频频落泪不提相思,只语不可说。爱是一种相对的沉默。走出影院我还是蛮满足的。可以说,我终于在影院里看到我想看的东西了。之前我立下flag:不再为国产电影贡献一分钱票房。空喊几句口号,看似热血沸腾,实则隔靴搔痒,是不会让人产生共鸣的。因为这不是我们表达感情的方式,这不是我们的故事,我们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当然不会感动。
余华在最后谈到,他儿时在课本上读到海水是蓝色,但他游泳的那片海却是黄色的。他说,他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也许在过去,也许在未来,海水会有变成蓝色的一天。一个村庄的文学,纵然乡村今非昔比,也许在过去,也许在未来,人们从城市退居,回归到乡村,回到故土。“你生在那里,其实一半就死在那里,所以故乡也叫血地”。
从影院出来,我和朋友都仿佛经历了莫大的苦难,瞬间苍老了十岁,我问她晚上什么打算。她说,给父母打个视频电话吧。那我要干点什么,我也不知道。
1.《1115游泳比赛前吃什么?终于找到答案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1115游泳比赛前吃什么?终于找到答案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67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