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作古诗三百首之三————
明月不怕窗前叹,学写华章三百篇 ——学作李白《静夜思》五首
你想学写诗歌吗?你想学习写古诗吗?
你想学会像盛唐诗人李白那样,去抒情咏怀吗?
那就赶快过来,咱们一起学习吧!
01 明月写华章——学作《静夜思》五首
今天我们要仿写的是李白的《静夜思》。行者在这里不怕浅陋,先带头给大家仿写五首。
其一 花影
窗前花影长,疑似地上妆。
举头望明月,低头循花香。
其二 诗意
少时诗意长,疑是心绪狂。
举头无明月,低头思无量。
其三 写作
晨起写春光,晚上学上网。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华章。
其四 化妆
窗前明月光,疑是姐化妆。
举头望明镜,低头笑靓装。
其五 孩子
床前明月光,疑是雪花糖。
举头找妈妈,低头泪汪汪。
02 明月思故乡——李白原作新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明白如话,比较好理解。我先做一个大致的意译。
明亮的月光洒落在我的床上,就如同在那地上下了一层严霜一样。我抬头看看明亮的月亮,不由得低下头来,想到了千里之外的家乡啊!
难点之一,第二句话“疑是地上霜。”,那月光照到了地面上怎么就会像霜花一样了呢?
这是因为月光是高洁明亮的,那地上的霜花也是高洁明亮的。这时候明亮的月光照射在洁白的霜花上,就更像是月光与严霜融为一体了。这里的月光、霜花,和人的诗人漂泊失落的内心境界拉近融合,构成了全诗独特的思乡背景。
难点之二,就是末句话“低头思故乡”。作者是先低下头来才想到的家乡,还是先想到了家乡以后,才低下头来呢?
问题不解不明。我们问到这个地方稍一思索,就会明白。原来诗人是先看到天上的明月,想到了家乡,然后,才想到家乡,才不由得低下头来愁思不解呀!
那诗人为什么又会想到家乡的什么样的明月情景呢?小时候,我们常坐在爸爸的肩头;小时候我们一边看着明月,一边拉着外婆的手;小时候,我们走在妈妈前面,那时月亮走我也走。
那月亮真像我们的妈妈呀!我们蹦蹦跳跳的跑着,月亮也追着我们跑呀!我们停下来不动,月亮也停下来一动不动地看着我们呢。
水是家乡的甜,月是家乡的明!家乡的明月历历在目,那家乡的明月真情呀 ,又是多么让人追思难忘呀!
家乡的明月还好吗?家乡的亲人还好吗?家乡的风光还好吗?正是因为这些,正是诗人想到了这些,他才会低下头来。
那么谁又能给他答案呢?谁又能来让诗人李白回到看一看家乡的明月呢?谁又能让大诗人李白再回到从前,去看一看小时候的明月呢?
可是问的越多,越是愁肠百结呀!所以,诗人低下头来,陷入了沉思。那可真是思乡不已,愁思不止呀!那可真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呢!
李白诗人举杯邀明月
03 明月照疑难——仿作要点
李白的《静夜思》是一首妇孺皆知,传唱不衰的优秀名篇。诗人巧借床前明月,写出了游子的思乡真情,景美情深,都在明月之中,易于传唱,也易于引起人们的共鸣。
学作好这首诗,至少有这样几个难点:
一是选材难。我们很难找到如“明月”一般显著而常见,易于人们理解、共鸣的景物;
二是比喻难。开句“明月光”和第二句中的“地上霜”,是一处十分完美的暗喻。后人学习能弄明白,要仿作一例,太难了!
三是两处重复的地方。两处“明月”重复不得,要不,我们就写不出新东西了。“举头”与“低头”,形式上较易模仿,具体内容可等熟练之后再作变化。
四是经历难。我们可能缺少流浪在外、四海为家的经历,当然也就会缺少诗人思乡咏怀的那种感慨。
李白的一生有三大爱好,喜欢喝酒吟诗,喜好游山玩水,喜欢结交天下的文人雅士。他的“诗仙”之名也就是在与朋友饮酒吟诗中获得的。
据说李白在长安游乐,就在一次饮酒时,结识了当时的诗歌老前辈贺知章。
贺知章先是打开李白的诗稿,读了李白的《蜀道难》。他一边抑扬顿挫地读着,一边不住地点头称好。等到读完以后,就激动地竖起大拇指,夸奖说:“你这首诗气魄雄伟,真能惊天动地了。”
这时候,那位同行的朋友对李白说:“把你的那一首《乌栖曲》也念给贺老听听吧。”
李白站起身,从容地吟诵起来。等到李白读完了全诗,贺知章老泪纵横地说:“这诗太凄惨了,鬼神听了也会哭啊!”
他又端详着李白,突然说道:“你莫不是天上下凡的谪仙人(意思是受到责罚降到人间来的仙人)吧,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感人的诗呢?”
“谪仙人”是贺知章对李白的极高评价。人们读了李白的诗篇以后,都感到这个称赞非常贴切,不少人也就把李白称做“李谪仙”了。由于“诗仙”之名更加上口好记,“诗仙”之名也就由此而得。从那以后,李白就被人们称为“诗仙”,诗名大振,誉满京华。
李白诗人举头望明月
04 明月写华章——仿作指导
下面根据个人学作体会,略作指导,仅供参考。
一、选材时,尽量避开“明月”或思乡题材。否则,初学写诗,在千古佳作面前,如果没有真情实感,我们除了吟诵之外,可能会无话可说。要多从生活中选材,多从真实处选材为妙。
二、很难仿写的地方可以作适当变通,只要能保留适当形式和韵脚,能作部分模仿就行了。
三、两处“明月”是这首诗的精华魂魄所在,要是全部仿写,十分难得。所以,我们一开始,只要仿作其一就很好了。
原诗第一处“明月”是床前的明月,是与后面的“光”字连接,与后面的“地上霜”相像相比喻,虽然是平铺直叙,但是场景入情入理。从床前的明月一下子写到秋霜,写到了诗人的心里世界。
第二处“明月”是头顶的明月,是人们夜空仰望的明月。这处明月不仅和下面的低头相照应,更与开篇的床前相照应,上下文联系尤为紧密一体。所以人们读起来,并不觉得重复。再加上,由此引起的思乡之情,更是深深地打动了人们的内心世界。所以,她们就成为了千古传诵的思乡名句。
四、先写明题目,尽量缩小范围,降低一下难度,再去结合月光描写。我们的写作范围减小了,我们的思考的思考范围,才更容易深入一些,更利于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不少人,不会写作,不会仿写诗歌。其中最大的问题,往往不是你的词汇少,水平低,而是你考虑的范围太大了,要说的话太多了,又哪里是一篇小诗歌小文章容纳得了的呀?
李白诗人举头望明月
05 明月伴我行
。床前明月光,疑是梨花降。
。举头找李白,低头写华章!
我们要是想写一篇华丽优美的诗章,就要像李白一样善于在床前寻找,在月下寻找。只要我们都有一颗春天的心,都有一颗勤劳的心,我们的人生就能找到那时时相伴的明月; 我们的诗篇也一定会满溢着那华美明亮的月光!
问天行者在此搜肠刮肚,不唯浅薄,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和家人们一起共同播种一颗明月之心,去播种一颗希望之心。我也担心自己错过这么美丽的春光明月呀!
——问天行者于二零二零年四月十八日
1.《明月不怕窗前叹,学写华章三百篇 ——学作李白《静夜思》五首》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明月不怕窗前叹,学写华章三百篇 ——学作李白《静夜思》五首》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285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