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傲的不是年轻时跑得有多快,而是60多岁也能跑!

执笔/枣树

编辑/向日葵

制作/macondo跑步研究室

他是留学回国的哲学博士,现在是云南大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学院教授,他的学术成果和主要著作充满了360百科。

本来想写个简介,可他的成就实在太丰富,压根儿就不适合简介。

他说,在“大学教授”这一职业背后有个令人痛心的说法:50岁-60岁是大学教授的一道坎儿。他也曾在50岁的时候,魔咒一般被这个坎儿“绊”了,差点“倒”下。

但最终凭借无限的热爱和纯真的追求,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康复当中,通过自我心理、饮食和运动干预,特别是用跑步这件简单的小事,实现了成功“破坎儿”。他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汪小金。

50岁经历健康危机

1962年10月,汪小金出生于浙江省淳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作为姊妹7人当中身体最弱的孩子,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干农活那是真不行。直到上了高中,还扮演着一个“24小时流鼻涕”的尴尬角色。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干不好农活,那就自然要好好读书了。”因此,他这一路走来,总是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以优异成绩赢得贵人的帮助。然而,体育却成了他这一生唯一补考过的学科。

他专注项目管理专业的学术研究,曾远赴国外求学深造。一直到入职云南大学,他依然是那个在求学路上踽踽独行的学者。

“大学老师嘛,四五十岁的时候都忙于评职称等,工作压力比较大,我也未能幸免。”他说,随着学术成果的不断丰硕,他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被各种病痛折磨,直到2012年6月30日晕倒在讲台上。

2012年7月住院治疗半个月。出院以后,痛定思痛,决心通过“管住嘴,迈开腿”来改善健康状况。于是,他全吃素7个月,而且经常是一碗米饭、一盘没油盐的白水煮菜和一碗酱油拌生洋葱。

他先后尝试过游泳、爬山、打网球、去健身房等等,但均未能触动他那颗不爱运动的心。接着,尝试步行,终于有所心动,为后来的跑步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013年9月是汪小金参加工作30周年的日子,这一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汪小金激情项目管理30年》的画册。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了30年,年过半百的他想在项目管理领域继续奉献30年,一直工作到80岁。

他明确地知道,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个健康的身体。他必须用更好的办法来恢复健康。于是,2013年10月25日,他以3个苹果当晚餐,开始了迄今已近8年的纯苹果晚餐。

“国外有一句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为了远离医生,我决定每天晚餐只吃苹果。”汪小金说,无论是在家还是外出,他的苹果晚餐都雷打不动。

在开始跑全程马拉松且月跑量超过300公里后,他在纯苹果晚餐之外,又加吃了其他水果和牛奶等。他说:“跑步带来的这些饮食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特别是我每天要吃大约1千克的水果。”

53岁开始规律跑步

随着步行距离的延长和速度的加快,他那颗不爱运动的心也就日益有所动了。“当我能轻松地完成10公里快走的时候,我的一个研究生告诉我,可以开始尝试慢跑了。于是,我就把10公里快走变成了5公里慢跑,这一坚持就是17个月。”他说。

那是在2015年8月,汪小金开始把跑步这一运动正式提上日程。那时候他每周跑步1-2次,每次只跑5公里,不计时间,不求配速,只注重身体的反应。

17个月后的2017年元旦,那是一个温度适宜、空气清新的日子。当他跑完5公里以后,发现身体状态特别好,自然而然就跑了10公里。

从此以后,他又开始了长达15个月的10公里慢跑。从5公里到10公里,从10公里到20公里,以至后来的半马、全马,对他来说都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

2018年4月,当他单次跑步已经能轻松完成20公里的时候,就想挑战一次50公里徒步,走走那一条充满温暖回忆的回乡路。

“每次从千岛湖镇坐车回老家,我都陶醉于道路两旁优美的风景,就想着总有一天我要徒步走回家,更好地欣赏这一路美景。”汪小金说。2018年4月28日,他计划的50公里徒步,最终以52公里的距离完美结束。

