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传统诗词的表达方式与散体文章不全对应。由于诗中没有实质性的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因而可不单立说明一类。于是,我们可以将诗句表达方式分为记叙、描写、抒情、评论四种。传统诗词在表达方式上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弄清其特殊性,对语文教学与研究具有实在的意义。
关键词:诗词 语文教学 表达方式
按通行的命意,表达方式指语言述说时所使用的样式、手段,如说明、议论等。它不同于表现技法。表现技法指述说对象时所调用的艺术技巧、方法,如运用隐喻、象征、悬念之类。
表达方式是现代文章学理论所用术语。对于古诗赏析、评论及教学中的讲解而言,经常涉及表现技法、技巧及修辞问题,一般不涉及表达方式的问题。但是,鉴于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之一,是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于是,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课件设计及相关教学研讨的文章中,开始涉及课文表达方式问题,自然也涉及课文中古诗的表达方式问题。
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诗词特殊的表达方式。本文试就诗词表达方式问题谈一些看法,以期与语文教育工作者交换意见。
一、诗词表达方式不同于散体文章
对于散体语言形式的课文而言,使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来分析,让学生明白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并学会运用,当然没有问题。然而,古体诗,从四言到五言、杂言、七言,在表达方式上,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句式简短,节奏分明,注重韵律,跳跃性强,诗体语言与散体语言存在不同之处。将五种表达方式机械地套用到古诗上,就会出现不对应、难区分及混淆不清等问题。
一些人正是按散体语言组织划分表达方式的习惯,来讨论诗词的表达方式的。如有人将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解释为细节描写,另有人解释为记叙中的顺叙。雷衍鑫、刘显林在《探讨语文教学中表达方式的掌握与运用》(《新课程(教师)》2010 年第 4 期)一文中提及:"在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语文教研活动中,有一位老师讲授晋朝诗人陶渊明《饮酒》(五)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本诗开头四句和最后两句分别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如此简单的问题,学生们被问得目瞪口呆,没一个人回答,这令我感到诧异。"其实,这没有什么可诧异的,面对"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及"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要求回答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不仅中学生答不上来,恐怕语文专家、大诗人也答不上来。因为这里的"表达方式"指什么,对未从事当下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不清楚;对清楚时下语文教学"表达方式"所指的人来说,也难确切回答。因为这个问题本身有问题,就是以散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习惯来看待诗句。
上述提问,绝非一个简单问题。散体文章的语言,在表达方式上以句群、段落构成语言单位。而古诗词,则以一句或两句构成一个语言单位。因而对一首小诗而言,无法按散体文句的组织来衡量。笼统地问前四句和后四句各用了什么表方式,言下之意是前四句用了一种表达方式,后四句用了另一种表达方式。文章作者没有说明他们认为"如此简单"的前、后四句诗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读者不知怎么回答才对。但可以肯定,前四句中,表达方式不同;后四句中,表达方式也不同。这个提问本身的问题,就出在将多样、丰富的诗句,当成一个单一、固定的表达方式单位来处理。我们后面再加以分析。
还有人在讨论诗的分类与表达方式的联系时,出现错位、混乱现象。如说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咏物诗四类,分别对应记叙、抒情、议论、说明四种表达方式。这种说法不能成立。咏物不是表达方式,不能与叙事类、抒情类并列划分;更何况,咏物与说明也不对应。说明旨在解说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是客观的陈述、介绍和解说,不带主观情绪。如对"竹"的说明:"竹为高大、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而诗中所咏竹,鲜有从生物学意义加以说明的现象。从杜甫"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到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都是借竹言志,借竹抒情。换言之,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在诗歌中,本质上就不存在。形式上、局部意义上的说明句还是有的,只不过不具备客观意义上的说明性质。因而,诗歌表达方式中不宜单设说明这类表达方式。就是说,诗词没有整体意义上的说明,也不存在纯客观说明的对象。如需陈述相关背景,则在前面加个序言。如苏轼《壶中九华诗》中的引言:"湖口李正臣蓄异石九峰,玲珑宛转,若窗櫺然。予欲以百金买之,与仇池石为偶,方南迁,未暇也。名之曰壶中九华,且以诗纪之。"显然,这些纯说明性的文字,与情化的诗句有区别。
二、诗词的四种表达方式
由于诗的表达方式与散体文章不全对应,我们有必要确立诗的表达方式。由于诗中没有实质性的说明这种表达方式,因而可不单立说明一类。于是,我们可以将诗句表达方式分类为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
