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走在澄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徴”字,不管是古徴街的”徴”,还是澄城著名的公园”古徴公园”,还有主干道街道两旁的文化墙,古徴街的文化景观柱,都无处不在凸显”徴”文化,”徴”文化已经在澄城大地上生根发芽,入心入脑。但是,对于”徴”的文化,笔者还是有必要拿出来和大家好好探究一下。

有很多外地朋友甚至本地人对”徴”的发音纠结不清,不知如何读?“徴”这个字在澄城本地有的乡党读作【chéng】,还有的乡党读做【zhēng】。据说这个”徴”字与唐朝名相魏征封地在澄城有很大的关联。

为了深入挖掘和确认澄城的”徴”文化,弄清楚”徴”字的正确读音,我专门查看当地县志,在网上阅读相关资料和文章,这才对”徴”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澄城的“徴”字读音考证】

澄城历史上自秦朝建立了北徴县,如今县城内有一条主干道名为”古徵街”,有澄城人必去的公园”古徴公园”。

“徴”字本是个多音字:一读zhēng,现已简化为“征”;一读chéng,有一个义项为“古地名,指陕西省澄城县”;一读zhǐ,古五音之一。

由于徴(征)字较为常用,所以有很多澄城乡党误把“古徵(chéng)”读成“古徵(zhēng)”。

古代汉语中“征”和“徵”本来是两个意思的字,后来新中国简化字运动中把它们统一成“征”这一种写法了。其实这多少伤害了汉字的丰富性。“长征”和“徵收”,当词性不同时本是两种写法,但现在的统一写法就表现不出这样的意思了。

“徵”也是“征”,是”征”字的繁体字。起初的征兵繁体为“徵兵”。在过去”征”和”徵”是同时存在且互不相干的两个字,而不是”征”有两种写法”征”和徵”。“征”最早的意思是“远行”,后来申引出“讨伐”的意思,再后来又有了“取”的意思。而“徵”最早的意思是“召集”,后来申引出“询问”“说明”“广泛寻求”等等意思,再后来也有了“取”的意思。你看看这俩字是不是互不相干呢?即便是俩字都有“取”的意思,也还是不一样的,“征”趋于“夺取”、“争取”,而“徵”趋于“求取”、“索取”。后来有了“简化字”,由于俩字发音大致相同(徵字多音),又都有“取”的意思吧,就把“徵”字取消了,把原来“徵”字的意思都划归到“征”字里。

【魏征与澄城”徴”文化渊源】

魏徵,现作“魏征”(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唐贞观十七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祖籍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晋州市)。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群书治要》总编、《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与李世民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一对君臣:魏徵敢于直谏,多次拂太宗之意,而太宗竟能容忍魏徵“犯上”,所言多被采纳。因此,他们被称作理想的君臣。

【澄城与”古徴”的历史渊源】

澄城县在春秋时属晋,称北徴邑,秦置北徴县,汉置徴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始改为澄城县,沿用至今。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憨厚老实,《元和郡县志》载:“徴、澄同音,后人误为澄”,因此有“澄县老哥”一说。还有一个说法,就是因为唐十七年(643),丞相魏征殁,封太贤(今王庄镇)、良周、良辅(甫)(今刘家洼乡)九百户为食邑,卒后葬衣冠于太贤。加之其五世孙魏谟世居县西北良辅,至今仍有魏氏后裔,“徴、征、澄三字音域相近”, “澄县老哥”也就应运而生。

1984年9月澄城县地名志编纂委员会主编的《陕西省澄城县地名志》第8页《澄城县政区历史沿革》一文开头有这样一段文字:“自秦置北徴(cheng)县始,距今已有两千二百余年的历史。《元和郡县志·卷二》载:汉置徴县,北魏始建澄城县,徴、澄同声,后人误为澄。”这一段文字清楚地说明了“徴”字的读音。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共十三卷)第三卷 1077页有“徴”字的音义详解:徴2读音chéng,第二个义项注为,古地名,在陕西省澄城县。

以上足以证明“古徵(chéng)”的读音是正确的。

1.《王徵的徵的怎么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王徵的徵的怎么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74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