关于跑量的增加,汪小金严格遵循一个定律——跑量进阶前都有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相比许多跑友的斜线递进式增加跑量,他把自己的这种方式称为“阶梯跳跃式”。

“我所学的项目管理就告诉我,企业要发展,就必须通过持续运营来积累,然后通过做项目来突破,其实跑步也是这个道理。”学者出身的汪小金把专业知识与跑步有机结合了起来,融会贯通。这一点,也影响了身边的一些跑友。

59岁变身跑步达人

2020年12月6日,汪小金在家乡千岛湖参加了人生的第一个正式全马。在正式踏上赛道之前,他借鉴项目管理中的“试运行”理论,在半个月时间内个人完成了4个全马练习。

其中,2020年10月24日的第一个全马以35公里跑步+7公路徒步完成,超出了大部分全马6小时关门的时间,他把这称作“不算成功的马拉松”。

此后,他在半个月内又陆续尝试了三次全马,都在6小时内安全完赛后,这才胸有成竹地踏上了2020年千岛湖马拉松的赛道,并以4小时39分的成绩快乐完赛。

此后,他又陆续参加了2020年12月27日的黄埔马拉松(5小时20分),2021年4月11日的四川营山马拉松(4小时23分,PB),2021年5月16日的四川理县车厘子马拉松(4小时56分)。

在没有马拉松赛事的月份,汪小金也不会闲着,他就跑自己的“私马”。他今年跑过的私马包括:1月16日浙江千岛湖淳杨公路马拉松(5小时09分),2月13日云南昆明环湖东路马拉松(5小时21分),3月14日云南罗平鲁布革马拉松(5小时17分),6月20日云南晋宁环湖南路马拉松(5小时28分)。

他说:“私马虽然没有官马的氛围、补给和奖牌,但也很有意义,像3月14日我跑1983年参加工作时进鲁布革电站建设工地的路,就很有意义。”

“从今年1月份开始,我每个月的跑量都在300公里以上。每周跑一次30公里,每个月完成一次全马,都成了身体的平常需求。”他说。

有人担心他跑量过大,无益于身体健康。但是,他感觉并未过量,更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身体极限。“我觉得一个人之所以会跑过量,无外乎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是身体的反馈出了问题,其次是有强迫症,再就是攀比心太重。”

他说,一个人只要不出现以上问题,用心体会和跟随身体的反应,要想跑过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一直践行“全身心跑步”,不仅身体在跑,而且心理和灵魂也在跑。他不赞成一边跑步一边听音乐。跑步本身就很快乐,为什么还需要听音乐找快乐?

在他看来,凡是需要外力支撑的坚持都不是纯粹的热爱。所以,当许多人跑完全马后直呼“不会再有下次”的时候,汪小金则十分期待再次踏上全马的赛道。

关于跑步,他是一个懂得及时慢下来的智者。每次跑步,他都会给自己定目标,却并不强求一定要实现。一旦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就会及时调整目标。

例如,去年12月黄埔马拉松,35公里处身体不适,就果断走了一段,待身体好转再继续跑起来。他说,跑累很正常,但不能跑到不舒适,一旦不舒适就必须慢下来、停下来。“累但舒适”,这是汪小金一直践行的跑步境界。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和严谨的学者,每次跑完官方全马或者个人私马,他都会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发表赛记。同时,还在微信视频号上发布赛后即时拍摄的视频。

这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自我鞭策,他用自己的方式让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有迹可循。当然,也是能够影响一些人的正能量。

计划60岁全马破四

从50岁时的健康危机走出来以后,汪小金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他把这归功于自己的“四大法宝”——学国学、吃苹果、跑步、项目管理。

“学国学”让他“理顺心”,而“吃苹果”和“跑步”当然就是“管住嘴”和“迈开腿”。项目管理则让他把前三者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更大作用的健身系统。