诗以句子为表达单位,因而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句子,一般是两句,有时是一句。两句合成一个完整句意的现象多见,诸如主、谓语分别在两句中,或一句作另一句的定语、状语,或一句为另一句的前提,两句互为因果,等等,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记叙,就是描述人物的行动、事物的运动过程与势态。汉诗中完整的叙事诗比例不大。但一般写景、写物、记事的诗,其间记叙句相当普遍。诗中的记叙,不同于小说,一般没有详尽的情节叙述,只是写出动态形象而已。如相传原始时代的二言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叙述当时的打猎情形,是十分简短的记叙句。直至唐宋以来的诗,记叙也是简明扼要。如李白《早发白帝城》只选取行船之速,作片断记叙。他的《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一诗中,前四句及第七、八句是记叙,用浪漫语言记述登太白山峰的方位、时辰、攀高诸种情况,也是一个片段。可见,古诗大多内容单一、精警,篇幅短小、集中,不可能展开复杂的情节,只能就某一横截面的情况、过程加以记述,因而不可能巨细无遗,也不要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俱全。
描写,就是形象地展示人物、事物的外在状态、面貌及特征。它包括对时空状态的表述,对存在状态的反映,对情状、情形、情态的描摹。就是说,描写侧重于状态、形貌和画面的刻画,侧重于反映人物、事物的外部特征。如见于《尚书大传》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糾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全用描写句式。另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全诗都是描写句,写出湖莲美景。诗句描写,从美学视角切入,而不从信息传递视角切入。描写句中,有时会有动词,描写的对象是动态画面。如杜甫《绝句》,句句有动词,但非记叙,而是描写,黄鹂"鸣"于翠柳、白鹭飞"上"晴天,窗"含"雪山、门"泊"吴船,都是呈现景象。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感情,在诗中表达特定的意念、心声、情绪。"诗为心声",诗人需要通过诗句,将内心所想、所感、所思表露出来。因而诗中,用语都与言情相关,但作为表达方式,抒情指集中表露情思的一类。
如钱起《江行望匡庐》: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风雨自身无所谓愁与不愁,愁是人的情绪。庐山高而难登,也是人的情绪。"疑"是人的情绪,"犹有六朝僧",是所疑之事,并非实有,也是人的情绪。该诗全用抒情句。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若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皆是抒情。虽然将一种情绪化成了景象,但句意重心、指向不在景象、状态,而是借景象、状态表达内心情绪。
诗词的抒情方式与散文的抒情方式不同,多与叙事、写景相穿插,不作概念化、空疏无依的表白。
议论是对人、事、物、情加以判断、品评、论证。虽然,诗中议论句使用频率低,但它依然是一类独立的表达类型,不能排除在外。
如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四句全发议论。说打仗,胜败难以预期,能忍耐不失为男子汉;项羽当年从江东带来的人还在,如果回去再做准备,也许还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头两句是关于军事及善于忍耻的宏观议论,后两句是对项羽的具体评论。
另如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两个"若言"句,是议论的前提性对象,而两问句,是反问议论,是对前提论点的驳斥和否定。
诗中议论,一般是点到为止的点评,不展开长篇大论。因为诗旨在言志抒情,而不在空发议论。偶尔在需要评论时,才有议论句出现。它不要求严密的逻辑推理,也不要求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齐全。由于诗中的评论立足于情感世界,允许出现悖理现象。如"不喜秦淮水,生憎江上船。载儿夫婿去,经岁又经年"(刘采春《啰唝曲》),前两句抒情,后两句议论。抒情主人公由不愿丈夫离去,发展到怨恨船,怨恨水,绵绵怨愤在这种"偏语"中得到展示。这不是主人公不知其中事理,而是需要表达一种特定心情。这种悖理议论,特定之情,寓于离实、谬误之中,但理乖而情至,理谬而情切,显得奇崛婉转,余韵悠长。它能起到含蓄徐迁、细腻微妙、耐人寻味之效。正如沈德潜《说诗晬语》所言:"议论须带情韵以行。"可见,诗中议论,与散体文中的论证有很大区别。
三、如何区分诗词表达方式存在的交叉、互涵现象
一首诗,纯粹用一种表达方式的现象虽然有,但较为少见。一般情况是,交叉使用两种以上的表达方式。
《关雎》开头一节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前主语后谓语,表达一个完整句意,是描写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两句表达一个完整句意,是抒情句。在"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除"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是描写外,其他句子是记叙,记一小姑娘荡罢秋千的一组镜头。契此和尚的《插秧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前两句是记叙,写插秧的动作及水中所见,后两句是议论,即通过插秧悟理:要遵从大道,就要身心清净,有时表面上后退,实质上却在前进。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三、四句议论,说这万紫千红由春光染就。
诗词中表达方式的互涵现象与交叉现象不同,它不是指一诗中用了几种表达方式,而是指同句中包含了两三种表达方式。遇到这种互涵现象,就取代表主体意向的一种方式。如面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会认为是描写,有人会认为是借景抒情,有人会认为是记叙,有人会认为是说明,似乎各能找到理由,但就主要倾向看应是记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既是表明动作,又是表现意念、情绪,但重在表现情绪,故归入抒情句。"何当共剪西窗烛"一语,有意念,也有动作,但抒情是主体,表明一种强烈的愿望与期待,其中的行动只是期待的行为,即抒情主人公的一种心理追求,一种未来进行时的期许,因而应归入抒情。在遇贤禅师《杂诗》"扬子江头浪最深,行人到此尽沉吟。他时若向无波处,还似有波时用心"中,后两句结合表达一个完整意思,是说以后到了没有风波的江面上,也要像有风波时一样小心谨慎。其中有动态,有思绪,也有议论。但就主体意向看,表达一种理性感悟,包含了思想判断,以议论形式体现出来,宜归入议论类。
