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释
打印机原理是商家为了获得高利润,以低价销售打印机,依靠碳粉等消耗品获取利润的营销策略。
配套产品,在经济学里面指关联产品或互补产品。商家经常将互补产品中的基本产品定低价,配套产品定高价。可能商家销售打印机并不赚钱,一台打印机一般得用个三五年,但耗材很快就会用完。有的型号的打印机还没有一盒墨粉贵。人们购买了主产品,就必须购买与之配套的次产品,即使价格高,也必须要买。这样平衡下来,商家总是要赚钱的。
这种配套产品的定价要根据其使用价值的大小、使用寿命的长短、购买频率的高低等来决定。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电梯和电梯维护业务、软件与软件升级维护、剃须刀与刀片、羽毛球和球拍、汽车和汽油等。
理论应用
仔细地研究微软、亚马逊、佳能等知名公司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它们的成长过程中,起巨大作用的不仅仅是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五种竞争作用力,还包括另外一种竞争作用力,即互补产品的可资利用的支持能力。为了确立DOS、Windows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霸主地位,比尔·盖茨鼓励别的厂商开发DOS、Windows上的应用程序。这一决策让最终用户和信息系统的治理者选择Windows,因为他们要使用相关3万余种应用软件,而许多这样的软件没有 Macintosh、OS/2或者UNIX的版本。用户选择的天平倒向了微软,促使DOS、 Windows相对于其他操作系统更具竞争力。
管理启示
打印机原理要求将主产品和次产品分别定价,这远远不止是一种简单的定价策略,而更是一种营销模式的创新和运营策略的创新。主产品和次产品既可以是同一商家提供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商家提供的。在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大背景下,它们更多会是不同的商家生产的。因而,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应根据现有竞争者、供给商、顾客、替代者、互补者等,即迈克尔·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选择适宜的互补品战略。
当企业与其互补者聚在一起共同创造价值的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当他们开始分配新增价值的时候,则是竞争关系。产业处于成长期时,新增价值迅速增大,企业与互补者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做大蛋糕”,这时合作的一面表现得较为明显;当产业处于成熟期,增长速度减缓时,互补的双方看重的是如何获得“既有蛋糕”中更大的份额,则相互竞争的一面暴露无遗。
无论商家怎么搭配,消费者一般不会深究,当然,有时候可能是没有辨识出来。例如,仅仅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与车内的定位导航系统构成互补产品关系,但消费者往往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航空公司提供免费食品及行李服务时,实质上采用的也是一种捆绑式营销手段。有时候,不明白也好,否则拆来装去的,还真挺麻烦的。
对商家来讲,要感谢创新带来的红利。
1.《商家的营销心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商家的营销心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08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