这四大“法宝”甚至让他忘记了年龄,一度沉浸在30多岁的心态中自得其乐。

“6月17日傍晚,去药店买钙片,服务员问我是买50岁以下吃的还是50岁以上吃的。我竟然蒙了,就打电话问我爱人。我爱人说,这还用问,我们都50岁以上了呀。其实,来药店的路上,因为憧憬20日跑全马,我不知不觉中就认为自己仍然是30多岁呢。”讲起这段独属于跑马拉松的老教授的愚钝,汪小金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在一个小视频里,他给马上步入花甲之年的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全马破四。在他看来,这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关于跑步,他奉行“向很多人学,不跟任何人比”。同样,他也不希望有人跟他比,以免比出问题。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攀比和强求,却有“二人行必有我师”的谦逊。

从53岁开始规律跑步,到56岁跑半马,到58岁跑全马,再到计划中的60岁全马破4,这是汪小金的跑步之旅。

他也经常被人问起,“这么跑,你的膝盖受得了吗?”对这个问题,他说:“我没有跑步之前,膝盖经常疼。开始跑步之后一段时间膝盖也有点疼,但后来就不疼了。现在,即便不戴护膝跑个全马,膝盖也一点事都没有。”

他认为,膝盖不是机器,它是有生命的东西,只要我们用心倾听它的反馈,它只会越跑越强。

58岁偶遇马孔多

作为一名学术成果丰厚的学者,他对事物总是秉持着理性、独特和坦诚的看法。2020年10月,随着跑量的不断增加,他的跑鞋消耗量从一年一双,增加到半年一双,再到后来的三个月一双,这让他对动辄上千元的跑鞋望而生畏。

“这已经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去寻觅物美价廉的跑鞋。”他坦言。

就这样,他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跑鞋市场找到了新出炉的、尚在预售的马孔多“韧劲儿”跑鞋。他说:“当时就被它的推文吸引了,看似很好的跑鞋,才200多块钱,我立即就下了单。”

他接着描述了收到跑鞋时的激动:“马孔多的那句’做中国跑步文化的推广者’让我觉得遇到了知音,那句‘跑步与生活都需要有股韧劲儿’也让我特有共鸣。哇,竟然还有一本《跑步文化手册》!当然,还有很漂亮的跑鞋本身!”第二天一早,他就穿着这双鞋去跑了30公里,感觉超好。

他还专门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过那句“做中国跑步文化的推广者”的意义及其英译文。他说,“只有有文化、有情怀、有追求的人才能写出这类看似非常简单实则极具意义的语句。”

从此,他与马孔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2020年10月至12月,他先后买了四双“韧劲儿”,还鼓动刚加入跑步队伍的儿子也买了一双。

也许是预计“韧劲儿”很快就会售罄,他在前两双还没穿坏的时候,就预备了另外两双。他每次跑全马都穿“韧劲儿”,更有“韧劲儿”。

今年6月,马孔多“慢跑者”跑鞋一开始预售,汪小金更是不假思索地立即下单。6月24日,收到跑鞋后,他还特意拍了一段开箱短视频,称赞跑鞋的宣传语“慢跑才是跑步的精髓”以及很漂亮和舒适的跑鞋。

当天下午,他穿着新跑鞋跑了10公里,用时59分30秒。他说,跑鞋的减震功能特别好,跑在水泥路上就像是跑在塑胶跑道上。

除了马孔多的跑鞋是汪小金的必选,马孔多的跑步T恤、背心、短裤、空顶帽等也成了他的首选。

例如,他3月14日跑个人的私马,就是一身的马孔多(护腿除外)。他说,“作为文化人,我喜欢好产品,更喜欢有文化的好产品。”在他看来,马孔多的产品当属有文化的好产品。

马孔多的产品当然并不完美。汪小金也会坦诚地指出他发现的产品瑕疵,例如,第一次穿韧劲儿跑鞋,鞋带曾经松开;第一次穿慢跑者跑鞋,红色鞋舌有点掉色,让白袜子粘了点红色。

在他眼中,马孔多是一个敢于坦然面对自身缺点的品牌。一个人只要敢于面对不完美的自己,还会害怕前行的路上困难重重和路途遥远吗?你看,这不正是像极了跑步路上的汪小金教授吗?



1.《什么年龄跑步快》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什么年龄跑步快》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75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