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小说《蛙》于2009年出版。
《蛙》以新中国近60年农村生育史的跌宕起伏为主线,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农村女医生和大妈们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这本书继承了作者乡土文学一贯的风格,以细腻的笔法和朴实的文字,定居在中国社会的一个角落。
《蛙》不同于莫言以往更注重历史幻想的小说,更接近历史现实的书写,主要讲述乡村医生“阿姨”的生活。姑姑的父亲是八路军军医,在胶东很有名气。“大妈”继承衣钵,开始在农村实行新法接生,迅速取代了“老太太”在女性心中的地位,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阿姨”接生的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能被“阿姨”杀死的未出生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在行医的同时,姨妈带领弟子们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让生了孩子的男人结扎,让生了孩子的孕妇流产,这是对阿姨来说很重要的两件事。
小说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农村女医生和大妈们的生活经历,反映了新中国近60年来农村生育史的跌宕起伏,描述了国家为了控制急剧的人口增长,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所经历的艰辛而复杂的历史进程。
《蛙》是莫言的第十一部小说,酝酿了十几年,写了四年,轻松了三稿,潜心创作。与莫言的其他重要小说如《酒国》、《檀香刑》和《生死疲劳》相比,《蛙》延续了这些作品对小说结构、叙事语言、审美情趣、人物塑造和社会变迁的史诗性反思的不懈探索。
莫言小说《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12月)的中心词是“计划生育”,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这个中心词的背后,隐藏着莫言对生命(再生产、再生产)真诚的敬畏和崇拜。
《蛙》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实施过程。万鑫矛盾地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了近万个婴儿,被称为“送孩子给女神”;另一种是坚决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计划生育干部,也叫“杀人怪物”。对于万昕来说,必须是统一的,所以她生活在极端的矛盾和痛苦中,一辈子都逃不掉。读《蛙》时,读者总会感到残酷:一是情节的残酷,人物命运的残酷;第二,莫言客观冷静地写出了他人灵魂中极度痛苦的残酷。
高密东北乡既是故事发生的地方,也是一般意义上的区域。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之初,东北乡镇不计其数,像万鑫这样的计划生育干部也不少。因此,莫言的写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蛙》里的一切都指向“生命”这个词,主角的名字、故事甚至刊物的名字都在为生命歌唱。这些寓言化、符号化的管理方式,都将小说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即关爱生命、赞美生命、敬畏生命。
世人对莫言的作品大加赞赏,但大多是对他高明的思想的称赞,而对他奔放的语言的贬低。青蛙一反常态,语言干净,逃脱的树枝很少。《蛙》的写作别出心裁,五章由四个长字母组成,九幕剧。书信写作不仅方便了莫言的写作,也拉近了时间空和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戏剧从另一个角度对书信进行了新的叙事和有效的补充,将莫言对生活的恐惧和崇拜推向了更深的层次,整部小说更有意义和张力。
2013年,《蛙》在德国出版,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书评称,莫言的书“不仅改变了他的自画像,也改变了人们对中国社会内部状况的认识。”
德国《南方都市报》书评称,《蛙》震惊读者。鉴于这部作品所揭示的强烈的批判精神,西方读者不会理解为什么作家被认为是“体制内的作家”。
作品影响
蛙获中国最高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0年被《南方周末》评选为2009年“年度文化原创图书小说贡品名录”,入选多部年度好书名录;
注:很多人误以为莫言凭借作品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其实莫言获得的是终身成就奖。2012年,《蛙》连英文和瑞典语版本都没有。事实上,诺贝尔文学奖既能表彰一部作品,也能表彰一位作家一生的成就。从以往的奖项来看,诺贝尔奖似乎更倾向于终身成就奖。2010年的吕萨,2011年的特隆斯特罗姆,2012年的莫言,2013年的门罗,都是对自己一生成就的表彰,而不是某一部作品。
《蛙》是莫言酝酿了十几年,写了四年,改稿三次的杰作。这部小说以新中国近60年来农村生育史的跌宕起伏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50多年的农村女医生的人生经历,也反映了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小说继承了作者乡土文学一贯的风格,以细腻的笔触和朴实的文字,定居在中国社会的一个角落。2011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莫言作品蛙 听书:莫言小说《蛙》(合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莫言作品蛙 听书:莫言小说《蛙》(合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722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