事实上,描写、记叙、议论之中,都多少包含了一种抒情因素,只不过我们是就其主要写意倾向而言。就是说,当句子同时兼具几种类型时,需要就其主要的一种而言。
诗中的疑问句,大多属于言情句,因为无论是有疑而问还是无疑而问,都是在追寻、求证中表达人心中一种意念。如皇甫冉《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意思在表达问候,显然是诗意化问候,问所处自然环境及交往人等,从情绪层面切入,表达关切,并非一定要得到什么确切的信息。还有些问句,多含感叹、抒情内涵,强调语气及浓烈情思。"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其中没有疑问,只是强调语气。"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表达浓烈的期盼。"谁共我,醉明月?"抒发无人做伴之孤寂。"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表面是问,实际上是表现思念。诸如此类问句,可归入抒情类。也有部分问句主要意思是表达一种评论。可依据主要倾向划入议论句。如"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意在否定西施亡吴一说,属于反驳式评论。"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意在肯定奢侈纵乐必造成祸乱。这类问句,带有明显的判断、论述色彩,应归入议论类。
四、讨论诗词表达方式的意义
讨论诗词表达方式,对语文教学有帮助。语文教学中,需要分清表达方式与表现技法、修辞方法几个不同范畴。语文教学,串讲文学性的课文时,会有一个环节,就是分析介绍"艺术手法"。这个环节的讲述中,会涉及表达方式、表现技法、修辞手法几个方面。这样一来,无形中将几个方面的问题混到一起,容易给学生接受造成概念上的混淆。实际上,也有部分教师不能完全区分这几个概念。表现技法指篇章结构方面的技巧;修辞手法指词语、句式方面的方法,具体表现为修辞格,如比喻、拟人、对偶、借代、排比等。如果教师在没有说明前提的条件下,笼统含糊地提问,容易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比方说,教师提出:"第二段使用了什么方式方法?"有的学生答"借景抒情",有的学生答"托物寓意",有的学生答"排比",就是从不同范畴来看待同一段文字的。这样的提问,没有分清从什么层面回答问题,也就是说,问的是表达方式,还是表现技法,还是修辞手法,谁也不清楚。因此,讨论表达方式,有利于分清概念的范围,以避免把不同层面的问题混为一谈,造成纠缠不清的现象。语文教学中,需要认识诗词表达方式的组合常规。诗词句式高度浓缩、凝练,不同于散体文句,因而不宜将一首小诗或好几个句子放到一起来判断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中,有记叙,有描写,只说一种,只说对了一部分。以前面提到的陶渊明《饮酒》为例,很难说前、后四句各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实际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记叙,反映环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议论,通过自设宾主,一问一答,表明不与浊流合污的心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描写,揭示傍晚山村景象;"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议论,表现作者超脱尘污的哲理性体悟。从中看出,《探讨语文教学中表达方式的掌握与运用》一文中提到的那个问题,本身是有问题的。它提醒我们,需要依据诗句单位来认识表达方式,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里,需要附加说明一下的是,表达方式概念缘自西方语境,古汉语及古诗词有自身的表达方式体系。不过我们现在已使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五种表达方式,已无必要增设另一套表达概念,只需将诗词的特殊情况加以分析、区别就可以了。语文教学中,了解诗词表达方式,对诗词的理解、赏析也有帮助。古诗词,在题材上,有记事、咏物、言情、谈理之分,这些不同题材,可侧重于相应的表达方式。记事题材多用记叙,咏物题材多用描写,言情题材多用抒情,谈理题材涉及议论。这样,学习者便于认识、理解和掌握。在构思及语言选择习惯上,不同题材的诗,有表达上的常规。比方说,写景咏物,一般是描写在前,抒情在后。这种情况,人们称之为借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如苏颋《汾上惊秋》:"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前两句描摹自然之状,后两句抒写内心的情绪、感受。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情绪、感受与外境诱发有联系,按发生程序写,更易为人接受。这正是古人所谓的"瞻万物而思纷","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而写寻人、访友的诗作,一般是记叙在前,描写或抒情在后。如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前两句记述访友不遇,因其已被流放。后两句说岭外梅已开过,何以乐春,表明一种惋惜和感叹。贾岛《访隐者不遇》写法相同,前两句叙述"问"与"答",后两句是抒情。"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是主体意识所发出的一种感念。这种先叙行动,后写感念的写法,也是遵从逻辑程序,使情绪有本有源,读来有水到渠成之感。另外,诗人创作时,也会注意不同表达方式的间插和配合,以便取得"立体"效应。
由此可见,弄清诗体表达方式的特殊性,对语文教学与研究确有实在的意义。
1.《咫尺愁风雨什么意思是什么》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咫尺愁风雨什么意思是什么》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why/3345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