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石壕吏》只是“客观”地叙述,并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先描述个人遭际,结尾处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试结合作品分析这两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虽然这两种写法不同,但都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石壕吏》如实地记录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再现了那惊心动魄、悲凉凄绝的场面。诗人虽无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但此处无声胜有声,于叙事中饱含的无限深情已不言自明,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结尾借助议论和抒情升华,则更加体现了诗人为天下民生疾苦而大声呼喊推己及人的品质,从而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的理想。
二、《卖炭翁》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又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答案:从《卖炭翁》讲述的悲惨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宦官借“宫市”之名强取豪夺民间财物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是在对老翁的描写中表现出来的:以“两鬓苍苍”突出老翁之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的南山作陪衬,激起人们的同情;以老翁“身上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辄”作陪衬,使人更感到他的“可怜”。诗的最后“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纱”“充炭直”表现出“宫市“李的残酷,也表现了诗人对此的愤慨之情。
三、这三首诗中有不少精彩之处,如《石壕吏》的巧妙构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及宫使形象的刻面等。试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案:《石壕吏》
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在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可见其构思巧妙。又如,诗的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再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了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带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妇人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构思巧妙,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秋风声势之盛;“卷我屋上三重茅”写出狂风威力之大。这些描写,动态十足,惊心动魄。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写风定云起、天色昏暗的情景,给人以压抑之感;不言大雨,而大雨将至。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写被子破烂冰冷、屋漏湿冷,透出一个“寒”字,令人悲悯;又以“娇儿恶卧”映衬其间,更觉苦寒不堪。
《卖炭翁》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一肖像描写,刻画出了卖炭老人灰尘满面、十指熏黑的贫苦、艰辛的劳动者形象。两鬓灰白与“十指黑”的对比,可见其年高与劳苦,让人为之心酸。
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简短的十四个字就活化了宫使耀武扬威、盛气凌人的形象。他们仗势欺人,蛮不讲理,野蛮掠夺劳动人民的辛苦劳动成果,让人为之愤慨。
四、背诵这三首诗。
提示: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诵时可以分段、分层帮助记忆,如《卖炭翁》可按照“伐薪烧炭一辗冰运炭一宫使抢炭”的顺序来记忆。
五、任选一首诗,发挥想象,增加一些细节,改写成一则小故事。
点拨:1、注意诗与故事不同的文体特点,在将诗歌以故事形式叙述的同时,注意保留一些原始的神韵,如精彩的描写,真切的抒情等。
2、抓住原诗的主要叙事线索,展开合理想象,适当补充一些情节。
示例:《卖炭翁》改写
寒冬,长安城外郊区,终南山上。
山间的小路旁,一间破茅草屋孤零零地立在风之中。一个老翁面无表情地烧着炭……
灰白的头发像冷风里的枯草,那被炭火熏黑了的沾满了灰尘的额头上,皱纹又深又密;十根手指满是裂口,手掌布满老茧……狂怒的寒风四处乱窜,终南山上的树木被刮得东摇西晃。狂风不时地从茅草屋的缝隙中窜进来,发出“呼呼”的声音。“吃的穿的都要靠这些炭了,天再冷些吧……”老翁在心里叹息。
夜里,鹅毛般的大雪从空中飘落下来……老翁从床上爬起来,看到外面被冰雪覆盖的大地,顿时喜上眉梢。“老天爷啊,你真是有眼啊。今天我的炭终于可以卖个好价钱了。”怀着美好的希望,老翁赶着牛车离开了自己的茅草屋,踏上了艰难的卖炭行程。
等到老翁赶到集市的南门外,太阳已经升得老高。那头老牛“呼哧呼哧”直喘着粗气,老翁也已饿得厉害。远处,两个穿着华衣锦缎骑着高头大马的人向集市疾驰而来。只见一个穿黄衣的官使,手拿公文,高声吆喝:“皇上有旨,官廷采购……违令者,斩!”“喂,老头儿,这车炭,宫廷要了。”说着命令老翁调转车头,向宫廷方向驶去。一车千余斤的炭就换回来半匹红纱一丈绫。
“这日子怎么过啊!”老翁不禁老泪纵横……
1.《(石壕吏中杜甫表现了什么)杜甫石壕吏表达了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石壕吏中杜甫表现了什么)杜甫石壕吏表达了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5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