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将成为2021年的重点财政工作。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时,很少提出“实事求是地解决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季福星教授告诉CBN,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一些地方财力相对紧张,按期化解隐性债务压力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实际隐性债务化解,明年可能会进一步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力度,稳定宏观杠杆,减缓债务风险,为地方财政腾出空间。
地方非法借贷形成的隐性债务已经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中央政府启动了一轮严格控制隐性债务增加的行动。财政部等部委发文禁止地方政府以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投资基金、PPP、政府采购服务等名义变相借款,并公开要求问责。201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重文件,要求地方政府防范和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很多地方出台了解决地方股票隐性债务的方案,解决股票隐性债务需要5到10年。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积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例如,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各市县存量隐性债务已妥善解决3000多亿元。但是,一些省份的审计部门也发现,一些地方隐性债务没有得到解决,或者制定的计划不科学、缺乏可行性,一些地方隐性债务没有严格按照计划解决,难以实施债务解决,甚至一些地方出现虚假债务解决。
在最近的“新格局下政府债务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财政部原副部长张宏莉表示,地方隐性债务规模大,缺乏透明度,防范和化解难度更大,成本更高。由于统计口径等因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计算差异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18年底,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达到30.9万亿元。
中央财经大学的温来成教授告诉CBN,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了真正的隐性债务化解,说明目前的隐性债务化解效果并不理想,风险可能扩散。由于许多隐性债务借款人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近年来地方融资平台转型缓慢,也使得隐性债务难以化解。隐性债务涉及面广,管理部门不同。债务化解的进展不如预期,明年可能会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来解决债务问题。
目前解决地方隐性债务主要有六种方式:直接安排财政资金偿还;转让政府股权,偿还经营性国有资产权益;用项目结转资金和经营收入偿还;合规转化为商业债务;借新还旧;就拿破产重组或者清算来说。
根据一些市县的实际情况,安排一般公共预算和卖地收入偿还债务的规模比较大。这意味着2021年,部分地方政府在做预算安排时,要留出一定的财力来化解隐性债务。此外,地方政府通过处置闲置资产或直接以实物偿还债务的方式转让部分政府股权的情况也很常见。
例如,根据内蒙古商都县财政局公开数据,今年前7个月,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约3.75亿元,其中隐性债务3.54亿元。在众多的偿债措施中,规模最大的两项是通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债务1.67亿元,抵消资产约9000万元。
在没有新增隐性债务的情况下,目前的政策水平允许金融机构借新债偿还旧债或展期。在一些财力紧张、债务紧迫的地方,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来化解债务的短期风险。
此外,一些地方积极申请在建制县开展消除隐性债务风险试点。经批准后,所在省份可以发行政府债券,替代部分隐性债务。由于地方政府债券周期长、成本低,可以降低地方隐性债务偿还的利息,平滑隐性债务偿还压力。然而,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这项工作目前正在谨慎进行。
季福星表示,债务化解不是简单的借新还旧,仍然需要通过经济发展、融资平台改革、国有资产振兴来解决。
除了现实地化解隐性债务,遏制隐性债务的增长也是一项重大任务。
财政部部长刘坤最近写了一篇关于预防和化解“十四五”期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文章,他说,要完善正常的监督机制,绝不允许通过增加隐性债务来新增项目和新的摊位。加强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监管,依法完善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对企事业单位的配置机制,禁止地方政府以公司债券形式增加隐性债务。以发展为导向和以政策为导向的金融机构必须审慎经营,遵守法规,并考虑到审慎的信贷发放,如项目现金流和抵押品。严禁违规向地方政府提供融资或变相配合地方政府借款。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
1.《隐性债务 中央强调抓实隐性债务化解,2021年化债动真格》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隐性债务 中央强调抓实隐性债务化解,2021年化债动真格》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caijing/1501847.html